第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叶萱作品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也真的是这样,咚咚,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他们不会把对你的爱分出50%给弟弟,恰恰相反——他们给你100%的爱,也给弟弟100%的爱,在这个基础上,你爱弟弟,弟弟也爱你,于是在长辈们100%的爱以外,你们因为彼此的存在,而真正拥有了爱的加倍。

至今,我都记得那个场景:夏末,两岁半的你从外婆家度假回来,一路噔噔噔爬上五楼,门一开,像小炮弹一样冲进家门,一眼看见被奶奶扶着站在玄关里冲你咧嘴笑的叮叮,你大喝一声“叮叮,我想你了”,然后冲上去紧紧抱住他,而他也紧紧抱住你,你们流着口水相互亲吻(或者是“互啃”?)长达十分钟之久,一度造成玄关附近的交通堵塞。

然而,所有人都觉得,再没有比此刻更好的时光了。

你们看,叮&咚,你们那天秤座的妈妈,一辈子晃晃悠悠缺乏决断,然而现在她深信,她这辈子做得最果断、最漂亮的一件事,就是把两个宝宝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从此,她有200%的勇气、200%的耐心、200%的爱…因为你们,她如此富有。

原来,是我要谢谢你们呵,我亲爱的宝贝们。

是真的,说“谢谢”!

作为“双独夫妇”,我们有一个属老虎的女儿和一个属兔子的儿子。我们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物质,只为他们在未来的悠长时日中能够共同成长、相互扶持、彼此依靠。我们也曾担心姐姐是否能够接受弟弟的存在,却没想到从一开始,他们就住进了对方的眼睛里,以对独生子女而言无法体验的方式,彼此牵念。

你们眼睛里的彼此

姐姐咚咚第一次见到弟弟叮叮的时候,是叮叮出生后的第二天。

那是冬天,一岁零九个月的咚咚姐姐手抄在羽绒服口袋里,像领导视察工作一样表情镇定地信步踱进病房,一进门就看见坐在床上的妈妈一脸坏笑地问:“宝贝,叮叮在哪里?”

咚咚姐姐乐了,她开心地扑向妈妈身上盖着的被子,豪迈地掀开,表情却瞬间变得迷惑——那个每天都要摸一摸、亲一亲的大肚子哪里去了?妈妈明明说过那里面有叮叮的呀!

她抬头,看见妈妈乐呵呵地指着旁边一张小小的婴儿床上的一“坨”小小的、红彤彤的肉肉告诉她:“那里,那是叮叮,你的弟弟。宝贝,你有弟弟啦!”

咚咚姐姐惊讶了,她小心地凑到婴儿床前,各角度端详了起码五分钟,这才伸出手摸一摸弟弟的脸。大约觉得弹性很不错,姐姐高兴了,迅速张开五指,使劲,捏!

伴随着弟弟嫩嫩的小脸和没闭合的囟门被按出两个大大的窝,弟弟嘹亮的哭声响彻病房!一秒钟之内,有人围上去查看弟弟的“伤势”,有人安抚同样被吓了一跳的姐姐,病房里乱作一团。

姐弟俩的第一次会晤,就这样在鬼哭狼嚎的乱七八糟中结束…

弟弟的人生,也就此在姐姐欢乐的抓、挠、捏中拉开序幕。

早晨,姐姐睡醒,第一件事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妈妈房间,扑到弟弟小床边,端详三秒钟,凑近了亲一亲,然后飞快地伸出手,唰!弟弟脑门上顿时多出几道红杠杠!

伴随着弟弟“哇”的一声哭得那叫惨绝人寰,姐姐却高兴极了,赶紧指着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弟弟给妈妈献宝,“他哭啦!叮叮哭啦!”

往往这时候,旁边那个特别不靠谱的妈会嘴里说着“咚咚你不能这样,弟弟会疼的”,手下则娴熟地从床头柜里拿出碘酒和棉棒给儿子的伤口消毒,一边还没忘指着儿子皱到一起的五官哈哈大笑,“咚咚看,弟弟的脸皱得像核桃皮儿!”

没想到姐姐迅速学会了这句话——从那天起,大约长达两个月的“每日一抓”后,一定会响起姐姐欢乐的感叹:“叮叮,核桃皮儿!”

