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决绝作品独宠傻后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秦昱的庄子位于京城城外,离京城并不远,但马车也走了差不多一个时辰。

车夫将马车的速度放慢,便对着马车里的人道:“几位先生,万书楼到了。”

说是万书楼,其实是连整个庄子都说进去了的,而这个庄子…

吴天阳等人下了马车,看着面前的庄子,都不免有些失望。

他们之前对这个庄子,是充满期待的,总觉得它应该雕梁画栋非常美丽,可实际上…

这个庄子的中间,有一栋很高很大的大楼,那楼瞧着竟是用制造城墙的法子建造的,看起来结实极了,偏没有丝毫书香气。

而这栋大楼东西两边,各延伸出来两排朝南的房子,这房子一间紧挨着一间,地方很小,看着…似乎那墙还是用泥土打出来的?

这…端王建起来的万书楼,就这么个样子?

众人都有些失望,也就吴天阳只惦记万书楼里的各种书籍,并不在意它的外表。

“虽然有点丑,但里头可装着很多书。”吴天阳道,

和吴天阳站在一道的学子们也立刻想到了这一点,当即飞快地往前走去。

众人到了那高楼附近,便被人拦住了,简单查看过每个人的情况,才让他们进了中间那高楼。

众人兴致勃勃地往里走去,而刚进去,就都不敢置信地睁大了眼睛。

他们在外面被冻得手脚冰冷,可屋里…这儿竟是暖和的不行,滚滚而来的热浪甚至让他们想要解开衣服享受一番。

众人先被热浪惊了惊,然后才有空打量屋里的情况。

这屋子很大,用很多横梁撑着,周围放了些桌椅,而在屋子的中间,是一个个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色书籍。

除此之外,这里的墙壁还显的有点怪异…

这万书楼外面看着粗糙,里面的墙上,竟是铺贴了一层石头,与此同时,墙边还有一个个的小口子,而那些热量,便是从这些口子里面传出来的。

“诸位好。”一个半大孩子迎了上来:“你们是来看书的吗?那边有空位,你们可以拿了书去那边看。”

“小哥,你是?”有人好奇地看向这孩子。

“我是在这边伺候诸位先生的。”那半大孩子道,他是秦昱收留的孩子之一,而这次,秦昱从他们中间找了一些年纪较大的孩子来这边伺候。

“小哥,那你对这里一定很了解,这些口子,你可知道是做什么用的?”那人又问。

“这些口子,里面都点了火呢!”那孩子道:“这墙分成里外两层,中间是空的,王爷让人在中间烧了点柴火。”那孩子道,又说还:“这屋子中间,也建了一个大炉子,上面烧着水,那儿也热得很,你们要喝水,还能自己去拿。”

这屋子里这么暖和也就罢了,竟然还供给热水?

吴天阳觉得这样的布置当心贴心极了,他们这些学子以往最怕的就是冬天天太冷没法好好看书,可在这儿,却是一点都不用担心。

他多看了几眼,发现放着桌椅的地方都开了大大的窗户,糊了薄薄的桃花纸,虽说并不是特别亮堂,却也能让人看得清字之后,就更佩服端王了。

端王并没有附庸风雅弄出亭台楼阁来存放书籍,而是建造了这么一个有些丑陋的房子,但不得不说,这房子当真非常实用。

这房子不仅很大,还不只一层,上面还有两层,而那两层的布置,跟下面这一层区别不大,就是跟下面相比,到底没有这么暖和。

吴天阳等人参观了一番,便拿了书去窗边看了起来。

吴天阳拿着一本以前从未听说过的书,看的如痴如醉,正恨不得自己能一目十行将书上的内容全都看完印刻进自己的脑子,他的肩膀突然被人拍了拍。

抬起头,吴天阳才发现不知何时,这儿的学子已经越来越多了,他的周围更是坐满了人,这些学子有些家境极好,一身衣服约莫要花个上百两,有些学子却穿着粗布衣服,看着很是贫困。

“快看那边。”拍了吴天阳的人道。

吴天阳看过去,就发现有人带着一桶墨汁而来,然后开始在石墙上已经被雕刻出来的凹槽填入墨汁。

也就是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那墙上原来是刻了字了。

这些字,一开始写的是万书楼的规矩,比如在这里不能大声喧哗,又比如这里的书不能带出去看,但可以在这里抄录之类。

这些规矩并不过分,那些学子都很同意,而等这些规矩写完,接下来的那些字…

后面的那些字,竟是写了此楼为端王所建造,端王还为它提供了什么什么东西,并表示这都是捐赠给万书楼的,也会免费给在万书楼居住的贫寒学子使用。

墙上刻这些虽然有点奇怪,但也能接受——端王为自己扬名,这本就是早就应该做的事情。

只是,让众人没想到的是,这段话下面,竟然还有别的字!

