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阿彩作品权妃之帝医风华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封首辅听出秦寂言话中的不满,踌躇片刻,最终还是点头告退。

当帝王不愿意你知晓他的心思时,你就是知道也要装作不知。

封首辅劝阻无效,又不敢私下将折子压下,是以新年过后的第一个早朝,不是众人想像中的轻松自如,而是气氛紧张,硝烟味十足。

太监一宣布早朝开始,秦寂言将手上十几份折子砸下,怒气冲冲的道:“中饱私囊,以权谋私,你们真正是我大秦的好官员,百姓的好父母官!”

不知情的大们吓了一跳,完全不懂这是怎么了,本能的跪下,高喊:“圣上息怒。”

“息怒?看看你们做的这些事,叫朕怎么息怒。”秦寂言的怒火更甚,气势也更盛,众大臣没料到皇上新年第一天上早朝,就会发火,一个个胆战心惊,头埋得极低,生怕自己触怒圣上。

“圣上息怒,圣上息怒。”众人不知发生什么事,只能没头没脑的喊着。秦寂言居高临下的扫了一眼,冷哼,“念!”

太监忙上前一步,捡起地上的折子念了起来。

没有意外,这些折子就是御史弹劾那些官员的折子。太监一字一字的念出来,每念完一本,就有一位官员瘫倒在地,想要开口求情,却半天发不出声……

能上朝的都是三品以上的官员,这些官员在官场上倾扎多年,他们很清楚新年第一天上朝就有人弹劾,绝对是皇上默许的。

这是皇上要办他们,他们的求情有用吗?

其他人亦是吓得大汗淋漓,生怕下一个就念到自己,一时间大殿内气氛紧张,人人自危,明明是大冷的天,可殿上的大臣却个个汗流浃背……

第1090章 诱饵,我家皇上不会这么腹黑

一连十三份折子,等到太监一一念完,满朝的大臣已是大气都不敢出,而被点到名的那十三人,则是瘫倒在地上,有几个罪名较轻的还能保持冷静,可面对如此压抑的气氛,却没有一个人敢发声。

太监念完折子,弓身退下,秦寂言看着满殿大臣,并没有急着说话,而是静默片刻,给足这些人压力,才缓缓开口,“你们可有话要说?”

这个时候没有被点明的大臣,自是不会吭声。不怪他们冷血,实在是帝王的怒火,他们承受不起,他们只是自扫门前雪,而没有落井下石,就已经很不错了。

被御史弹劾的几位官员,哪里肯甘心,见秦寂言问起,缓过劲的他们立刻说道:“臣,臣有话要说。”

“准!”秦寂言十分大方。他不是暴君,他会给这些人自辩的机会。

“圣上,几位御史弹劾多有夸大,臣的儿子虽然纨绔,可却不敢做出杀人放火,抢人妻女之事,肯定圣上明察。”被御史弹劾的几位大臣,其实自己并没有犯什么错,大多是家人犯了错,而他们包庇纵容。

当然,小污小拿是有的,这是官场的潜规则,大家都这样,谁也不会说谁。皇上大多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哪个皇帝都不敢保证,自己清了这批官员,下一批不会贪污,而这次秦寂言也没有拿小贪小污的事当罪名。

这次被弹劾的官员中,只有一个户部官员是因为自己与地方官员同流合污,贪污了河道银子,被御史弹劾了。

有人开口,其他人也立刻辩白:“圣上,臣的妻子,臣的妻子……臣不知呀,臣真的不知,肯定圣上还臣一个清白。”

这位大臣是刑部的官员,他的妻子借他之名包揽诉讼,只要给得起银子,杀人放火也能判无罪。

而这些事,锦衣卫查过,这位大人确实不知。不过这位大人惧内,妻子做的事,他根本不敢过问。但是,就算他不知情,他的妻子却是用他的名义办的事,他想要逃罪几乎不可能。

……

除了自身贪污银子的户部官员外,其他的臣子都开始自辩,试图把自己从这些罪名中摘除。

而隶属太上皇那派的官员,见这些大臣将罪名推到家人身上,也开始出来与秦寂言争锋,并且牵扯出朝中不少官员。

朝中大臣,家里哪个不是三妻四妾的,妻妾一多,子女也就多,是非也就多。男人一向在外奔波,家中的事难免会有盯不到的地方,子孙也不可能个个有出自息,要揪个错真不是什么难的事。

再说了,就算你没错,你妻子、儿女没有犯错,你的宗族呢?

