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酥油饼作品陈事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陈致摆手:“你们且说你们的,不必管我。”

王为喜坐在正中央偏左的位置,正好是容韵的下首,见状想起当初崔嫣在时,陈致也是这样,常以旁听的身份出席,毫无作用,却占据着比自己更高更重要的位置,心中顿时生出一股怪异的排斥感。

陈致走到王为喜对面的座位,盯着原先占位的人看。

那人熬不住他“热情”的眼神,只好退位让贤。

陈致得了座位,还朝容韵与王为喜的方向拖了一段,硬生生地挤入他们的谈话中。

王为喜忽然说:“王爷一大早去了哪里?有什么事不能让下人去办,非得亲自跑一趟。”

陈致说:“我本想找师父要颗救命的丹药,但是跑到半路,就感到心神不宁,怕这里出了事,又匆匆忙忙地赶了回来。一回府,就听说你们收了八百里加急进宫了。”

容韵这才开口:“西南王纠集了五十万人马攻打南阳与信阳。消息传来,已经是三天前的事了。”

三天能发生多少事?

陈致守过城,再清楚不过。

王为喜说:“为今之计,只有召集人马,守住洛阳和许昌。”

陈致下意识地说:“南阳和信阳还未传来破城的消息,何不先派援兵?”

王为喜说:“从召集人马到发兵支援,起码要五天!西南王派出的是五十万大军,而信阳、南阳两座城加起来的守军不过三万!如何抵挡得住?若是信阳与南阳落入了西南王手中,那我就不是派兵援救,而是送羊入虎口!”

陈致几乎要冲动地说,只要有一线生机,就该尽力。没有守过城的人,绝不会知道日日夜夜期待援军的渴望与绝望。

可是他忍住了。

因为站在王为喜的角度,他知道他说得没错。

当年陈致治下的凉州守得住不等于今日信阳、南阳守得住,就好像,当年也没人信他守得住那样。

“我可以去看看。”陈致说,“如果我今夜没有回来,就说明南阳城还能救,如果我明天中午之前没有回来,就说明信阳城也有的救。请务必发兵援救!”

王为喜皱眉。他觉得陈致的做法简直异想天开!就算信阳、南阳城没有破,但是在五十万大军的疯狂进攻下,城墙与将士必然都伤痕累累,根本不足以成为与西南王正面开战的战场。

他深吸了口气,正要说话,就听容韵说:“我觉得王大人说得对。”

陈致不言不语地看着他。

容韵低垂着眼,淡然地说:“与西南王一战,关乎天下大局的走势。我们不能冒险。此次出兵,我们必然精锐尽出,只许胜,不许败。”

理智与情感像一根绳的两端,分别拉扯,那绳索就靠在自己的心脏上,将心磨得鲜血淋漓。

明知道是意气用事,可是脑海里总有一根弦,孤独地弹奏了凉州城的悲曲。

他起身走到门口站了站,又在众人好奇的眼神中,去了养心殿的仙草院。

院中花草无人打理,早已败落,只剩下一盆盆烂了根枝的黄土和一丛丛旺盛的杂草。

陈致对着空盆子站了会儿,终于心平气和。

首先,他是一个神仙,供职于黄天衙,所以,目前最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帮助容韵一统天下。这是大方针。而细节处,黄天衙没有规定,他掏出黄圭,上面的确没有细枝末节的指示,所以,他就默认为便宜行事。那么,就随心所欲一把吧。

他的确没有资格将燕朝的将士拖入个人的臆想与情绪中。

但是,他可以为自己做主。

当年,他不过一介凡人,不一样以一己之力,换出了一城百姓的命吗?如今他是神仙,拥有不死之躯,难道还比不上当年不成?

想到这里,他心中已经有了计划,正捉摸着怎么说,容韵就进来了。外面风冷,他小脸冻得煞白,看到陈致时才露出些许暖色。

“师父,你不要生我的气。”他小心翼翼地凑过去。

陈致看了他一眼,招招手:“过来。”

容韵如释重负,大步走到他身边,伸手抱住他的腰,被推开后,才改而抱胳膊:“师父如果觉得我说的不对,我就改。我都听师父的。”

陈致说:“那你的想法呢?”

容韵说:“我的想法…我还是觉得守洛阳与许昌更好。”

陈致点点头道:“你说得对。”

“师父?”容韵疑惑地看着他。他与陈致相处了这么多年,对他极为关注,从表情到神态,甚至走路的速度,都能看出心情如何。刚才看他从议政殿离开,就知道是真的生气了,所以才放下一切追了出来,没想到转眼陈致就改了主意?

