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半袖妖妖作品和离记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徐良玉抿唇,眼眶顿湿。

第八十四章

赵庾司才安顿好,出去就没了踪迹的徐良玉就回来了。

她的外衫已经脱了下来,卷着什么东西抱在怀里,身后还跟着一个一瘸一拐的小孩子,青萝才要出去寻找她,见她脸上都是汗,身上只穿着内衫,顿时急了:“天哪,这是去哪里了啊!”

说话间,徐良玉已经精疲力尽扑身过来,上了石阶就闯了屋来,她将怀中的小东西塞了赵庾司的怀里:“快,快找个大夫过来给这个孩子看看!”

他们是在越州街上一家客栈里,此时街上多是流民,店铺多是关门没什么人,赵庾司接过了孩子,低头看了一眼,赶紧放了床上,这就差人去找大夫去了。

另外一个一瘸一拐的男孩扑腾跪了床前,这就对两个人咣咣磕头:“谢谢谢谢谢谢,求你们救活花儿就行,我做牛做马报答你们!”

他也不会说什么好听的话,就只咣咣磕头。

已经有人去找大夫了,徐良玉奔走了一路,出了一身的汗,也是瘫软在了地上。

青萝拿了手巾来给她擦汗,赵庾司给了青萝一个眼色,这就给徐良玉架去了隔壁房间,他到底是年纪大了些,考虑比较周全:“遍地都是流民,良娣有心救又能救得了几个,越州与婺州连着,怕是不大安生,此地不宜久留,良娣想知殿下消息,老夫派人去打探就是,万万不可再胡乱走动。”

徐良玉靠在椅子边上,喝了口水,才觉得是缓了过来:“我知道不安生,我也不想管闲事,但是至少这两个孩子,真的是太可怜了。”

赵庾司依旧不赞同她的做法:“良娣菩萨心肠,不若去见越州知府,让他们妥善安置,给孩子们一口饭吃,至于这两个,让大夫给看了病,就放了去吧。”

徐良玉看了他一眼:“赵庾司放心,我问过了,这群流民都是殿下先行驱赶出来的,不会有疫情。”

这么小的孩子,如果沾染上了瘟疫,怕是一个月都活不过。

她当时看了一眼,被这一瘸一拐的男孩叫做花儿的小些的,长长的睫毛上,抬都抬不起来,奄奄一息的,口中还模糊不清地叫着阿娘,小小的手儿,拉着自己阿兄,睁眼就是笑了。

她心疼不已。

有的时候理智让人无情,她一时冲动就给两个都带了回来。

青萝是最懂得她心意的,才见了那软软的一坨当即哭了出来,给徐良玉揉着肩头,还偷偷在她耳边说要留着这两个,赵庾司万般不愿,但是耐不住她心意已决。

他只得去会见越州知府,让他至少妥善安置了破庙当中的孩童。

大夫来了,给小花儿看了看,说只是饿的,并无大碍,反倒是大些的这个腿,骨折了一段时日,得好生接一下骨。花儿这孩子胃口也娇,才断奶没多久,干饼吃不下,青萝给做了细粥。

徐良玉趁着大夫准备接骨的空,亲手打了水来,给大的那孩子洗头,擦身。

这孩子眼圈都红了,说自己叫周书,小名叫做树儿,妹妹叫花儿,并无大名,两人在洪灾当中与耶娘失散的,婺州大水,他们没有了家园,也找不到耶娘了,只有他带着妹妹跟着流民到处讨饭维持着。

洗的干干净净了,徐良玉拿剪刀胡乱剪了自己的衣裤给他穿上。

树儿倒也长得眉清目秀,这边青萝也给花儿收拾了一通,兄妹两个吃饱了,像才活过来一样都哭了,哭的都是阿娘,让人心痛。

老大夫给树儿接了骨头,说是三个月不能大动。

急的这孩子咣咣磕头,徐良玉给他扶了起来,叫他放心,说她养着他兄妹,他又拖着花儿来跪。赵庾司出外也就一个时辰左右,很快回来了。

他还给孩子们带了衣裳来,只脸色不太好。

徐良玉和青萝给树儿兄妹两个换了衣衫,果然是俊秀的俩小只,尤其小小团子,一双笑眼见人就笑,看了就让人心生欢喜。

赵庾司说越州知府执意邀请,让徐良玉务必与他一同前去。

越州这边作为接收流民的重要州郡,或许是赵庾司亮出她的身份也说不定,她也没太多想,这就梳洗换了衣衫。换上抹胸襦裙,徐良玉简单梳了一个百合髻,上面半点饰物都无,单单在额头上点了一朵桃花。