大家族,成千上百的人,要从里面挑个品行不良的人,会是难事吗?

在秦寂言的放纵下,大殿瞬间变成了菜市场,太上皇派系的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中坚力量,开始不遗余力的拉其他人下水,试图将所有人都拖下水,好让皇上法不则众。

而那些个大臣被攻击,又岂能甘心,他们能不反击回去?

京城就这么点大,很多事放在台面下的事皇上不知,可这些人却多少会知道一些。就算不知也没有关系,捏造罪名,含沙射影会不会?

别说人在官场,就是普通人活到三四十岁,也不敢说自己清清白白,一点错也没有犯。

于是这个早朝,就变成各派官员互相攻击,互相抹黑的大会……

封首辅原以为,秦寂言只是想要处理太上皇的人,现在看到这局面,他终于明白秦寂言的目的了。

皇上这哪里要处置太上皇的人,他这是要把朝堂的水搅浑,要把所有人都拖下水,把所有大臣的把柄都握在手上!

身为内阁首辅,身为百官之首,封首辅做了这么多年的官,他很清楚这些京城是什么样子,皇上真要办某个人,能弄不出一个必死的罪吗?

皇上看着是要对付太上皇派系的人,可却只抛出几个不大不小的罪名。这些人为了活命,能不死命自救吗?

罪名都是实打实的,想要撇清几乎不可能,那撇不清怎么办?

当然是让所有人都黑!

大家在京城为官,彼此抬头不见低头见,有些事不说可并不表示旁人半点不知。皇上要对付他们,他们就不客气的把皇上的人拉下水。

现在,大家身上都一样有罪名,皇上总不能只处理他们这批人,对自己的心腹就不处理吧?

太上皇派系的人见秦寂言没有坑声制止他们,自以为自己占了上风,抖的更加欢乐了。连礼部某个官员,不小心睡了自己儿媳妇的事都给说了出来。

听着一件比一件荒唐的事,秦寂言可笑又可气。

这就是大秦朝的官员呀!

这就是他治理下的大秦朝!

他知道人无完人,可这些人作为大秦的官员,作为大秦的栋梁之材,他们背后不堪的一面,着实是让他开了眼见。

吵吵吵……底下的人越吵越激烈,彼此抹黑也越来越凶残,秦寂言一直没有吭声,他倒要看看这些人能吵到什么时候?

没有让秦寂言失望,这些人在大殿上足足吵了近三个时辰,直到腹中饥饿,口干舌燥,这才停了下来,然后……

众大臣似乎现在才记得秦寂言还坐在龙椅上,一个个胆战心惊,面露不安,惶恐的请罪。

秦寂言看着这群装模作样,比他还能装的臣子,脸色越发的难看,缓慢而沉重的道:“吵够了吗?还要继续吵吗?”

“臣惶恐,肯请圣上恕罪。”众大臣齐齐跪下,心有不安。

理智回笼,他们似乎也明白了什么,可是刚刚吵的太欢,他们似乎说太多了?

“恕罪?朕倒是想要恕你们的罪,可你们看看……朕的大臣,大秦的官员,你们就是这个样子?你们真让朕失望!”秦寂言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似乎被众大臣气得不轻。

好吧,事实上秦寂言这个时候心情很好。他只是随便丢出几个诱饵,就掌握了朝中六成以上大臣的把柄。

而这些把柄,还不是他这个帝王不信任臣子,派人查出来,而是他们的政敌在大殿上直接抖露出来。

有这些把柄在手,秦寂言不认为他的大臣们,还敢跟他对着干!