这时,姐姐咚咚二十三个月,弟弟叮叮两个月。

开始时我们很难形容出这个阶段姐姐对弟弟的那种奇妙的感情——在家里依然“窝里横”,抓弟弟脸,拍弟弟头,压在弟弟身上打滚,不亦乐乎;可是出了门又“护食”,不允许任何人抱弟弟,甚至不论谁探头看一眼叮叮,她都会哭着喊“我的我的,叮叮是我的,不要看,叮叮是我的”。

就好像上一刻,当弟弟躺在摇椅上的时候,假使姐姐够闲、心情又够好的话,会冲过来推开妈妈说“妈妈你走吧,我看叮叮”,继而俯下身看着流口水的弟弟道:“叮叮,小帅哥,你吃饭了吗?你不要吃手,叮叮,你吐泡泡吗”…那样的和蔼真让人想不到不过几分钟后,当姐姐发现弟弟手里攥着自己的玩具或图画书甚至她已经不看了的布书时会一边使劲抢夺,一边发出惊声尖叫:“那是我的!!”

好吧,后来我们算是看明白了:其实,玩具是姐姐的,书是姐姐的,弟弟也是姐姐的,本质上,在姐姐眼里,以上种种,都是娱乐设施而已。

然而,自始至终,喜欢笑的弟弟却由衷崇拜姐姐。

弟弟的宗旨基本上是“别人笑,我就笑”,所以姐姐唱歌跳舞大笑的时候他都咧着嘴欢快地踢腿蹦跶,眼睛时刻追随姐姐的身影,姐姐亲吻一下他的脸能笑好半天…但尽管如此姐姐还是不肯给他看自己的布书。

于是妈妈只好发挥姐姐的主观能动性,怂恿姐姐给弟弟讲课。姐姐选择了布书里“认识数字”这一课,翻开,指着数字道:“叮叮,这是什么?”

见叮叮只是撕咬“课本”,姐姐很不满意,赶紧把“课本”从叮叮手里拽出来,又一边指着一边说:“还是妈妈说吧,这是什么?”

妈妈答:“10。”

“这个呢?”

“9。”

“这个呢?”

“8。”

说到“1”后,姐姐爽快地合上“课本”,拿起就走,“好啦,讲完啦!”

妈妈撵在后面追,“哎哎,书放下,弟弟还要复习一下,不能讲完就走吧?他理解得了吗?”

姐姐想一想,终于把布书扔回到弟弟面前,转身飞奔而去。妈妈怜悯地摸摸叮叮的头,“叮叮,你终于可以玩这本书了…”

妈妈这样说的时候,叮叮一边欢快地揉搓着布书里面的响纸,一边越发欢快地啃咬着书页,直咬到里里外外都是口水…

这时候,姐姐咚咚二十六个月,弟弟叮叮五个月。

又过一个月,叮叮学会了两项新本事:坐与爬。

学会坐的弟弟终于可以坐在放低的宝宝餐椅里毫无怨言地给姐姐做活体模型玩“过家家”——只见姐姐装作手里拿着剪刀、梳子,忙碌地给弟弟“剪头发”,偶尔还要隔空装作捞水洗头、涂洗发乳之类的。这让我想起大学时中国戏曲史课堂上老师讲过的“虚拟表演”,原来,“贵妃醉酒”什么的,都不是创造,是本能…

学会爬的弟弟开始从床上、沙发上往地板上扑——姐姐当然不能容忍弟弟在自己面前摔跤,于是站在床边一边往里面推弟弟一边道“进去,小宝贝,进去”,弟弟不理,还在往外爬,姐姐怒了,无视站在旁边看热闹的妈妈,迅速低下头,“吭哧”一口咬在弟弟脸颊上!一声惨叫,弟弟瞬间涕泪横飞!此后几天,弟弟白嫩的小脸蛋上就一直带着一圈紫色的牙印,若问姐姐“这是谁干的”,姐姐会豪迈地答:“大宝贝!”

