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桩桩作品蜀锦人家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是!”众人脸上露出一股喜色,在大渡河边已经驻扎了两天,早就恨不得在成都平原上肆意驰马了。

当南诏大军渡过了大渡河,已经陆续攻占了眉州邛州时。西川军节节溃败的消息才传遍了整座益州城。

同处平原腹地的眉邛二州,距离益州已不到二百里。

惶恐的同时,又传来令人安心的好消息。南诏大军停下了进攻的脚步。

★、第213章 索锦

益州城与邛州同在成都平原上。之间没有天险可阻。一马平川的二百里路程,南诏大军最多两天就能兵临城下。

秋日晴朗,平原上视线极佳,远远能眺望见西岭雪山的秀美山峰。

牛副都督巍然坐在马上,耳边回响着牛五娘的话:“玉缘偷听到南诏白王与赵二郎密谈,欲犯益州城索取财帛。旁人不知,父亲却是清楚的。天宝年间南诏起兵,逼得姚州都督李宓战败投水自尽。南诏年年岁贡来朝。蛰伏多年,突然起兵,父亲真以为西川军力能阻挡?”

入目一片青蒙蒙的士兵与望之不尽的帐篷,令人想起了蝗灾来袭的情景。

许给赵家的好处是,不犯赵家,尽收城中各家之锦。此消彼长,赵家就能一跃而成益州锦业的行首。

牛五娘道:“赵家选择了依附保存实力。父亲血染疆场也无疑是螳臂挡车。战败了,朝廷也不会有封赏。枉送性命罢了。何必为了连军饷都克扣的节度使大人卖命?等到朝廷遣了大军,父亲再戴罪立功,岂不是更好?”

这些话都不足以让牛副都督动摇。他忌惮的是晟丰泽手里那封该死的信!

前方的士兵像水波一样分开,露出一条道来。

一辆朱漆华盖马车被数员将领簇拥着驶出了队伍,到了阵前。晟丰泽斜倚在璀璨的锦枕上,穿着一身黑色织暗色团花的大袖锦衣。额前系着一根宽阔黑红色镶宝石华胜。散发着雍容优雅的气度,瞧着就像大唐的某位世家公子出行踏秋。

回想之前相陪伴时的晟丰泽,牛副都督心里又是一叹。同样的面容,此时的晟丰泽再没有当时的斯文书生气。那双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眸子,道尽了他的野心。

“都督安好。故人相见,泽甚是欢喜。”晟丰泽微笑着打起了招呼。

牛副都督心里苦笑,脸色却阴沉着,喝道:“南诏竟敢进犯大唐,就不怕被大唐灭国吗?白王现在退兵,自缚请降,皇上尚许还能饶你性命!”

色厉内茬,又不得不说。牛副都督憋屈的想死。

“南诏一向和大唐交好,今年才遣了使臣去长安进贡,都督何出此言哪?”晟丰泽笑容一敛,满脸惊色。

他娘的!最恨这种像文臣一样不要脸的说法!明明都快打到益州城下了,还打死不承认,还要找个起兵的理由。牛副都督心里又一阵暗骂,嘴里还不得不问道:“白王一路从南面打过来,难道是假的不成?”

“都督误会了!”晟丰泽长长地叹了口气道,“本王喜欢蜀中的织锦,想要大量采买。国主担忧本王的安全,派了些人来保护本王。谁知道才进边境,就被当地驻军误会,打了起来。本王一则要来买锦,二则也想亲自去向节度使大人解释一二。已经打起来了,本王胆小惜命,不得不多带了点人来。”

如果不是那封信在你手上捏着,老子一定提刀和你再打一架!牛副都督在肚子里不晓得骂了晟丰泽多少句,脸上还只能绷着:“意思是只要节度使大人不误会王爷,再让王爷买到中意的织锦,王爷就能心满意足地回南诏了?”

“对!”晟丰泽爽快地答道。

牛副都督看了他一眼,转过马头回了自方阵营。

回头一看,晟丰泽也悠然地坐着华盖马车回去了。

“将此事禀告节度使大人。”牛副都督遣了名副将回城禀告。

南诏帅帐之中,晟丰泽正与身边两名将领察看着铺在案几上的地图。

“主子,蚩狂军将来了。”赤虎上前禀道。

“请。”

说话间,一名身材魁梧的将领大步走了进来,敷衍地行了礼,怒气冲冲地问道:“白王,为何要在这里驻军?益州城就在眼前,何不杀进城去?!”

