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桩桩作品牡丹花下死:永夜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风扬兮呵呵笑了:“永夜是觉得自己是姑娘家的缘故吗?”

永夜愣住。

“看永夜行事可不像个姑娘家扭捏,难道要深一脚浅一脚走上几十里山路才舒服?”风扬兮眼中飘过戏谑的笑容。

而永夜真的像姑娘一样羞红了脸,准确说是气红了脸。并且闭上了眼睛再不肯说话。

如果你明明可以用轻功将对方甩了,偏偏还要装出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你也会气红了脸闭上眼睛装死猪的。

他托着她毫不费劲,一个时辰就出了谷下了山。

他的怀抱没有月魄亲切,却让她安心。永夜一路装睡,把风扬兮当成一匹马,她觉得这样的形容很贴切。

出了山谷风扬兮打了个呼哨,林中奔出一匹黑马。他揽了永夜上马道:“我答应过你,一定会护你平安回到京都。”

这句话又让永夜想起他在陈国保护他的情景,从始至终风扬兮绝口不提陈国驿馆发生的事。而自己在陈国不仅利用他,还在背后给了他一刀,难免有些内疚。但是一想到风扬兮七八年前就四处扬言要杀了她,心里又平衡了。

她小心的试探着他:“风大侠乃信人也。实是我辈学习的典范。那晚陈宫宴罢我就溜走了,后来听说驿馆大火,还好走得早。”

风扬兮胳膊一用力,永夜重重地撞进了他怀里,正要生气,风扬兮淡淡的声音飘在永夜头顶:“回想那晚真紧张。还好,永夜你见机得早,宴罢就走了。如果你还在驿馆中,我实在不敢想你被火烧死的样子。”

“哦?你去过驿馆了?”

“你想我会不会去呢?”

永夜眼瞟着前方,蛮不在乎地说:“风大侠就算去了,凭你高强的武功,也定会无恙。”

“我不仅去了,还受了伤,差一点……就没命了。”

“呀,这么危险?是易中天干的?”

风扬兮意味深长地说:“自我出道以来,还没吃过这么大的亏,不找她报仇岂不损了我的名头?”

“说的对,易中天太卑鄙了,一定要报仇!”永夜尴尬的笑了笑,随声应和。却生生打了个寒颤,打死不敢说自己当时不仅在驿馆,还甩了他一飞刀,更不想再问他是如果逃脱的。

“三国通缉我这个要犯,永夜回去,帮风某销了海捕文书,风某就感激不尽了。”风扬兮话锋一转,扯到了因为永夜受三国通缉的事情上。

永夜干笑:“永夜连累风大侠,实在惭愧。回京都后定当还风大侠清白。”

“如此就好。风某还想再进京都城,可不想当过街老鼠。”

他的声音淡得像耳边掠过的风,永夜低了头不再说话。

京都城门越来越近,永夜的思绪飘荡开来。李天佑继位的消息不用多久就会传到齐国,想到可以借接蔷薇之机与月魄在一起,心又飞扬,露出笑容。

“想到什么高兴事了?”

“蔷薇不用嫁太子了,我去接她回来。”永夜脱口而出。

风扬兮朗声大笑:“原来蔷薇郡主真的是混在车队里出了安国。不过,你这么殷勤地去接郡主,是想娶她吗?”

永夜愣住。她几乎忘了这一层,只想到去接蔷薇能见到月魄。想到蔷薇从小的痴心又有些头疼,她自欺欺人的念叨蔷薇一定会理解的。

风扬兮似漫不经心的又道:“说不定那位月公子也在齐国呢。”

“我怎么知道,我去陈国了,你不是说佑亲王放了他?”永夜打死不认。

风扬兮闭上了嘴。扬手一鞭狠狠抽下,马长嘶飞奔。永夜抖了下,觉得那鞭像是朝着自己挥下似的。

不多时二人已到京都城门。

“侯爷走好,风某便不进京都城了。侯爷保重。”

风扬兮突然改了称呼让永夜有些不习惯。她大方的拱手:“一路多仗风大侠护住,永夜感激不尽。望风大侠平安,侠名威扬天下。”

黑马长嘶,风扬兮打马而去,风里飘来他的笑声:“后会有期!”