到这时,已经没有人担心姐姐会不喜欢这个弟弟——姐姐怎么会不喜欢弟弟呢?她恨不得天天端一小碗水果泥喂弟弟,一边喂一边喊“啊呜,啊呜,叮叮张大追(嘴)”;去外婆家度假,通过视频看见妈妈怀里的叮叮时,兴奋地尖叫着扑到电脑屏幕上拼命亲,直到屏幕上满是口水;她甚至不能容忍妈妈说别的小宝宝长得帅,因为“他不是小帅哥,叮叮是!叮叮是小帅哥!”;就连路过蒙奇奇专卖店的时候都要拦住妈妈的脚步,急切地摆手说“不进去!不好看!我不喜欢!我喜欢叮叮,叮叮是个小帅哥”。

噗…妈妈很崇拜地想:闺女,你是得多爱你弟,才能这么给妈妈省钱啊…

再后来,姐姐对弟弟的喜欢上升到了一种新的境界——含蓄、深沉、蹂躏并疼爱——比如每天早晨,我上班前例行跟咚咚姐姐拥抱亲吻,亲完转身要走,姐姐急了,“还没亲叮叮!”我说:“不亲了,妈妈赶着上班。”没想到姐姐当场发飙,“不行!还有叮叮!!”没办法,只好又把儿子抱过来亲一口才得以出门。

再再后来,当姐姐成长为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的时候,当她有了生命中第一个男闺蜜的时候,当我们所有人都以为那是她最好的朋友的时候,某天,老师突然问:“咚咚,你最好的朋友是谁?”顶着小男闺蜜热切的眼神,咚咚认真想了想,还是笃定地答:“是叮叮。”

渐渐地,姐姐一边欢乐地欺负着尚不足以自保的弟弟,一边与这个弟弟难舍难分——弟弟在家玩,姐姐就坚决不上幼儿园;弟弟到姐姐所在的幼儿园上早教课,姐姐就必须跟着他!所以某天早上,在姐姐抱着弟弟号啕大哭依依不舍的时候,妈妈实在没办法,只好答应带上叮叮送姐姐。只可怜叮叮还晕车,在送姐姐上幼儿园的路上吐得一塌糊涂…

而弟弟呢,即便是第N次在争抢中落败,也会第N+1次站起来,继续黏在姐姐身后做小尾巴:姐姐在前面跑,叮叮就在后面追;姐姐炫耀自己运动会的二等奖奖状,叮叮二话不说热烈鼓掌;姐姐唱字母歌、炫单词,一岁多的叮叮没用几天就能从“ABC”说到“OPQ”,知道“蓝色”是blue,喜欢咯咯笑着故意把“苹果”的apple说成“哎哟”;遇到妈妈需要加班的夜晚,两人脑袋挨脑袋靠在一起画画、戏水、过家家,欢天喜地不孤单。

还有育儿嫂给我讲:白天,叮叮在家常背着姐姐淘汰下来的粉红色小背包乱转,指着满屋子的玩具嘚瑟,“介(这)系(是)我的!”“介也系我的!”“介些都系我的!”听得我瞠目结舌,因为我只见过姐姐放学回家时,隔着一道门就能听见叮叮笑着跑近,“姐姐回来啦!”一边说一边踮起脚尖推开家门恭迎姐姐回家,然后迅速跟在姐姐身后,只要姐姐一声吼,立马把满屋子玩具献给姐姐!什么叫“山中无老虎,‘兔子’称大王”?想必这就是了。

也正是这个看上去常常被姐姐欺负的小男孩,他渐渐长大,渐渐成为一个疼姐姐的“小爷们儿”——某天傍晚,咚咚正坐在我床上一边看动画片一边吃草莓,刚睡醒的叮叮脸蛋红扑扑地跑了过来,突然看见他姐面前的那堆草莓,眼睛一亮,伸手就向最上面那个最大的草莓抓去!只是还没等够着,姐姐一声大喝“那是我的”,吓得叮叮赶紧把手缩了回去。短暂的僵持中,我不动声色地旁观这个还不满两周岁的小男孩,只见他纠结了几秒钟,然后遥遥指着那颗大草莓侧面一个不显眼的浅白色疤痕糯糯地解释:“我七(吃)坏的…”我愣了一会儿才晓得问:“那谁吃好的?”只见白净斯文的小男孩手扶着床沿,小声答:“姐姐…”那一刻我惊讶失语,而我身边的咚咚在沉默几秒钟后,伸手从碗里挑出来一个又大又红的草莓递给弟弟,声音清脆地说:“叮叮,给你个好草莓!”

