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闻檀/沉香灰烬作品良陈美锦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陈三爷的目光落在书上,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顾锦朝称陈玄新,就从来不会叫他十一少爷。可能是真的心虚,可能是觉得陈玄青已经成年了。她需要避嫌。那么究竟是哪一种呢?

心里的怀疑一旦种下,就没有那么容易消失。

但他一贯不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因为好奇心的背后,可能不是什么好结果。

陈三爷合上书,把手放在她的肚子上:“好像长大了一点。”锦朝太瘦了,三个月才开始显怀。

顾锦朝说:“孙妈妈说这也是正常的。妾身平日也吃很多了,就是胖不起来。”

“孩子小也好,好生一些。”陈三爷说。

锦朝觉得他看自己肚子的目光也格外柔和。笑着说:“我喜欢孩子胖乎乎的,养个小胖子吧!”

陈三爷亲了亲她的额头。低低地说:“嗯,都好。”

江严过来了。

陈彦允到书房去见他。

“三爷,您吩咐的事已经摸清楚了,范晖的背景很干净,并没有和任何人私交过密的现象。也不是张大人暗中布置在工部的人。不过季秋平倒有异常…半年前他有个侄子被征进入军营,现在在努尔干都司的卫所任千户,听说和兵部的人来往过密。铁骑营也参驻扎过努尔干都司,给此人行了不少方便。”

也就是说,并非范晖有背景,而是季秋平和长兴候家扯上关系了。

江严接着说:“张大人最忌惮的就是长兴候死灰复燃,季秋平可能是因为他侄子的原因,才没被选入内阁。属下看范晖就算进入内阁,也不可能兴风作浪。”

“再修养半个月,我也该去内阁了。就算是要示弱,也该是时候了…”陈三爷说,“不过干净的人未必就干净,你从范晖入手应该不会有进展了,查季秋平和他这个侄子的关系吧。”

要是季秋平真的和长兴候家有关系,会大刺刺地把这种关系摆出来吗?

江严细想后觉得也是,准备退下。

“…你在查姚家的时候,再打探一下夫人原来的事吧。”

江严以为自己听错了,陈三爷昨天吩咐过,让他查姚家内究竟是谁在作梗,想害的究竟是姚三太太还是夫人。但是陈三爷为什么要让自己查夫人?

江严抬头看,发现陈三爷站在窗前,看着天色沉默不语。

“属下知道了。”江严才说,他走出书房,看到外面的天色十分阴沉,

应该快要下雨了吧。

顾怜和周氏回到大兴,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

路上连水都没有喝,口干舌燥的。在马车上东摇西晃也没有睡好,两个人都显得格外疲惫。

回到顾家都来不及去和冯氏说话,两人先吃了碗面填肚子。冯氏听说她们回来了,很是惊讶,竟然回来得这么早,难道事情就办妥了吗?

她让茯苓给她换了件外衣,亲自去西跨院问两人话。

周氏连连叹气,把这几天的事给冯氏说了一遍。

“我猜测应该是有人想害怜姐儿,不过弄巧成拙害到顾锦朝身上了。顾锦朝又是有身子的人,娘,您是不知道,顾锦朝孩子差点不保的时候,那陈家人恨不得把我和怜姐儿活剥了…陈三爷没把我们扫地出门算是客气的,再想求他办事,恐怕他会直接把德元往死里弄了。所以我才不敢多说,先回来了。”

冯氏目瞪口呆:“这事就这么算了,老二的官位怎么办?”

周氏叹气:“娘,顾锦朝现在是陈三夫人,不是原来那个顾锦朝啊。有陈家护着她,咱们谁去都没用。”经历了这么多天的事,周氏有点累了,她现在觉得顾德元只当个小官也好。

人在做天在看,她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冯氏坐在杌子上顺气,好一会儿才缓过来。也是,出了这样的事,就是她亲自上门去要求顾锦朝,她也不会答应了。何况她怎么丢得起这个脸!

冯氏长叹一声说:“你们一个二个,都指望不上!以后我这老婆子死了,都没脸见地下的先人啊!”明明两个孙女就嫁得好,偏偏没一个能帮顾家。

都是不争气啊!