他阴沉地扫了眼院子,暗暗猜测,是否这个地方有什么来历,令师父触景生情,才能改变态度。

陈致说:“将来要做皇帝的人是你,这种事自当你自己拿主意。就算我是师父,也只是给建议的人罢。”

容韵说:“不!在我心中,师父永远是最重要的人,比天下都重要!”

陈致突然想,如果燕北骄当年也能这么想的话,是否…啧!他在想什么乱七八糟的!他收敛心神,说:“对付西南王的事就交给你了。”

“师父又要去哪里?”对陈致的离开太过敏感,收敛的气势一下子释放出来,竟有几分咄咄逼人的意味。

陈致假装没看到,说:“自然是回师门一趟,寻找救梅若雪的办法。”

容韵心中吃了一大缸的醋。但是昨晚的教训让他知道,师父想走就走,自己根本留不住,与其闹得两人不愉快,还不如将这口气先吞了,以后再说。便乖乖地问:“那师父什么时候回来?”

陈致说:“快则三五日,慢则十来天吧。”

“这差得可多了。”

容韵讨价还价,两人扯皮了半天才定了个七八日。

王为喜差人来找容韵议事。

见之前的座位,陈致就知道王为喜这次是真的打算将容韵拱上燕帝的宝座,倒也放心,便催促他快走。

等容韵走后,陈致重新上路,只是这次的目的地不再是神魔战场,而是信阳城。

第66章 混战之诡(六)

在陈致脑海中, 此时的信阳城必然战火纷飞, 人人自危, 但是到了地方,才发现想差了。此时的信阳城,街繁市茂, 人安狗闲,三三两两,懒懒散散, 哪见兵临城下的紧张?倒是自己, 急匆匆的来,像个千里躲债的, 引来不少人好奇的目光。

陈致略整了整衣服,钻进边上的茶楼, 选了桌靠书生的位置,点壶毛尖, 侧耳听他们闲谈。果然在说西南王攻打信阳之事。

一人说,西南王来势汹汹,必是不战则已, 战无不胜。立时有人反驳, 常言道:息县的牌坊,罗山的婆娘,信阳的城墙。信阳城墙固若金汤,保叫他西南称王,信阳投降。

五个书生, 两个站赢,两个站输,一个当和事佬,竟将战事清议,丝毫不见紧迫。

陈致按捺不住,拎着茶壶挤到他们中间:“诸位说得有理,我有一事不明,还请见教。”

书生齐声道不敢。

陈致说:“诸位预见战事将起,为何还处之泰然?”

书生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道:“你从哪里钻出来的?”

陈致愣了愣,知道自己必然错过了什么,推托前几日吃酒,大醉一场,昨日方醒,今日出门,便听到这样的大事,难免心慌意乱。

书生说:“那你醉得好生厉害!”原来,信阳之前被查出官府集体贪污渎职案,如今城中最高长官是一年前派来的通判。他早年追随黑甲兵南征北战,经验丰富,早在西南王大军压境之前,就预见此战艰难,早早地通知百姓,遣送出城。如今留下来的,都自愿与城共存亡。

书生道:“你立即去通判府,还来得及走!”

其他人纷纷劝说。

陈致说:“你们为何不走?”

书生们齐齐哈哈大笑:“你知道我们信阳以前叫什么?叫义阳!”

陈致从茶馆出来,问路去了通判府。

通判府大门敞开,竟能任意出入,走到里面才有人问询。陈致说自己要出城,那人二话不说带他到登记处,约定两个时辰后去北城门等候。

陈致好奇地说:“离开的人多吗?”

那人拍拍他的肩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小伙子不必有负担!只管走着,来日信阳还要靠你们重建。”

陈致见一人穿着红色官袍急急忙忙地往外走,立马追上去:“请问是通判大人吗?”

通判转头,刚想点头,整个人便僵住了:“陈留王?”

陈致没想到自己一个照面就被认出身份:“呃。你是?”

“下官陈流,跟随王为喜大人时,曾远远地见过您一面。”

陈致觉得自己的封号好像抢了人家的名字。

陈流说:“王爷为何在此?莫非,是京城的援军到了?”