所以,你看,作为两个宝宝的妈妈,我每天都很矛盾——我盼着时间你快快地走,走到有朝一日,谨慎的姐姐可以保护调皮的弟弟;再远一点,健壮的弟弟可以保护花季的姐姐;再再远一点,你们彼此扶持彼此保护,直到生命尽头。可是,我又怕时间的脚步太快,我来不及再多抱一抱眼前这两颗白嫩嫩的“人参果”,来不及分享更多他们的童言童语、稚气单纯。

我苦乐参半——姐姐任性发飙大哭大叫的时候,弟弟磨磨蹭蹭不好好吃饭的时候,还有两人争相闹觉或一起感冒的时候…作为一个长期睡眠不足的妈妈,那可真是对灵魂的考验。然而,我从不后悔曾经的决定,也不畏惧未知的将来,因为我从孩子们的眼睛里,看到了最天真的依恋。

我期待着,期待以后的日子里,因为一个弟弟的存在,姐姐会更懂得如何与人愉快地交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以及换位思考三省吾身的意义;弟弟也能向姐姐学习独立就餐不挑食,出门自己走而不用大人抱,有良好的专注力并热爱阅读、热爱运动…

那是奇妙的挑战,是我们未曾体验过的课题,是我们一步步摸索着往前走的路。

而我的孩子们,愿多年以后,那也是你们彼此最美好的记忆。

要知道,妈妈心态够阳光、够积极,才不会把生活的重压转移到家人,尤其是孩子们的身上。所以,想要一个乐观开朗肯奋斗的孩子,请务必先成为一个乐观开朗肯奋斗的自己。而一旦成为这样的自己,所有那些麻烦,会自动转化为生活的乐趣。

1.5倍的麻烦与2倍的欢喜

2013年夏天,我接到一位记者姑娘的电话,说是要做一个关于“双独二胎”的专题,希望我能就某些问题给予一点回答。刚好我那几天比较闲,便应下了。于是,问题开始。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想要生二宝?

这个问题简单,我直接发给她那篇叫作《200%的爱》的文章,她看完,感慨:“原来一切都是早有计划。”

我很诚实地噎了一下,想了想,答:“兴许也不完全是计划。”

是的,事实上,尽管我们在咚咚一周岁时办理了传说中的“二胎证”,但并没有打算如此早地迎接叮叮的到来。在我的计划中,叮叮应该和咚咚相差三岁左右,那将是一个让我不必感到十分疲惫的年龄差。所以当叮叮早早地“意外”降临时,我简直难以相信:作为写过一本《纸婚:求子记》的我,也能如此高效率?!

那天,我拿着医院的化验单,站在充满来苏水味道的走廊里,用一贯的跳跃式思维对呆哥感慨:“这可真是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啊!”听到这话,呆哥满脸黑线,我猜,他可能是在琢磨一些关于“农耕”的问题?

而我考虑的问题则要复杂多了——制片方找我改剧本,起码还有两本书的写作合同需要履行,刚刚休完产假才半年就又要生孩子这让BOSS们情何以堪,咚咚还那么小我有能力照顾两个孩子吗,两年内两度怀孕我的身体能负担得了吗…必须承认,叮叮到来的最初,因为太突然,打乱了我的一切计划,所以我感觉到的不是惊喜,而是闷头一棍的冲击与手足无措的麻烦。

但,两年多后的今天,再回头看那时的纠结,我最庆幸的一件事,就是我没有因为这些外在的障碍而放弃这个“意外”的小生命。因为现在我知道了,叮叮,他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意外。

记者姑娘很好奇,“那对于弟弟妹妹的突然出现,大宝持什么样的态度?”