周氏扶着冯氏坐在炕上,劝她:“娘,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咱们还是别想这么多了。”

冯氏又坐直了身子,不想在一贯拿捏的儿媳妇面前露出颓相。冷冷地说:“没上进心的东西,你倒是说得轻巧!难怪教出来的儿子都中不了举。”

周氏不敢还嘴。

冯氏又问她:“怜姐儿从京城带回来的点心,究竟是谁动了手脚,她知道吗?”

顾怜回来之后整个人精神就不太好,周氏心疼她,让她先去睡了。

“她说是顾澜,不过这是没有证据的事。她随口说的。我左思右想觉得也有可能,东西是姚夫人赏给她的,总不会是姚夫人想让她不能生孩子吧!”周氏低声说。

冯氏道:“…就算不是她做的,她也脱不了干系!让她活到现在,实在是我们的错,干脆下狠手弄死她算了,免得以后还要碍手碍脚的。”

周氏没有说话,冯氏说弄死倒是轻巧。这么大个活人,现在又在姚家,难道想弄死就能弄死吗?

冯氏慢慢说:“你平时对付那几个姨娘不是挺有手段的,怎么现在憋不出话了?”

周氏面露难色:“…您有什么办法吗?”

“没有证据,你们就不会找证据吗?”冯氏冷冷说,“随便找个丫头,就说是亲眼看到顾澜动的手脚,说是她想毒害主母。再让两个婆子勒死就算完了。”

周氏低声说:“您不知道…现在怜姐儿正和姚文秀闹别扭,要是在弄死他的姨娘,恐怕…”

冯氏听到这里,叹息说:“我早知道她是留不住人的,她那个性子…倒不如在怜姐儿身边的选个丫头,即听话性格又温顺的开了脸。自己的丫头,只要别抬姨娘,不也是留在怜姐儿房里吗。”

周氏听后沉默许久。

第二百七十六章:亲事

锦朝修养了两天就不再懒在床上了。

这两天没怎么动弹,锦朝觉得骨头都软了。她一晨起来就围着木樨堂外面的石径走了好几圈,出了一身热汗,沐浴之后才觉得人清爽多了。换了件绛红色刻丝缠枝纹褙子,梳了堕马髻,锦朝才去了檀山院。

绿萝正帮着陈老夫人剪指甲,指甲剪得平平整整,修得光滑圆润。

陈老夫人让婆子搬了杌子给她,笑着说:“我早上喝的是红枣薏仁粥,小厨房做得很好吃,要不是你怀孕也能吃一碗。”孕妇不能吃薏仁。

锦朝笑着递香膏过去,“绿萝姑娘服侍您真好,难得她这么细心。”

陈老夫人均匀地抹了香膏,叹息地说:“她服侍我也有八年了,眼看着就到了要放出府的时候。我听说你身边的青蒲要嫁人了?她可是你贴身的大丫头,夫家如何?”

锦朝回答道:“夫家也是我陪房的人。老实本分,人也妥帖。”

胡进前天来见过她了。

估计是因为要来见她,所以他还特意捯饬了一下。穿了件不太合适的檀色团花纹圆领长袍,皂色长靴,因为前两天下雨沾了泥浆。长得手大脚大的,看得出很有力气。

虽然没有林远山俊朗,但是长了张方正脸,五官端正,一对浓眉。

锦朝让青蒲躲在帷幕后面偷偷看。

她问他话:“听说你虚岁也有十九了,怎么到现在没娶亲?”

胡进笑得不好意思:“原来家里穷,也没人愿意嫁我。就是前年爹当了庄头,提亲的人才突然多了。不过我娘觉得都是一些贪财的人,就都回绝了。”

锦朝又问他:“你原来见过青蒲吗?”

胡进回答道:“见过一次。我和爹一起来拜见您的时候。青蒲姑娘给我们上的茶…不过她肯定不记得了。我记得青蒲姑娘那天穿了件绿色的衣裳。”

锦朝不由和孙妈妈相视一笑,她最后问:“青蒲虽然是我的大丫鬟,但她不爱存银子,我平日赏她东西她也不要。嫁给你可没有什么嫁妆的,所以你要是觉得还想在考虑一下,就回去想想吧。”

她怕胡家人让胡进娶青蒲是为了钱财,青蒲作为她的贴身丫头。陪嫁肯定是非常丰厚的。

胡进露出沉思之色。说:“原来是我和我娘觉得青蒲姑娘好,又是伺候过您的。但是我爹还在犹豫…娶亲是大事,您要是再让我考虑的话。我就再回去问问我爹。”