众臣一听,脑袋嘭嘭嘭的磕个不停,“圣上息怒,臣罪该万死。”

众大臣以为,秦寂言一定会秉着法不则众的原则,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可不想秦寂言却黑着脸道:“你们……一个个目无法纪,纵容家人鱼肉百姓,确实该死,来人……”

“圣上!”听到秦寂言毫不迟疑的下令,众大臣吓坏了,不等秦寂言说完,就急忙打断,生怕秦寂言说出重罚他们的话。

君无戏言,秦寂言说出口了,要求他收回成命,可不是容易的事。

秦寂言却无视众臣的恳求,一脸厉色道:“叫圣上也无用,今日朕必要……”

“报!”

可就在此时,传令兵急切的声音,打断了秦寂言的话……

第1091章 嫁妆,看上了我们家陛下

传令兵之所以急冲冲进宫禀报,不是边关八百里加急,也不是周王什么的造反了,而是有天大的喜事!

没错,就是喜事!

远在西北占地为王的前西胡大将军风遥,在无人知晓,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带着一干亲信来京城投靠大秦了。

说是投靠大秦不够准确,按风遥的说法,他应该是投靠新皇。他敬佩新皇的为人,佩服新皇的才识,与新皇在西北战场上不打不相识,深深为新皇的才能与英勇折服,欲带着手下的大军投向新皇,祈求新皇给他,和他手下的人一条活路。

为表诚意,也为了让新皇放心,风遥愿意将他现在占领的城池,和手中的兵马,全部奉上献给新皇。

风遥当然不是说笑,他此刻人就在城门口,只等皇上宣他进宫,与他详谈。

传令兵将话说完,满殿的人都傻眼了,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根本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听到的。

他们的陛下这么厉害?

就在西北与风遥打了一仗,就收服了一个叛变西胡、手握大权的将军?

最可怕的还是,这位大将军不是他们派人去收服的,而是对方主动找上门的。

要不是知道风遥是男子,他们都要怀疑风遥看上他们陛下,带着大批兵马做嫁妆,要嫁给他们陛下了。

众大臣一个个愣在当场,最后还是封首辅反应过来,问了一句:“你确定来人是西胡的风遥?他是来投诚的,不是带兵攻城?”毫无预兆,说来就来,还带来一批人马,风遥到底是什么意思?这胆子也忒大了一点。

“回首辅大人的话,风遥将军就是这么说的。”传令的将领也不敢把话说死,毕竟这种事谁也不敢保证。

万一这是风遥的奸计呢?

“这……”即使传令的人再三确定,封首辅仍无法断定,只得抬头看向秦寂言,“圣上,此事蹊跷,不如让臣先去会会那风遥?”

他虽从似锦口里知道风遥与皇上关系不一般,可却不敢保证风遥是带着善意而来,毕竟人心易变,现在的风遥可是手握重兵,占地为王的山大王,就是西胡也奈何不了他。

“不必。这是我大秦的国都,朕不认为风遥敢做什么,他即敢带兵前来京,朕就敢见。”秦寂言心里明白风遥因何而来,可表面还得做做样子。

“圣上现在就要见他?”封首辅一脸不解,心里越发的不明白秦寂言在想什么。

刚刚不是还对大臣喊打喊杀的吗?怎么一转眼就把这事搁下,改成要见风遥了?