态度吗?前文应该有所提及:那似乎是一种真正的好奇,带着对这世界的未知,带着对妈妈全然的信赖,懵懂地看着我,听我带着些纠结,也带着些喜悦地告诉她:“咚咚,在妈妈肚子里,有一颗小种子,它会慢慢变成一个小宝宝,和咚咚一样有两只眼睛一张嘴,有十个手指头和十个脚指头。那是叮叮,是你的弟弟或妹妹,等叮叮出生了,咚咚就是爸爸妈妈的大宝贝,而叮叮是爸爸妈妈的小宝贝。咚咚会多一个大玩具,也会多一个小帮手。”

彼时,一周岁的咚咚还听不懂妈妈的话。但你或许已经发现,孩童,有这世上最智慧的眼睛,他们能感受到对方的诚意,并对此做出最直观的反应——喜欢、信任或是拒斥、怀疑。所以,在妈妈每天每天的重复下,咚咚看懂了妈妈目光背后的真诚。渐渐地,她把这个大肚皮当成自己至关重要的宝贝,每天都要摸一摸,亲一亲。

终于有一天,当咚咚第一次摸到妈妈肚皮上出现了一个硬硬的突起时,她惊讶极了,她虽然无法理解妈妈说的“这叫胎动,宝宝,你曾经也是这样住在妈妈的肚子里”,但她清晰感受到一个小生命的存在。而关于这个会让妈妈的肚皮鼓大包的小生命——妈妈再次说,这是你的弟弟或妹妹,是你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已经无数次听过这句话的咚咚点点头,拥抱妈妈的大肚肚,亲吻,然后仰头微笑。此时摄影师“咔嚓”按下快门,我便有了一张漂亮而又温情的孕妇照。拍完照,摄影师夸奖“你家宝宝真乖、真配合”,我只是笑,却没有告诉他,这不是配合,而是“习惯”,是习惯性动作的重复,也是习惯性期待的表达。是日复一日真诚的肯定,将复杂的“血缘”概念,渐渐变成大宝内心深处理所当然的依赖。

“那小宝出生之后呢?他那么弱小,大家的关注重心总会有所倾斜吧?会不会疏忽了对大宝的关怀?”记者姑娘给我举例子,“比如说,我明明和大宝玩得好好的,突然小宝哭了,我就得对大宝说,对不起妈妈要给弟弟或者妹妹喂奶,对不起妈妈要去给弟弟妹妹换尿裤…那大宝该多失望呀,这分明就是占用了一部分妈妈陪他的时间,分去了一半妈妈对他的爱呀。”

听完我笑了,我说怎么会呢,我们完全可以换个说法呀,比如我常对咚咚说:“宝贝,弟弟哭了,我们一起去给他换尿布好吗?”或者“我们一起去给他喂点饭好吗?”咚咚总是带着兴奋点头,因为在她看来,妈妈给弟弟喂奶,需要她帮忙递一块口水巾;妈妈给弟弟换尿布,需要她从柜子里把干净的替换品拖出来。妈妈会笑着说“谢谢咚咚”,还会拍着弟弟柔软的小屁股说“要谢谢姐姐帮你拿尿裤呀叮叮,有姐姐真是很幸福呀”…每到这时,站在旁边的咚咚都会带着满眼的好奇和成就感看着弟弟,进而像妈妈一样,把弟弟的每一声啼哭、每一次打扰当成一种新奇的体验,或观察或模仿,从中获得乐趣。

于是,后来,我家就出现了穿着纸尿裤的大兔子、叼着奶瓶的中兔子或是贴着退热贴的小兔子——我家没有布娃娃,因为咚咚姐姐始终觉得布娃娃没有活生生的弟弟好玩;我家只有各种型号的布兔子玩偶,因为叮叮是属兔的。(当然我家还有各种型号的老虎玩具,那是叮叮的最爱,莫非因为姐姐是属虎的?)而每当我抱着叮叮亲切地唤他“儿子”时,咚咚姐姐总会冲上来,大声喊:“儿纸!”我翻白眼,“这是我儿子!”咚咚姐姐咧嘴狂笑,“是我儿纸!”“我儿子!你是他姐姐好不好!”“我儿纸!叮叮是我儿纸!”…

好乱…三观尽毁啊亲…

记者姑娘在电话那边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过会儿才问:“那一旦发生争执,怎样调解呢?到这个时候总该大宝让着小宝了吧?可是你如果天天都说要姐姐让着弟弟,那姐姐应该会很伤心吧?她自己也那么小,凭什么总是要付出?”