有期个屁!永夜擦了把脸上的汗,望着城门久久出神。高大的城墙在阳光下巍然耸立,从此,世界上再没有星魂这个人物了。她再不用害怕游离谷,不用再为他们杀人。

永夜很愉快。当一个正常人真的很愉快。

她却忘了,一个正常的十八岁的大姑娘是要嫁人的。如果是嫁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也不会愉快。

百日成亲

“你是何人!为何站在城门口?”守城门的士兵看到永夜傻傻的望着城门楼笑,呼拉围了一圈人过来。

永夜心情相当好,笑嘻嘻地说:“我是端王府的人。”

落魄的衣衫,凌乱的发丝掩不了她的气度。城门士兵不敢造次,听到她是端王府的人吓了一跳,赶紧遣人去通报。

不到半个时辰,城内响起马蹄声。一队士兵护着辆八匹马拉的轿车从城门直冲出来。

永夜安静地站在城门口,轿车还没停稳,端王妃梨花带雨的脸已出现在她眼前。她暗骂了声好狡猾的老狐狸,怕自己找他算帐,便把母亲先推出来顶着。心却在看到王妃期盼的眼神时蓦然柔软。

“永夜!”王妃几乎是跳下马车,几步上前将永夜紧紧抱进了怀里,哭得几欲晕厥。

城门众军士这才知道,眼前这个少年正是失踪月余的永安侯。哗啦啦跪倒一片,贺喜声不断。

跟着王妃的侍从赶紧派发赏钱,城门内外一片欢腾。

永夜半抱半拥将王妃哄上马车。这才感叹,世界上最不容易对付的就是女人的眼泪,尤其是自己在意的人。

马车启动前,她却唤来侍卫低声交待了几句,这才满意的窝回王妃的怀里。

-----------------------------------------------------------------------------

裕嘉帝过世,新皇登基不过六七日。安国习俗,国孝七七四十九日,禁歌舞饮酒。

京都城一片萧然。

龙翊殿外搭起了长长的百官孝棚。张相年己老迈,与先皇情谊深重,闻丧哭泣,以致才两日便不得不请假在家养病。

李天佑登基,改年号为佑庆。平时隐忍的势头一并发了出来,仗着年青精力旺盛,亲领百官事务,在六部协助下忙得日夜不休,却也井井有条。加上先皇遗旨与端王张相的威望,中宫与东宫内侍指认,太子服诛。大臣和言官们心生敬意,认可了这次皇权更替。

礼部尚书陈子敬为人忠厚,心思细致。平时除了与各国使臣周旋,礼部的事务倒也清闲。先帝薨,礼部顿时成了最忙的部门。

才安排妥当为先帝哭灵守灵的事务,紧赶慢赶为四十九日后新皇登基大典做准备。最初几日忙乱才过,就又接到各国使臣将来京都贺新皇登基的事。陈子敬盘算着时日各国使臣就算到京都也是一月之后。来贺的人不少,倒也可以缓缓。岂料才舒口气,端王和钦天监李大人走进了礼部的棚子。

陈尚书额头颗子汗直冒。听端王说完才讷讷道:“三殿下的亲事下官是知晓的,礼部也早做了准备,百日内迎娶三皇妃赶一赶也不是不行。只是,百日内要让皇上也……我礼部实在忙不过来了,王爷!”他忍不住又擦了把汗。

谁忙得过来?端王没好气的坐了下来。先帝后薨,立新皇,京都卫戍,抄查太子党,捉拿游离谷余孽,缉捕李言年……他心痛得一抽,这七日来他就没敢去想永夜。他只认定一条,李言年不会轻易杀了她,会用永夜勒索最大的利益。自己忙得连王府都没回,找不到李言年,他只能等着他上门。想起先帝遗愿,端王硬生生止住对永夜的想念,淡然一笑:“国无后不宁。难道要让新帝三年后再立后?”

钦天监李大人叹了口气道:“昨儿张相与三公皇叔公也是这意思。国无后不成,百日热孝内皇上必须立后。下官算来新皇四九登基大典与立后同时进行为佳。”

“王爷与李大人说的极是!可是……”陈尚书掰着指头算了半天,脸急得发红,“皇上还未定娶哪家小姐啊!皇上立后六礼不可废,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四礼未成,百日内……王爷,你让下官为难之极!”