众大臣见秦寂言因风遥的事,而忘了追究他们,一个个暗自窃喜。见秦寂言开口,有几个一品大臣立刻出口附和,“风遥将军带着诚意远道而来,我们大秦虽不惧他,可也不能让人寒了心。臣认为皇上此时召见,即可以昭显圣上对他的看重,又能让更多像风遥将军一样有能力的人,见到圣上的仁厚与英明,带兵前来投靠我大秦。”

这绝对是拍马屁的话,不过这个时候说出来,却也算是名符其实,毕竟能不费一兵一卒招揽风遥,确实是秦寂言这个当皇帝的本事。

只是大臣口中“更多像风遥将军一样有能力的人”,秦寂言相信这世间绝对没有,毕竟没有哪个手握重兵,又自立为王的人,会愿意臣服另一人。而且就算有,秦寂言也不会相信他们,因为他们都不是风遥。

秦寂言心里明白这些大臣心中的小心思,也懒得与他们计较,只如他们的愿,装作因风遥的事,而忘了追究他们,高声道:“传朕旨意,宣风遥即刻觐见。”

身为帝王,他可以任性的忘记某件事,当然也能任性的记起某件事,至于什么时候记起?

就看这些大臣聪不聪明了!

风遥此时还在城门口,要进来也不是一时半刻的事,满朝大臣自然不可能在这里等他一个人,而秦寂言这个皇上也是贴心的,大手一挥让御膳房给众臣准备吃的。

吵了一上午,这个时候可是又渴又饿。

众大臣听到秦寂言的话连连口头谢恩,心中暗道风遥果然是福星。今天要不是有风遥的事,他们这些人就是不死也要脱层皮。

秦寂言将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似笑非笑。封首辅无意间抬头,看到这一幕,背脊一身冷汗。

他们家圣上呀,真的不能再阴险了,以后可得提醒儿子,在圣上手下办差,得小心再小心才是。

风遥进城,动静极大,顾千城在顾家也收到了消息。她早就知道风遥会来,只是没有想到会是这么快,可见秦寂言早就计划让风遥在年后进京,只不过因为她的事,又让风遥提前了几天。

“约束好手下的人,别去管风遥的事。”顾千城知道风遥的身后,也知风遥与秦寂言的关系,自然不会去探听他的事。

“是。”武家暗部的人低头应道,又将京中一些琐事说了,这才退下。

出门时正好遇到老管家进来,暗部的人招呼也不打一声的离去,老管家则在门口顿了一下,看了一眼那人离去的身影,眉头微皱。

这般情绪外露,顾千城就是想要装作不知也不行,“怎么了?”

老管家忙收回眼神,谨慎的道:“这人的背影,老奴看着有些眼熟。”

“是吗?以前的老人,老管家也许见过。”顾千城面上不显,像是没有听明白老管家的话一样,至于心里再想什么,则不是外人能知晓的。

老管家也只说了这一句,便提起了顾家大老爷的葬礼。

停灵七日,足够了!

顾千城对渣爹实在升不起父女之情,只问了一句事情安排好了吗?

得到老管家肯定的回答,顾千城眉也不抬的道:“安排好了,就埋了。”埋了,事情也就了结了,然后她就安心守孝就行,至于长生门的事?

现在只等秦寂言撬开药王谷主的嘴,从他嘴里把药方弄出来,然后寻出长生门埋在京中的人就行了。

小小一个京城,他们一家家的找,就不信还能让长生门的暗探跑掉。

老管家得了准信,立刻下去安排,顾千城独坐在书房里,手指无意识的敲打桌面,思绪却飞到了大殿下。

也不知,秦寂言和风遥这次碰面,会带来怎样的效果?

第1092章 擒放,陛下棒棒哒……

风遥这个名字普通百姓不知,可在大秦、北齐与西胡的官员将领中,却是威名赫赫。

风遥是前西胡大将军,与大秦在西北打的你死我活,就在众人以为他忠心西胡时,他却趁西胡大乱时拥兵自立。

这么一个手握重兵,又曾背主的人物,早就引起了三国的重视,大秦的大臣们也将他视为重点关注对象。

不少人都认为,风遥乃是一代枭雄,大秦、北齐甚至西胡都在想,他会不会成为西胡的皇帝,毕竟他身上也流有西胡皇室的血脉,西胡内部就算反对,也不会太激烈。

可不想,这么一个人物,却突然带着亲信来大秦向皇上投诚,要说不震惊那真的是骗人的……

可再震惊又如何,事实摆在眼前,风遥就真做了这样的事!