没等我说话,她先叹口气,“实不相瞒,我知道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个女孩子,她有个弟弟。从弟弟还没出生的时候,奶奶就告诉她‘你妈妈要给你生个弟弟啦,她不喜欢你啦’,她当时只觉得五雷轰顶,很伤心,很绝望。到妈妈生了弟弟后,有一天,她就趁大人不注意,想用枕头捂死弟弟,结果被赶过来的妈妈发现,狠狠揍了一顿。从那以后,全家人都防备她,时常提起这件事情来羞辱她,所以哪怕现在她已经三十多岁,还是只能记起一个十分不幸福的童年。她说她无论如何不会多生一个孩子,她不能影响大宝的生活质量。”

听完她的叙述,我也叹口气,“姑娘啊,你没发现吗?在这个故事里,错的是这姑娘的奶奶、妈妈,是童年时代环绕在她身边的那些不懂教育方法的人,而不是‘生二胎’这件事本身。”

难道不是吗?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计划生育政策铺天盖地而来,家家户户只能生一个孩子——这个“唯一”使得当时一部分家庭越发重男轻女。我到现在都记得,读小学那年,我在《中国少年报》上看见一篇获奖作文,说的是大年夜,一个小女孩站在自家门外,听着屋里婴孩的啼哭和大人们的欢笑,独自垂泪。那是个弟弟,是全家人盼了很久的弟弟,是让全家人足以遗忘她的存在的弟弟。那篇文章写得真细腻,甚至在此后一段时间里掀起一阵女孩子的诉苦风,类似内容的作文我又见过很多篇。现在想来,有跟风,有借鉴,但何尝就不是很多女孩子共同的苦涩心声呢?

然而现在,随着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登上为人父母的舞台,虽然有人暴露出愈加不负责任的一面,但更多人还是越发重视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我们开始知道:虽然我们也会尊重孩子们的独立意识,但在他们小的时候,家长的善意引导不可或缺。尤其是“双独二胎”和“单独二胎”政策相继落地之后,越来越多符合条件的年轻父母在领取“二胎证”的同时已经开始关注对两个宝宝的心理调适问题。我们是真的希望孩子们能够相互依恋、彼此深爱,所以,那些适时的强调、恰当的制衡、必要的偏心,以及放低成人视角后由衷的羡慕,变得不可或缺。

“适时的强调、恰当的制衡、必要的偏心、由衷的羡慕…如何理解呢?”记者姑娘问。

她问这句话的时候我刚好随手用鼠标点开一段视频:那是某个晚上,叮咚二侠一起洗完澡后,被我和奶奶用大浴巾包着扔回到他们的床上。弟弟手快,早早把放在床上的爽身粉盒子抓在手里,姐姐看见了,迅速跃过去,一把就抢过来,伸手蘸几下,开始在自己身上涂抹,还捎带往弟弟身上抹几下。弟弟看着空空的手,十分生气,转身就往姐姐手上抓,姐姐再挥拳打弟弟两拳。忙着拍视频的妈妈终于忍不住出声了,说:“你俩别打了,把盒子放中间,一起分享不好吗?”见姐姐没松手,妈妈补充一句,“其实姐姐很喜欢弟弟对不对?所以姐姐拿到粉盒,一边给自己抹粉,一边给弟弟抹。”被找了台阶下的咚姐抬头笑了,“对。”妈妈说:“可是你们要知道抢夺是不对的,打人也是不对的。你们是好姐弟,要互相爱护。姐姐是上过幼儿园的有文化的宝宝,要罩着还没有机会上幼儿园、不懂怎么分享的弟弟。弟弟你是男孩子,你要让着女孩子,如果姐姐急着用,你就让姐姐先用好了…”随着妈妈说话的声音,两人开始象征性地挥舞拳头,然后齐齐哈哈大笑。

这样的视频段子其实还有很多,后来我想,或许,在姐弟俩的心里,许多争执,不过只是两个小朋友尝试解决问题的方式。但因为大人们的微笑介入,他们不仅不记仇,反而在一段时间后,弟弟学会了在姐姐冲过来时先避开,而姐姐渐渐也会主动把玩具让给弟弟。因为对弟弟而言,妈妈说过男孩子应当谦让,同时也能避免自己被撞倒受伤。而姐姐开始相信,上过幼儿园的、有文化的宝宝就该不一样。