眼睛迸发的光芒太熟悉了,犹如春化冰雪时的勃勃生机,每一道光都镌刻着对人世的眷恋。谁人不怕死,谁人不贪生?只是有的时候,所坚持的东西胜过恐惧,才显得无畏。

陈致喉咙哽了一下,才说:“嗯,先派我过来打探一下。”

陈流在官场混迹多年,哪里还不了解?只是一瞬,就收起期待,换上公事公办的笑容:“哦哦,自然自然,王爷这边请。”

西南王的大军驻扎了两天,却一直没有进攻,只是时不时地派人城墙四周巡逻,偶尔见到从信阳出逃的人,也视若无睹地放过去了。故而城内才一直保持着风平浪静。

听说消息后的陈致却十分不平静。

越平静的天空,酝酿的暴雨就越疯狂。

从通判府出来,他贴上隐身符,在遣送百姓的集合点等待,将近一个时辰之后,就有一小支士兵过来清点人数。因陈致不在其中,他们便等了会儿,一盏茶才走。

出北门不久,果然看到西南王麾下的骑兵在周围游弋。信阳士兵立刻将百姓护在中间,戒备地盯着对方。

骑兵不知说了什么,一阵哄笑。

信阳军民顿时紧张起来,刀在鞘中发出极轻的摩擦。

双方距离渐近…又渐远。

骑兵们回头看了他们一眼,又夹着马腹去了别处。

直到他们看不见了,士兵才松了口气,催促百姓快走。陈致跟着他们走出两里地,确认不会有危险,才折返回来。

回到原地,骑兵已经不在了。

陈致绕着城墙转了一圈,才在一排树下找到他们。他们正堆起木条烤火,半天也没有说一句话,与遇到百姓时嬉皮笑脸的样子截然不同,到了傍晚,他们才翻身上马,回了营地。

营地驻扎在信阳南门外,分成五大营,似独立,实互补。

仗着隐身的优势,陈致进出营地旁若无人。只是转到半夜,也没见到西南王,营地最大的帐篷住的都是几个普通武将,不是在看书,就是在睡觉,丝毫没有大战将至的紧迫感。而且营地很多的帐篷都是空的,哪里i有传说中五十万大军的迹象。满打满算,顶多十万。

陈致依稀觉得不对。若西南王要进攻的不是信阳,那么,他们驻扎在此地,极可能是掩人耳目。或许是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声东击西?

他连夜赶至南阳城。

虽然南阳城中气氛十分紧张,但是,西南王的大军一样驻扎在门口,按兵不动,就像是看守羊圈的牧羊犬,温顺而无害。

如果西南王的目标不是南阳也不是信阳,那么是哪里?

突然想起谭倏说过,西南王兵分三路。

还有一路…

那一路才是真的!

陈致迅速在脑海中打开地图。信阳与南阳是河南门户,打不开这里,就不可能攻入燕朝。江西与福建已经是西南王的囊中物,所以他下一个目标很可能是——

江南。

是了,容韵是崔嫣后人的消息传到西南王耳里,他必定会在江南与燕朝彻底合并之前,想方设法地瓦解联盟。他当下采用的伎俩就是各个击破。

希望他明白得不算太晚!

陈致不敢多想,急忙掉头往江南飞奔而去。

与江西接壤的江南门户是鱼州。容韵过生日的时候,鱼州知府曾派人送了一对白玉鱼佩,被杭州知府取笑说鱼气十足。

陈致不断回想着鱼州有关的点点滴滴,声东击西的念头一起,心中的恐慌就如被开了闸门一般,争先恐后地冒出来。人还在半途,那预感就仿佛要将事情做实。

靠近鱼州,天空赤红。东方彤光,如日中天,又如血淋漓。空气中依稀弥漫着淡淡的腥味,闻之欲呕。

鱼州城墙在望,似有嚎哭声传来,细听又是夜风。

陈致到城墙外停下。

城门微敞,正好能容一人侧身而入。

入城门后,街上行人林立,犹如木桩。

陈致心猛地一沉,几乎要站不稳脚。那站立的行人,有叫卖的小贩,有抱孩子的妇人,有大腹便便的富翁,有骨瘦如柴的乞丐…唯一相同的是,个个面如金纸,神情僵硬,好似忽然被人用定身术定住。

近距离看天上的红光,便能看到有一团光悬浮在城中央的半空。

光中依稀盘坐着一个人。

陈致正要靠近,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许多西南王麾下的士兵手持钢刀,沿街巡逻。他们面无表情地穿插在僵硬的百姓中间,对一切诡异的现象视而不见。

陈致大着胆子现身,站在他们面前。

那些士兵目光不变,手中的钢刀却训练有素地朝他砍来。

他急忙闪开,重新贴上隐身符。

那群士兵的刀失去了目标,停了停,又收归鞘中,继续往前去了。

  如果觉得陈事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酥油饼小说全集出鞘陈事沉戟败絮藏金玉济世误入正途识汝不识丁,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