虽说风遥只带了亲信过来,可也是浩浩荡荡的三百余人。三百多整齐划一的将士进城,不可能不引起轰动。风遥一行人进城时,就遭到京中百姓围观,一群闲得无聊的人,纷纷议论起风遥一行人。

“这是什么人?莫不是蕃王进城?我们大秦还有蕃王吗?没听说皇上召了蕃王进京呀?”

“这些兵,好气派呀,一看就是见了血的兵,也不知哪位王爷这么高调,就不怕皇上不满吗?”

“大什么王爷,你看前面的人穿着战将呢,应该是哪位将军回城了。可没听说皇上召了哪位将军回城呀?而且这位将军似乎很陌生,从来不曾见过。”

“将军可不能带兵进城,那人也许是某位王爷的副将,不认识也正常。”

……

京城的百姓住在天子脚下,在政治方面比地方百姓的懂得多,知晓的事儿也多。至少他们知道,在大秦只有亲王才能有私兵、亲信。其他的官员,无论文武都不可能带这么多私兵,所以他们看到风遥一行人,就猜测是哪位王爷进京了。

而这时,提前安排好的人,就开始散播风遥的身份了。

“什么王爷,你们这些人也忒没见识了。看清楚了,这位可不是什么王爷,他是西胡公主的儿子,原来是西胡的大将军,在西北和我们打得你死我活的大将军。”

“什么?什么?这位是西胡的大将军?他怎么这么嚣张,敢带兵进城。西胡不是战败了吗?战败了还敢这么嚣张,不想活了!”

“猪脑子,没听我说他原来是西胡的大将军吗?人家现在可不是什么西胡的将军。”

“这位将军姓风,单名一个遥字,是西胡公主的儿子,手握重兵,深得西胡前皇帝信任。前段时间西胡的皇帝不是死了吗?西胡几个皇子争皇位,想要拉拢这位风遥将军,可都被他给拒绝了。那些皇子见拉拢不成就想杀了他。这不,风遥一怒之下就带着自己的兵马,占了边境数座城池,虽说没有自立为王,可却是谁也不敢动。”

“这么厉害?”

“那当然,这位风遥将军用兵如神,在战场上除了输给我们皇上,就再也没有输过。就是平西郡王也只能和他打成平手,胜负难分。”

“那这位风遥将军,带这么多人来我们大秦做什么?莫不是还想与我们圣上一战?”

“说你猪脑子一点也不错,风遥将军在战场上,就只败在咱们圣上手里,自然是对我们圣上心服口服,怎么可能来京城与我们圣上一战,风遥将军可不是你这个猪脑子。你没听到风遥将军在城门口说的话吗?”

“风遥将军说了什么?”

“风遥将军说,放眼三国他就服咱们圣上,也就佩服咱们圣上一人。听说圣上登基了,他带人来投奔了。”

……

用膝盖想也知,这一问一答的几个人就是秦寂言事先安排好的人。不仅仅是这一波,好几处人员密集的地方,都上演了相同的对话。

那些人以知情人的口吻,“不经意”的说出风遥的身份,又“不经意”的点明,秦寂言有多么厉害,如何用实力让风遥甘愿带兵来投奔。

等风遥进宫,京城各大茶楼已经在说,秦寂言当年在西北七擒七放风遥的事了。事后风遥听到这段说词,脸都气绿了。

七擒七放?

他这是多无能,才会让秦寂言擒住七次?

秦寂言又是多蠢,才会拿了他这个西胡大军的统帅,不是杀了尽快结束战争,而是蠢的把他放了,让大秦的将士做无畏的牺牲?