李大人一怔,看向端王。

端王苦笑,不论是先帝还是初登皇位的佑庆帝都对未来的新后讳莫如深。回想先帝过世那晚说的话,端王恨不得赶紧为李天佑操办了婚事。他呷了口茶皱眉:“太后与太皇太后似乎以皇上意思为准,本王去问问吧。陈大人,你这里赶紧着先行筹备。三殿下今日应该到京都了,等他哭灵之后再议三皇妃之事。以大局为重。”

陈大人听了一怔,见端王人已瘦了一圈,委实不好再哭难处,深深一揖送走了端王。

才出礼部的灵棚,端王妃已派人捎信来说永夜平安回家。端王一惊一喜,喜的是永夜平安,惊的却是李言年不知所踪。

见他脸上阴晴不定,侍卫赶紧又道:“在山谷中擒到揽翠,皇上下令押进天牢。”

新任的皇帝这么快就掌握住了宫外的动静?天佑果然是个人才。端王笑了,想了想吩咐王府三百亲兵守住了王府,另传信给京都新任府尹王大人全城戒严,加紧搜捕李言年。

办完这一切,他看着不远处的御书房叹气。连太后与太皇太后都不知道新后会立谁,却异口同声以皇上意思为准。看来先帝过世前是有交待的了。

本朝同族同宗不禁通婚,然而他并不想让永夜为后。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自己这个女儿的来历。

游离谷长大,一身功夫,还是那个让京都闻之色变的……他摇了摇头,游离谷在最后关头撤走了在京都所有的明哨暗卡,几乎没有影响到皇位的更替。一条大鱼明明已经游进了网,却在你收网的霎那躲了开去。

京都牡丹院已经查封,李言年回魂墨玉公子的图像已经在安国全境发下海捕照影,重金悬赏。看似游离谷在京都已无立足之地,端王心里清楚根本未动摇游离谷的根本。

据陈国与齐国探子回报,陈都泽雅和齐国圣京的牡丹院也在一夜之间人去楼空。一仗下来,连游离谷的老窝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神秘的游离谷主与谷中的刺客们仿佛像水融进了海里,消失了。

端王不得不佩服游离谷的主事之人。游离谷延续了几十年的嚣张,公然开设牡丹院收银子接任务,如今也敏感的察觉到帝王容不得它的存在,果断的转明为暗,最大可能的保全了力量。

一旦永夜进宫为后,游离谷便会借机跳出来要胁。不答应,他们会大肆宣扬永夜的过往,文武百官可不会管她是什么身份,那些言官们会抓着这个机会死谏到底。于理于法永夜都站不住脚,他与佑庆帝谁也保不住她。

永夜可以一死证明清白,哪怕是假死。然而,端王并不想看到永夜从此隐姓埋名。嫁过皇帝的女人,她就算浪迹天涯也不可能再嫁他人。改了身份再进宫,难道要她为妃看新帝后的脸色?端王一早想过这些,裕嘉帝临终时再如何想为天佑争取一次机会,他也断然不肯。

初登基的佑庆帝显露出来的本事还是超出了他的意料。新皇喜欢永夜,他一早就看出来了,端王有些不安。想着自己为永夜讨到的旨意,又稍稍放了心。

思绪间他已走到御书房外,门口内侍赶紧进去通报。

端王理了理衣袍,脸上浮起笑容,掀袍迈了进去:“臣见过皇上。”

没等他跪下行礼,天佑已扶住了他笑道:“皇叔请起。赐座!”

端王谢过,坐在锦凳上开口道:“三殿下应该今日到京都,他离京之时尚未开衙建府,是住宫里,还是在外另觅府邸?宫外也已备好三殿下下榻之处。”

李天佑笑道:“自然还是住宫里。三弟在外多年,张太妃对他甚是想念。住他原来的地方,朕已吩咐内侍打扫侍候了。”

“如此甚好。还有一事,先帝过世前嘱托,三殿下与安家四小姐的亲事要赶百日热孝,否则就要耽搁三年,这事张太妃也知晓。”端王笑容可掬。暗暗观察着天佑,心里盘算该如何说起立后之事。

明黄龙袍给天佑清秀的面容添了几分威严,腰间仍束了一条白色孝带。端王突然觉得天佑实在像极了先帝,看上去同样温和的面目,心思同样深沉。短短几日,他已完全适应了并散发出一位帝王该有的气度,举手投足间再不是从前还是对他恭敬有加的侄子。

天佑负手站着,端王第一次有局促不安的感觉,生怕天佑开口求娶永夜。

一刻的沉默仿佛是很长一段时间,端王忍不住想要告退溜走之时,天佑轻叹了口气:“三弟娶妃需在百日之内,国也不可无后,钦天监李大人如何说?”