锦朝听后有些失望,却也没露出什么异样,让胡进先回去了。

她下来就安慰青蒲,青蒲就笑笑:“没关系。要是奴婢嫁不出去,就伺候夫人一辈子。等奴婢老的时候。您赏奴婢一间屋子,奴婢就一个人过了。”

顾锦朝当然不可能让她孤独终老,筹谋着再找个合适的人选。

不料第二天胡永昌就由媒人带着过来了,正式给青蒲提亲。

大家都高兴极了。不过府里十月初五就要办喜事。避免冲撞,商量之后锦朝把青蒲的婚期定在了十一月。胡永昌带着媒人回去准备了。

陈老夫人听后点点头,让绿萝开了箱笼。她找了一对和田玉的簪子送给青蒲。

这一对和田玉簪子是同等金簪价值的十倍。

青蒲忙跪下道谢。

陈老夫人笑着摆摆手:“你这丫头少言寡语的,我平时就喜欢你。这先给你做添箱。以后到夫家就戴戴,人家也不会亏待你。”

青蒲红着脸应诺,接过大红掐丝的长漆盒退到一边。

锦朝笑着说:“倒是让您破费了。”心想陈老夫人这礼送得好,一对和田玉簪子的价钱高,她要是想贴补青蒲的嫁妆就不会束手束脚了。

“身外之物而已,反正我平时也用不着这些了。”陈老夫人说。又拿出一本佛经,翻开后拿出一本绸布包面的红折子给顾锦朝看,“这是我和你二嫂先拟定的宾客名单,你拿回去和老三商量,看看有没有要添减的。看好了就送去回事处,明儿就把请帖发出去。”

锦朝打开看了一眼,她前世主中馈,陈家的交际情况她清楚。一眼望去很多名字都熟悉…把折子递给了旁边的孙妈妈收好。“正好七少爷的婚事我还想和您商量几句。我现在虽然怀孕,却也不好什么都让二嫂帮着我做,不如摆宴席招待女眷的事还是我来做,免得累着二嫂了。”

这些都是喜宴里最辛苦的工作,特别是准备筵席,寅正就要起来监督厨房做蒸菜、炖菜了。

陈老夫人是看锦朝本来就年轻没经验,又刚好有孕,就不想她太操劳了。不然陈玄青的亲事应该是她操持的,让秦氏帮忙,就怕锦朝以后会在众管事婆子里没有威信。

虽然陈老夫人并不偏心嫡庶,但是陈家以后的主母肯定还是三房的人。

“难得你这么懂事…”陈老夫人柔声叹气,“你管三房也是井井有条的,我心里很满意。我还想着再等几年,你肚子里的孩子出世满周岁了。我就想让你接管家里的事,到时候你二嫂就不用这么忙了。”

陈老夫人果然还是属意三房主中馈的。

锦朝心想她前世荒唐成那个样子,陈老夫人都愿意扶持她,何况是现在了。

顾锦朝倒不是追求主母的地位,而是她作为陈三爷的妻子,这是她不能逃避的责任。

两人正商量着事情,二房过来请安了。

屋子里顿时充满孩子的欢笑声,献哥儿和筝哥儿争着要让陈老夫人抱,献哥儿还要念弟子规给她听。念得磕磕巴巴,童稚有趣。

陈老夫人听完很惊喜,点点献哥儿的额头说:“你才这么点大,就会背弟子规了!”

大长孙媳庄氏就很谦逊:“是妾身教他背的,还背得不好呢,他就知道显摆!”