至于由衷的羡慕,我说过,那是真心的——作为一个独生子女,我真心羡慕咚咚能有一个弟弟。我会把这种羡慕告诉她,也会表达对叮叮能有一个姐姐的艳羡。时间久了,某一天,下楼的时候,三岁的咚咚突然站在楼梯上感慨“有弟弟真幸福”,走在她身边的一岁多的叮叮也马上奶声奶气道“有姐姐真幸福”。牵着他俩小手的我在那一瞬间只觉有暖流在心底淌过,我满心感动地想:孩子们,有你们,妈妈才是真幸福。

所以说,许多时候,亲情就像爱情一样,我们总要表达,对方才能知道。当然,表达也是一件需要坚持的事,是要根据不同时间和事件而调整内容,直到感激与爱成为内心深处的本能。这需要妈妈有一双能够读懂孩子心灵的眼睛,知道在什么时候该给他们什么样的鼓励…我不知道我能读他们多久,但这种关注和陪伴,我会努力坚持下去。

“那必要的偏心呢?”记者姑娘插一句。

我笑了,答:“我朋友家有一对双胞胎女儿,本身女孩子之间的相处方式就更温和一些,而且妈妈也会每时每刻注意准备一模一样的两份东西给宝宝分配。所以他们家的争执的确是要少一些。但我后来发现,这在我家行不通。因为存在一个不算大的年龄差,两个都是小孩子,但又的确一个强一个弱,所以如果两个东西一模一样的话,他们反而会觉得不公平。有那么几次,姐姐总想从两件一样的物品中挑出一件大一点的给自己,挑不出来就索性全都攥在手里,不肯分给弟弟了。所以后来我们开始尝试着买同样一款物品的大小号,大的是给姐姐的,因为姐姐是大宝,手大,能拿大的;小的给弟弟,因为弟弟是小宝。弟弟要多吃饭,长大个子,等到像姐姐那么高的那一天,就可以像姐姐一样玩大个头的玩具了。有趣的是,自从我们开始用这样的方式分配物品,他们的争抢少多了——不是屈从,而是认可。”

“真好,姐姐这是也把弟弟当玩具呢。”记者姑娘感慨。

是,这句话还真没说错。因为我们家上上下下,现在都尊称咚咚姐姐一声:咚老师。

咚老师您好,咚老师您辛苦了,咚老师您桃李满天下!

这么说可不是夸张,仍然有妈妈拍的视频为证。

某天晚上,咚咚姐姐和叮叮弟弟坐在床上看书,姐姐看的是童话绘本,弟弟是情景认知手册。

看着看着,当时只有一岁整的叮叮就指着里面的图画喊:“球!”

妈妈凑过去看看,表示赞赏,“叮叮说得对,那是球。”

差三个月才满三岁的咚咚姐姐听到了,放下手里的书坐到弟弟面前,拿过弟弟手里的认知手册,翻到消防员灭火那一页,指着图画对弟弟说:“看,房纸(子)着火了,叮叮,你说‘房纸着火了’。”

叮叮看看姐姐,目光懵懂。

姐姐想一想,简化一下,“叮叮你说,‘着火了’,看,消防员叔叔在灭火,说‘着火了’。”

叮叮还是没说话。

姐姐无比耐心,“那你说‘火’,叮叮,这个红色的,是‘火’!”

这次叮叮终于大声响应:“火!”

姐姐松口气,表扬道:“叮叮你说对了,你太棒了!”

在旁边用手机摄像的妈妈都快端不稳手机了——憋笑憋出内伤啊!

可是,妈妈不得不承认,就像因为姐姐的存在才使弟弟早早学会说话一样,弟弟的存在何尝不是推动了姐姐的成长呢:这么小的姐姐,已经知道要如何跟更小的宝宝沟通,学妈妈鼓励他,甚至在弟弟无法模仿读音时适当减少需模仿的字数。说起来,这也算是咚老师的自学成才吧?

  如果觉得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叶萱小说全集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我们的爱在天涯(短篇小说集)学会忽略学会忘记同桌的距离有多远十年花开你在我的左手边别离歌纸婚2·求子记纸婚,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