“四九之后皇上登基大典与立后大典宜同时举行。只是礼部陈大人还在着急新后的人选。”

天佑回头,目光与端王碰了个正着,不待端王躲闪,他神色已黯然,轻声说:“听说永夜已平安回府了是么?”

端王心里咯噔一下有点慌神,却又不好不答,只得硬了头皮道:“才听府中来人说起,平安回来了。”

天佑沉默了会儿道:“父皇早为朕定下一门亲事,一直瞒着皇叔。除了皇叔,朕本来没有任何势力去与废太子抵抗。然为防万一,但父皇希望我联姻以固势均力。”

端王小心的问道:“是玉袖公主还是齐国的络羽公主?”

“皇叔猜得不错,正是齐国的络羽公主。”天佑回头微微一笑。“我与三弟同时娶齐人,父皇想的是联齐抗陈,也许将来打破天下三分后,再与齐争雄。”

端王一听心下了然。天佑娶了齐国公主自然是与齐联盟。而安家是天下第一首富,三皇子天祥娶安家四小姐却是防着将来与齐翻脸后,拉拢安家,给齐国致命一击。

“皇叔明白了?其实我出宫之后暗中助我的力量便来自齐国。风扬兮风大侠乃是齐国第一高手的弟子。他师傅欠了齐王一个人情,所以他这些年一直在助我。不然,以他的性格和侠名,是不会和官府中人打交道的。”

端王恍然大悟,听到立齐公主为后一颗心这才悠悠落到实处,脸上笑容更深:“先帝深谋远虑,实非臣等能及。”

目光透过窗棂,天佑的微笑略带着一丝苦意。多年前出宫开衙立府后,裕嘉帝私下里告诉他了一切安排。他一直未娶妃,等的就是登基之后再立齐公主为后。娶公主的消息传开会打草惊蛇。然而,为什么要他遇到永夜?还让他知道她是女子。天佑闭上眼,永夜无双的美丽又浮现在眼前。

“皇上,永夜已经十八了,她既然回来……”

天佑沉默了下开口:“改封为永安郡主,便说身体不好,算命的说必须一直当成男儿养到十八岁才行。”

端王大喜,永夜的身份迎刃而解,深揖一恭谢过,笑道:“络羽公主会随齐使臣来京都?”

天佑点点头:“队伍已经出发了,太子燕亲送公主与安四小姐出嫁。”

端王松了口气,揖手道:“臣这就告知礼部早做安排。”

望着端王的背景,天佑眼中有丝黯然。他如何不明白端王心意,他不愿自己娶永夜。

李天佑淡然的笑了,他已是皇帝,还能有他得不到的女人?娶络羽为后是两国事先说好的,可没说他这辈子只能娶络羽一人。更何况,永夜会武,他已猜到她就是刺客星魂,皇叔怕是没有想到这一层吧!

如果皇叔不允,他只能出此下策,以永夜的命相要胁。

永夜改封为郡主,她换上女装会是什么样呢?天佑笃定后之又有点急不可耐想去端王府瞧瞧,回头望了望案头堆积的奏折,暗暗告诫自己东宫余孽还没完全铲除,李言年还没落网,百官正眼睁睁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安国新皇佑庆帝孝期出宫私会佳人,史官会记下这一笔。天佑摇头叹息,再次回到书案前埋头批阅。

  如果觉得牡丹花下死:永夜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桩桩小说全集牡丹花下死:永夜焚桑记放弃你下辈子吧对风流王爷说不:玉台碧珍珑无双局小女花不弃指间秋阳落雪时节杏花春雨皇后出墙记女人现实,男人疯狂流年明媚·相思谋天上有棵爱情树微雨红尘蔓蔓青萝,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