国主不想再等待,打算出兵掳掠抢占地盘。始作俑者是权臣杜岭。蚩狂是杜岭的亲信。他不过是掌着左军的大军将,却有胆来置疑主帅。晟丰泽心里暗叹,淡然说道:“不寻个借口,南诏就成了不义之师。有了借口,抢了也是白抢。”

蚩狂一呆。

“大唐天子一怒,调几十万兵马征南诏,打得过吗?”不等他反应,晟丰泽又反问了一句。

蚩狂出发前曾被杜岭细细嘱咐过,白王受大唐影响,当心他心存仁慈,坏了国主大计。他大声说道:“如果西川节度使捏着鼻子认了,又让王爷买走大量织锦呢?难不成我们就退兵啦?”

难怪被唐人讽为南蛮子。晟丰泽懒得和他解释,比出了三根手指:“最多在此驻扎三天,如何?”

“好!三天后白王还要和唐人说来说去,某就领着本部人马自去攻城!”蚩狂行了礼,哼了声大步离开。

赤虎眼神微眯:“主子……”

“无妨。”晟丰泽摇了摇头。

第二天,西川节度使就遣使进了南诏大营。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太守府的桑长史。一年前他还在为如何不被新太守猜忌发愁。如今太守得了节度使大人的令,出使南诏军营的“好差事”就落到了他头上。

“节度使大人深明大义,泽感动不己。买了锦,泽马上返回南诏。”

听到这句话,桑长史一颗心落了地:“不知王爷欲买多少织锦?”

晟丰泽朝帐中一望,指着满帐将领道:“我带了这么多人来搬织锦,总不能让他们空手而回。好歹也能分个一尺半尺回家给老婆女儿。就三万匹吧!”

“多少?!”桑长史以为自己听错了。益州蜀锦年贡长安才一万匹,全州府一年产锦不到一万五千匹。南诏白王开口就要三万匹?会把益州锦户家的库房都搬空了。

“三万!”晟丰泽不容置疑地说道。

桑长史气结,冷笑道:“三万匹锦,王爷知道价值多少银钱吗?”

晟丰泽朝旁边伸出了手,赤虎拿出一只皮袋放在了他手中。他惦了惦,扔在了案几上,笑容和煦:“本王出的价,长史大人看看够不够?”

桑长史扯开系绳口一瞧,满满一大袋各色宝石。

他脑中响起出城时太守大人的私语:“南蛮子不懂得,狠狠杀价。帮那些锦户省了船钱路费,高价卖出去,本官为政一方,也算为锦户们做了件大好事。”

说这话时,太守大人眉飞色舞,仿佛已经听到了众锦户的齐声颂扬。

兴许是他误会白王了,桑长史故作矜持:“寸金寸锦。这一袋宝石倒也能换一匹上等织锦。”

“哈哈!”晟丰泽实在没忍住,拍着案几大笑出声。

帐中众将跟着大笑起来。其中一人站起了身,大声说道:“大人听好了!这些是我家殿下买下三万匹织锦的钱!”

一袋宝石,就想买三万匹锦?“白王殿下在捉弄下官吧?!用这袋宝石买三万匹锦,痴人说梦!”桑长史脸色蓦然变青,心道节度使大人太守大人真是太天真了,这帮南诏人摆明了就是来抢的。

晟丰泽笑声一顿,眼里露出一股凌厉之意,一字一句地说道:“大人说本王是痴人说梦。那好啊,本王就亲自带着这袋宝石去益州城,看看能不能买到三万匹锦。”

他这是威胁!不拿锦给他,他就带兵进城!桑长史脸色一白,好一阵才让自己平静下来:“本官会把王爷的意思如实禀告节度使和太守大人。告辞!”

他带着随从的属官离开大帐,身后又传来一个雷鸣般的声音:“本军将没耐性,最多再等两天!”

桑长史脚下一个趔趄,被黄主薄眼疾手快扶稳,才没有摔倒在地。他哆嗦着说道:“走,回城。益州危矣!”

第三卷

锦里听秋,年华似水依旧。

★、第214章 求和

自南而来的南诏大军停留在益州城南面。东西北三个方向都看不见南诏人。有人认为,如果南诏真想攻打益州,势必围城,切断益州与外界的联系,尤其是与北方剑南东川道节度使府的联络。

东川军是距离益州最近的援军。

所以面对相距二百里路的南诏大军,益州城依然风平浪静,四座城门照常开着,自由出入。

安逸了几十年的益州百姓依然认为只要朝廷与南诏和谈,南诏士兵的脚步就会自邛州眉州往后转,再不会往前再踏进一步。

然而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节度使是否同意白送给南诏三万匹蜀锦。

太守心疼得要死:“大人,这可是三万匹蜀锦!”

桑长史长途奔波,连家门都没蹭一下就与太守进了节度使府。他寒声说道:“大人,这分明就是敲诈威胁!南诏是在找借口攻打益州城!”