留了树儿和花儿在客栈,青萝陪着她这就出了客栈。

赵庾司自从回来以后就一副坐立不宁的模样,马车走过,他手里不知道拿了什么东西,紧紧捏着,一会抬眼看徐良玉一眼,总像有话说一样,可又是欲言又止的。

徐良玉终于察觉,看着他笑:“赵庾司这是怎么了?”

他叹了口气,忧心道:“良娣有所不知,越州无粮,已经自身难保,才刚去见了周知府,他说不光是婺州水灾瘟疫,沿途已经有三个州郡都闭了路了。”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徐良玉低眸:“可见百姓疾苦,光在长安城是不知道的,却不知殿下现在在什么地方。”

她说这话的时候,其实也是无意识说出来的,分道的时候,两个人之间已经有了默契,仿佛那条路就是二人的分界线,她从不主动开口去问赵庾司,从不主动提及李德。

现在想起他来,难免唏嘘。

赵庾司捏紧了手中的木牌,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递了过来:“这个东西是殿下留下的唯一讯息,越州是唯一距离婺州最近的州郡,婺州知府也在这里,说是殿下进了婺州,治水的时候人不见了,正在到处寻找不见踪迹。”

那木牌是何等的眼熟,徐良玉心中顿惊,一下抢了过来。

分明是她之前送给他的平安符,开了光的木牌,是临行前,给他的那个!

千真万确是那个,她屏住了呼吸,听见自己的声音还十分冷静:“婺州的知府在哪里,殿下是在哪里失踪的,可有说过?”

赵庾司低头:“说是掉落大水当中,这湖海都是相通的,一时也没找到人,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

她顿时皱眉:“胡说什么!”

木牌紧紧握在手里,徐良玉握掌成拳:“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可曾上报了?”

赵庾司也是一脸急色:“哪里敢报!也是咱们误打误撞来了越州,良娣想他们为何突然这个时候要宴请你去,殿下赈灾落水了,人没有影了,要是让上面知道了,越州婺州还有其他几个赈灾的州郡知府有几个脑袋够用的!”

她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片刻,紧紧握着木牌,才是睁眼:“没事,没事,殿下福大命大。”

说着挑开窗帘,往街上看了一眼。

街上行人不多,夜幕将要降临了,只两旁流民多耷拉着脑袋,这些人都是一日挨过一日,日日都一样的模样,天灾面前,人命都如同蝼蚁一样。

赵庾司在她背后看着她,目光复杂。

半晌,徐良玉放下了窗帘:“快点,我心里不踏实。”

说着直揉着额头:“木牌是在哪里被发现的,光只这一个木牌吗?”

赵庾司别开了眼去:“不,说是还有殿下的外衫。”

那叫她来干什么,她看着他,目光灼灼:“婺州哪里落的水,好好的一个大活人,怎么能说没就没呢,殿下什么样的人,身边的人都干什么去了?”

早知道此行凶险,越是看着木牌,越是焦躁。

徐良玉控制不住地开始胡思乱想,分开的时候,她想她可能是获得自由了,她和李德之间,不过是互相慰藉而已,稀里糊涂开始,轻轻放下。

他活着回来,功成名就,有好亲事等着他,有正妃等着他。

他不能活着回来,她们就此了结。

那时候想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可真到了这个时候,却轻不得了,她们之间,似乎还有那么点遗憾,她忽然想,分别的那个早上,他给她脸上胡乱画了画,画罢还亲了她的唇角。