市井百姓不明真相,在有心人的引导下会相信什么七擒七放的事,可朝中的大臣们却不会信。

不过,他们虽不信什么七擒七放,可也相信风遥嘴里说词。当然,他们不是相信风遥是真的佩服秦寂言,而是相信风遥是真的带兵来投诚。

风遥手握重兵,看着很威风,可他所占的几座城池全是西胡与大秦的交界处,不管是大秦还是西胡,都不会放任风遥存在,甚至成长。

大秦与西胡现在没有动风遥,不是不想或者不敢,而是自顾不暇,暂时没有精力。

大秦皇权更迭,太上皇插手不了西北的事,而新皇暂时还没有把精力放在西北,不过……

满朝大臣都相信,他们皇上一定会把西北丢失的城池收回来,因为皇上把平西郡王世子言倾留在西北。

要知道,平西郡王府就是靠征战西胡起家的,现在秦寂言把言倾留在西胡,摆明了是要继续和西胡打。

至于西胡为何迟迟不对风遥出手?

那就更简单了。西胡还在内乱呢,几位皇子在西胡打得火热,哪有精力去管风遥。但是……

他们相信,一旦西胡内乱结束,不管谁继位,西胡的新皇都不会放过风遥这个叛徒。

在大臣看来,风遥此时带兵来投靠大秦,绝对是英明的选择。

所以,最初的震惊过后,大臣们很快就冷静下来了。不过,这些人心里还是有点小兴奋,要知道风遥可投奔的对象,并不只有秦寂言一人。凭他手中的兵马,不管是支持西胡某位皇子,还是投奔北齐皇帝,都会得到重要。

可是,风遥没有选择他们,而是选择了他们皇帝,由此可见,他们陛下是最棒的!

第1093章 交易,我们陛下很仁厚

能在早朝上占一席之位的官员,都不是什么简单之辈,这些人可以说是大秦最顶尖的那一波人,无论是心里素质还是个人实力,都是数一数二的。

经过一个时辰的调整,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可面上却已足够平静,至少秦寂言很满意。

他知道风遥主动投奔的事很惊讶,也值得兴奋。他允许他的臣子震惊、兴奋,却不允许他们在人前失态。

吃饱喝足的大臣们,精神抖擞的站在大殿两侧,一个个脸色平静,甚至还有人眼带喜意,完全不见上午的混乱与不安。

没办法,遇到这天大的好事,他们陛下完全忘了早上的事,怎么叫他们不高兴。

“宣风遥觐见!”

随着太监高喊,满殿大臣一个个都摆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好震一震风遥。文臣一个比一个精神,一个比一个和气。武将则是将身板挺直,全身绷紧,展现出自己强悍的一面。

在太监的唱名中,一身战甲的风遥双手捧着一把宝剑,身后跟着两个护卫,目不斜视的走进大殿。

偌大的宫殿静悄悄的,只有风遥沉重的脚步声。一下一下,衬得大殿更加的庄严肃穆,站在其中,让人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

一路走来,风遥脚步不停,也不看两旁的大臣,直到走到殿前听到太监说“跪”,这才停下脚步,单膝跪下:“风遥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寂言并未叫起,风遥顿了一下,将手中的剑举高,“圣上,风遥孤身前来,欲投奔大秦,为表诚意特奉上西胡皇室宝剑——赤霄。”

“赤霄?”听到剑名,就是封首辅愣了一眼,双眼落在赤霄剑上,眼也不眨。

赤霄剑乃是西胡天子之剑,在西胡素有得赤霄者得天下之说出,而西胡每一任帝王,都会在登基大典上佩带赤霄剑。因此,赤霄剑成了西胡皇帝的象征,要是西胡皇帝手上没有赤霄剑,即使手持玉玺,也不一定能服众。

现在,风遥把西胡皇帝的象征赤霄剑献给了秦寂言,西胡未来的皇帝要怎么登基?

当然,封首辅不是担心,他只是想看好戏。

别说封首辅震惊,就是秦寂言听到剑名,眼眸也是一动,“可是西胡帝王剑——赤霄?”

虽然秦寂言并不认为,一把剑能代表什么,可这个时候收到赤霄剑,却能让底下的臣子对他这个皇帝更有信心。

这把剑,来的正是时候。

“回皇上的话,此剑正是西胡帝王剑赤霄。还请圣上笑纳。”风遥再次将剑举高,脸上平静,好似不知他此举带来的影响。

西胡?