从嵩州一路抵抗,雅州大败,邛眉两州失陷。只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南诏大军就到了眼前。议事厅中西川军的将军们心里充满了悲凉。节度使以下,牛副都督的官衔品级最高。黑红的脸上看不出情绪波动。他没言声,将军们保持着沉默,听厅中两名文官慷慨陈词。

“益州赋税一半靠锦业。夺走了所有织锦人家的蜀锦。空有织机,连本钱都没了。南诏大军退走,拿什么织锦?”太守一想到三万匹蜀锦,剜心的疼痛难以忍耐。

桑长史咬牙切齿地坚持:“就算给了南诏人,他们也绝不会放弃进益州掠城!”

两位面和心不和,相互猜忌着的官员此时异口同声向西川节度使恳求道:“还请大人发兵,与南诏决一死战!”

西川军打着,北面还能请求东川军增援。经剑阁出川,越过秦岭就是关中平原,离长安不远。朝廷的大军也能入川。益州的背后站着整个大唐,南诏这点兵力又算得了什么?

“本藩报往朝廷的八百里加急奏折已经送走了。没有兵部调令,东川军不能动。而现在南诏只给了两天时间。两位大人,本藩以为筹集蜀锦交付南诏,拖延时间,方为上策。”西川节度使轻抚着雪白的胡须,不见丝毫慌乱,“南诏不会把益州府纳入版土。他没那胃口。小国太穷,抢掠些财物罢了。就算给了他们三万匹锦,朝廷震怒之下,每年的岁贡加倍,南诏拿了多少,都会加倍还回来。”

节度使的意思是答应白送给南诏三万匹锦?

太守急了:“大人,织锦户谁愿意白给南诏蜀锦?”

岁贡就算加倍,也是献给朝廷的。这些织锦户的损失谁来赔?这不是摆明了节度使畏战,打算明抢吗?

节度使微微一笑:“时间不等人。牛将军,此事着你来办。就按家有织机数上激蜀锦。告诉那些织锦户们。不缴织锦,本藩可以战死在城门楼上。拦不住南诏大军,益州城陷,他们失去的就不止是蜀锦了!”

上头有人好顶锅,身兼大都督的节度使大人主和,自己不过是副手罢了。但愿晟丰泽白得了三万匹蜀锦,能短足撤兵。牛副都督心头一松,起身领命。

见节度使决心已下,太守和桑长史二人只得闭嘴认了。

商议定后,更鼓已敲过三更。一队队士兵分头出发,敲响了织锦人家的大门。

外面传来的嘈杂声惊醒了季英英,她下意识地从枕头下抽出了杨静渊送给她的小刀道:“南诏攻城了?”

值夜的湘儿也吓了一跳:“娘子,奴婢去看看。”

没等她披好衣裳,绫儿走了进来:“牛副都督带着兵来了。”

牛副都督?季英英一听是他亲自带兵来,匆匆穿好衣裳,走出了房门。

黑沉沉的夜里,湖对岸的白鹭堂已经亮起了灯。远远能望见下人提着灯笼匆匆走过的身影。

为什么会是牛副都督来?在牛家的遭遇让季英英紧张起来:“我们溜到院门那边瞧瞧去。”

“娘子,您别去了。”季嬷嬷提了盏灯笼出来,直接叫住了季英英。她埋怨地看了她一眼道,“都是十来岁的小娘子,半夜三更的被那些兵冲撞了怎么得了。还是老奴去打听消息吧。”

季英英想了想就同意了,再三叮嘱她道:“嬷嬷,消息打听不到没有关系。您也当心一点。”

“老奴晓得。娘子回房去吧。晚上露重,别着了凉。”季嬷嬷提着灯笼去了。

主仆三人回了房,睡意全无。等了有大半个时辰,季嬷嬷就回来了。

她走得急,进屋让湘儿连倒了两碗水饮了,才愤愤说道:“娘子你猜牛副都督半夜前来做什么?”

季英英嗔道:“嬷嬷别卖关子,我们都急得睡不着呢。”

“他要杨家捐六千五百匹蜀锦呢。”

六千五百匹蜀锦?!

三人的嘴张得能吞下鸡蛋。

白鹭堂中,牛副都督毫不客气地坐在了杨石氏旁边的主位上。端着茶盏悠然地欣赏着杨家众人的脸色。

安静的厅堂里,跳跃的烛火将众人的脸色映得阴晴不定。

杨石氏强压着心里的惊惧,镇定地问道:“南诏索买三万匹锦,打算折价几何?”

  如果觉得蜀锦人家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桩桩小说全集蜀锦人家乞丐丫鬟古代寻情记:不弃牡丹花下死:永夜焚桑记放弃你下辈子吧对风流王爷说不:玉台碧珍珑无双局小女花不弃指间秋阳落雪时节杏花春雨皇后出墙记女人现实,男人疯狂流年明媚·相思谋天上有棵爱情树微雨红尘蔓蔓青萝,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