其实她迷迷糊糊都知道,她醒了。

但是她没有睁开眼睛。

那时候,要是睁开眼睛,哪怕与他说上一句话,这个时候,怕也没这么难过。

赵庾司只说具体的,他也不太清楚。

马车停下,越州知府和婺州知府都在门口恭迎,赵庾司先一步下车,徐良玉紧随其后,都见了礼,这就迎了府院当中去。

笼罩在大地上的最后一点光亮也被吞噬了,石阶下的不知什么东西差点绊住她,徐良玉一脚踩住裙子差点摔倒,还是一旁的赵庾司扶了她一把,才站直了。

越州周知府说雍王的随身物品有几样找到了,就在堂前。

她跟着他们快步走了进来,堂前果然摆着几样东西,两边侍卫侧立,屏风后面遮得严严实实,屋里灯火昏暗,徐良玉眼皮直跳,摸了几下才摸到锦袋将木牌放了进去。

站了案前,心如捣鼓。

案上放着几样东西,一件染血的外衫,上面暗纹精美,是李德常服。

旁边几样佩玉,都是他随身常戴的东西,最后一盘上还托着他一只鞋,上面脏污不堪,染血部分都已经变了色了,光只看着这些东西,就让一口气都哽在了喉间,上不来了。

婺州知府在旁站着,她也不回眸,目光就落在那单只的鞋上面:“殿下这是,凶多吉少了?”

谁敢回答这话,堂中烛火跳动,徐良玉纤纤细指轻抚鞋面,血迹都虽然已经干涸了,但是整只上面几乎没有好的地方了,外衫也是,来之前做了许多心里建设,但是亲眼见了,眼眶还是酸涩地疼,不知什么模糊了视线。

赵庾司暗自叹息,目光却透过她的肩头,看向屏风。

烛火跳动时候,那后面投射出一道人影来,他身形颀长,被这烛光拉得也好长,只徐良玉没注意到而已。

第84章 八十五

第八十五章

硬生生将泪意憋了回去,徐良玉侧目。

越州知府和婺州知府一边站了一个, 都伸手来请:“良娣请。”

她两手撑在案上, 目光在他们脸上一扫而过。她试图在他们脸上一探究竟, 但他们脸上看不出悲喜, 这些个老狐狸不知道突然将这消息泄露给她干什么, 李德不知生死, 也不知道要瞒到什么时候。

她腿有点软, 身后越州知府看了眼一边杵着的自家丫鬟, 她忙是上前来扶。

徐良玉一把甩开了她, 赵庾司亲自搬了椅子来让她坐,只是劝着:“良娣莫要胡思乱想, 殿下福大命大不会有事的,此事还在追查当中。”

她回身坐了,低着头不知想着什么。

越州知府陪立在侧:“是啊,婺州现在形势虽然不好, 但是治水已经有了显著效果, 明日本官便协同婺州知府等人, 去往婺州,亲自查探。”

徐良玉嗯了声, 不置可否。

越州知府看了眼屏风,迟疑道:“明日一早便走。”

徐良玉似没听见一样,只含糊地应了一声。

赵庾司在旁提醒了她一下:“良娣可要同去?”

屏风纹丝不动,只后面的人似乎动了下,他修长的手才搭了个边, 又是缩了回去,徐良玉背对着屏风,只轻轻摇头:“不了,眼下流民太多,杭州那边我不太放心檀越一个人,先去他哪里,务必在宋凛手里咬下一块肉来。不然他一家独大,难以下肚了。”

其他二人不明所以,只赵庾司知道她在说什么,可这个时候,其实他是向着这小姑娘的,再次提醒了她一句:“殿下生死未明,不去婺州,怕是良娣也不安心。”

徐良玉一动不动,也不开口。

她就像没听见一样,反倒是赵庾司有点急了。

片刻,她站了起来,还很冷静:“这些东西在什么地方找到的,现下有多少兵士在查探殿下下落,殿下治水的时候,知府在哪里,有多少人跟着,已经有多少时日了,还能瞒多久?”

她目光灼灼,就盯着婺州知府的眼,一眨也不眨地。

婺州知府后背直冒冷汗,只单手来请:“良娣请,借一步说话,这边不大方便。”

她这才起身移步,跟着他往出走了。

侍卫队依旧守着两边,赵庾司一个人留了下来,脚步声逐渐远了,直看着人走远了,他忙是来到了屏风的边上,微微欠身:“殿下,这消息不能外传,这可儿戏不得啊。”

被他称作殿下的人,这才在屏风后面走出来。

  如果觉得和离记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半袖妖妖小说全集和离记贵妃在民国离婚中芙蓉里/芙蓉里禁语代嫁宠妃(重生)穿越之降夫记宝妻嫁到,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