早晚要灭了的,现在把赤霄剑献给秦寂言,不过是提前罢了。

“好,好,好。来人,呈上来!”这个时候,秦寂言就是七分欢喜,也要装出十分的样子。

太监检验赤霄剑没有问题后,将剑呈到秦寂言面前,为表示对风遥的看重,秦寂言当场抽剑,将剑身“赤霄”二字,展露给众臣看。

“果然是西胡帝王剑,好……今日朕得西胡大将军,又得西胡帝王剑,实在是可喜可贺。”一句话,就表示秦寂言对风遥的接纳,至于风遥带人并入大秦的细节与过程?

这个不重要,至少没有重要到要秦寂言亲力亲为。

风遥在殿下献上西胡宝剑后,又奉上一本厚厚的礼单,上面的东西全是他这段时间,在西胡收刮来的财宝。

看那厚厚的一本,有不少大臣在想,风遥是不是把西胡给搬空了?

当然,风遥还没有那个能耐,可以把西胡搬空。不过,他倒是把西胡皇上的内库,差不多给搬空了。

献完宝剑、财宝后,风遥最后将兵符献上!

号令数十万大军,西胡皇子急破脑袋想要的兵符,风遥就那么的随便的往怀里一掏,然后让太监呈到皇上面前。

“圣上,这是能号令我手中大军的兵符,他们只认兵符不认人,圣上只要派人拿兵符前往,就能将他们收服。”

那就是兵符?

前排几个大臣,瞪大眼睛看着太监手中的兵符,一个个都傻眼了。

兵符呀,这可是兵符呀!

风遥将军,你能不能别像是卖白菜一样,这么爽快的就拿出来?

兵符这么重要的东西,你拿出来前,不和我们谈谈条件?不捞捞好处?

好吧,就算以上这些你都不要,你好歹给我们时间,让我们好好准备一下,咱们热热闹闹、郑重其事的办一场献兵符大典行不行?

你这么随便的把兵符丢出来,会让我们认为这兵符很容易拿到的!

众大臣十分郁卒的看着风遥。不管是交剑还是交兵权,风遥都十分爽快,而且一个条件没有提,完全没有给他们发挥的空间,完全没有办法让皇上看到他们的本事!

众大臣完全不能理解风遥的举动。风遥交兵符交的这么干脆,就不怕他们大秦坑他吗?

好在他们皇上仁厚,拿到宝剑与兵符后,皇上并没有用过就丢,而是十分亲切的问道:“你想要什么?”

听到这话,众大臣一个个打起精神,他们知道重头戏来了。

风遥付出这么多,就只是为求一个平安吗?

如果他真是为求平安,就不会这么爽快的把兵马交出去,手上无兵马,过个几年皇上分分钟弄死他,还能让人找不到证据。

不懂呀,不懂呀,他们真的看不懂风遥有什么目的?

不过,聪明人却嗅出秦寂言和风遥之间的不对劲。

这两人太干脆了,一个交的干脆,一个拿干脆,好像完全不怀疑对方,对对方十分信任。

一个是皇帝,一个是手握重权的大将军,真会毫不防备的相信对方?

鬼信!

这两人私底下,肯定早有交易,现在摆在明面上,不过是说给他们听的罢了。

有不少大臣自认自己真相,一个个竖起耳朵,想听风遥会当众提的条件是什么?

秦寂言和风遥两人一唱一和,十分默契,至于大臣的怀疑?

两人压根不放在心上,秦寂言开口寻问,风遥就立刻接话,“圣上,臣不求高官厚禄,富贵荣华,只求一件事。”风遥十分识实务的,以臣自称,以表明自己的臣服。

  如果觉得权妃之帝医风华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阿彩小说全集替身王妃权妃之帝医风华凤凰错:替嫁弃妃帝凰之神医弃妃,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