“再过两个月,玄风就要从高淳县回来了吧。到时候听到他会被弟子规了,肯定也高兴。”陈老夫人摸了摸献哥儿的头,献哥儿却坐不住了,要下去找小姑姑玩。

陈玄风中举之后就没有再考了,在应天府高淳县做了个知县。再过几天国子监下学了,陈玄然、陈玄让还有六房的陈玄玉就要回来了。等要过年的时候,陈玄风和陈二爷才会赶回北直隶。到时候陈家才真正热闹起来。

陈老夫人老了,就盼望看到儿孙满堂的场景,对过年也很期待。

顾锦朝趁这个时候和秦氏说陈玄青的亲事,秦氏脸色一僵。

倒不是她有多想帮陈玄青办婚事,而是她习惯府里大小事都是她管了,也习惯主母的身份和别人对她的尊重了。听到顾锦朝胎位不稳,她心里还有一丝高兴,巴不得顾锦朝是那种娇滴滴磕不得碰不得的小姐,她手头的一切就不用让给别人了。秦氏微微一笑:“你怀着身孕,让你操持也是辛苦。不如我协助你吧,免得你没经验,不知道该忙什么。”

顾锦朝听后也没有拒绝,说:“那就麻烦二嫂了。”

秦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再清楚不过了。

府里开始张灯结彩,刚好这几天都是秋高气爽的,一切都合适。婚事热热闹闹地开始了。

陈三爷和陈老夫人商量,定了两千两银子的彩礼钱,聘礼是锦朝和秦氏商量着选出来的。锦朝字写得好,却不大气,央着陈三爷亲自眷了一遍彩礼单子,她自己拿着看了看,笑道:“这彩礼单子也值一百两,咱们的彩礼钱可有两千一百两呢。”

陈三爷收了毛笔,笑她:“掉钱眼里面了。”

锦朝拉着他的胳膊问:“等七少爷的亲事过了,您就要每日早出晚归了。不如您这段时间教妾身练字吧,妾身一直想学隶书,就是找不到人教。”她一向喜欢隶书的厚重。

陈三爷说:“我的隶书也一般。”他学的主要是馆阁体,只有翰林院那些大儒的隶书书法才最好。看到锦朝望着自己,才缓缓说,“当然教你还是够的。”

铺了澄心堂纸,陈三爷蘸墨给她写了一篇《后赤壁赋》。“隶书字帖不好找,我给你写一篇,你先描红。描二十篇我再教你怎么运笔。”

锦朝拿过他写的字帖看,心想这也叫一般。

又拿起他刚才用过的毛笔,覆了一层纸开始描摹。

陈三爷在一旁喝茶,静静地看着顾锦朝。她写得很认真,白皙的手腕上戴着一串红玛瑙手串,垂下来一个吉祥结,显得她的手腕格外纤细优美。她认真的时候显得格外温和。

顾锦朝回过头,她突然觉得陈三爷的表情格外平静,这和他一贯的平静不一样,他几乎是不动声色地注视她。锦朝以为自己看错了,因为陈三爷很快就问:“你写好了?”

顾锦朝把自己写好的一页递给他:“您看看怎么样。”

陈三爷只扫视了一眼,笑着摇头说:“我要是你先生,就该罚你再写二十篇了。幸好我是你夫君,所以…写得还不错,你继续努力总能写好的。”

顾锦朝并没有被他打击,她说:“妾身天分不好,小时候没少被先生打手板,现在一看到戒尺就怕。反正人总是勤能补拙的。”她又不用去考举人,就慢慢学呗。

心里那点淡淡不适感却没有消失,她觉得陈三爷心里肯定在想什么事。

第二百七十七章:筵席

很快就到了十月初五。

锦朝吩咐采芙寅正就叫她起床,采芙就不敢睡得太死。抱了一床被子在槅扇外打盹,一段时间就睁眼看一次更漏,到了时间就赶紧进来叫她。

槅扇外面天色漆黑,但是小厨房已经开始烧热水了。不时有婆子细声的说话。

锦朝连眼睛都睁不开,正准备起身,却被陈三爷抱了满怀。

他人很警觉,也没太睡醒,头靠着锦朝的颈侧低声问她:“这么早,你做什么去?”

锦朝想把他的胳膊拿开:“妾身要去厨房看着,现在该起身了。您再多睡一会儿…”陈三爷不必起得太早。等到辰正才起也不迟,到时候外院里宾客陆续过来,很多位高权重的要陈三爷亲自招待。

陈三爷皱了皱眉,问采芙:“什么时辰了?”

采芙回到:“寅正了。”

锦朝推了推他的胳膊:“您让我起来,不然二嫂该到了。”

  如果觉得良陈美锦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闻檀/沉香灰烬小说全集悠然仙途良陈美锦总裁崩了对谁都不好首辅养成手册嫡长孙丹阳县主丹阳县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