那些字并不大,但众人也能清晰地看到,而这字的意思…

下面那字的大致意思,便是建造万书楼耗费巨大,要维持万书楼的运行更是需要很多东西,非一人所能承担,因而若是有人愿意捐赠万书楼东西,出于感激,端王会将有人将他们的名字刻在墙上,而他们可以刻下自己捐赠了多少物品,也可以刻别的。

同时,万书楼的捐赠,只要东西不要银两,并且那些东西一旦捐赠过来,便会被登记入库。因着是捐赠的,那些东西的使用情况所有人都能去看不说,这些东西,还都会免费供给学子们使用。

“如今天气严寒,万书楼最缺的,便是木炭柴火,若有人愿意捐赠一些,大家必当感激不尽。”那将字涂满了的人道:“这些东西,都是给这边的学子免费使用的,比如有人捐赠了牛羊,万书楼给学子提供饭食之时,那牛羊肉就是免费的。”

这样的一段话,那些家境不好的学子看到之后都满脸感动,而那些家境好的,他们已经在想着要不要为万书楼捐些东西了。

其中一个身材颇为壮硕的学子更是直接道:“我家有几个木炭铺子,明日我便让人送些木炭过来。”

“我家中有好些孤本。”

“我家中有个牧场,我能送些牛羊来,给大家加餐。”

“我家中粮食颇多。”

“我家也是粮食多…”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敲定了捐赠的东西和数额,被人记录下来。

捐赠这事,秦昱是不打算借此谋利的,因此眼看着已经够用,他便让负责此事的人不要再接受捐赠。

秦昱并不接受别人捐赠钱财,但建造这万书楼的钱,他其实是能赚回来的。

秦昱这里已经建起了很多小屋,那些小屋都很小,这是打算免费给那些家中贫困的学子居住的,而除此之外,他还在附近建造了一些很是豪华的房舍,那些房子,他是用来出租的,租金还不低。

同时,他还卖地,卖附近的一些地,若有人想要住在万书楼附近,又不想住他盖好的房子,便能买了地自己盖房。

这万书楼,绝对是个读书的好地方,秦昱相信,便是京中某些有权有钱的举人,怕也会想要住在这万书楼附近,好每天读书,跟人交流学问。

而这些不差钱的学子,无疑能给秦昱带来大笔的收入。

第72章 刻姓名(二)

何叶同是从西北过来的一个学子。

江南文风鼎盛, 文人数量众多, 还全都学识渊博,西北却是个读书人非常少的地方, 那里的读书人的学问, 还跟江南的学子不能比。

西北的举人,学识甚至还比不上江南的某些秀才。

何叶同就是这么一个…轮学问还比不上江南某些秀才的举人。

他在西北, 学识已经算很不错的了,所以才能考上举人,但那儿极为穷困, 即便很久以前曾有世家在那儿发家,现在却已经全部搬走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何叶同压根就没办法找到好的老师, 没办法学到太多东西。

当然,便是他能找到老师…鉴于他家中贫困,也是拿不出束脩来的。

何叶同的父亲活着的时候是西北军的一个千户,因着立了许多战功,使得家里分到了许多田地, 日子过得极为不错,何叶同更是自小就能上学堂,他自幼聪颖,还学得极为不错。

只可惜在他十一岁时,他的父亲死在了戎人的铁骑之下。

家里没了父亲的俸禄,日子一下子就难过起来, 还有人看上他家的田地,因而一再逼迫他们孤儿寡母,让他们过得愈发艰辛,甚至双方结下仇怨。

何叶同想要与那些人对抗,便只能读书,可是等何叶同终于考上了举人,能庇佑家里的时候,他家已经家徒四壁了。

他最后进了军营,帮着处理军中文书,才好歹赚钱养活了母亲,又攒够了上京赶考所需的银两。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他上京赶考的路上,竟是不慎被人偷走了身上的财物…

最后,何叶同是靠着同行学子的接济,才终于来到了京城的。

他本打算来了京城之后适应适应这边的环境,再好好学习一番,弥补自身的不足,但现在他身无分文,连饭都要吃不上了,又要如何学习?

可若是不学习,而是设法去赚钱养活自己…他的学问本就一般,又哪还有机会高中?

何叶同叹了口气,到底还是打算先找点事情做。

结果…京城和西北不一样,京城最不缺的就是读书人,他人生地不熟不说,便是连官话都说的磕磕绊绊的,又要上哪儿找事做?

何叶同问了好些地方,都没找到能做的事,已经精疲力尽失望透顶,但看到一家书铺的时候,却还是上去问了,问那家书铺的掌柜需不需要有人抄书。

“不用,现在书价降下来了,已经没人抄书了。”宜墨书铺的掌柜道。

何叶同满脸失落,正要离开,那掌柜的却又叫住了他。

“掌柜的有何事?”何叶同问道。

“这位公子,你是上京赶考的举人?”宜墨书铺的掌柜打量了一下何叶同洗得发白的衣服问道。

“正是。”何叶同道。

“你既然是上京赶考的举人,又囊中羞涩,为何不去万书楼?”那掌柜的又问。

万书楼?那是什么地方?何叶同满脸茫然。

半个时辰之后,何叶同就坐上了前往万书楼的马车,车资还是宜墨书铺的掌柜给的。

刚上马车的时候,何叶同是满心忐忑的,唯恐被人骗了,却不想上了马车之后,竟看到马车上坐满了读书人。

这些人,都是要去万书楼的,而万书楼,那是个神奇的地方。

何叶同从没想到,自己来了京城之后,竟然能不花钱就住进暖洋洋的房屋,还能不花钱就看书。

万书楼免费提供给家境贫寒的举人的屋子很简陋,墙是泥土打的,桌子是木板简单拼的,那凳子看着更是刚学木工的学徒做的,但每个屋子里,都有一个暖炕。

每天,这边的管事都会给学子们分来木炭木柴,而这些木炭木柴,已经足够何叶同暖和地睡上一晚上。

不仅如此,因着有家中富裕的人捐赠了米粮,何叶同竟还能每天在这边吃到一日三餐。

他的西北之时,每天只能吃两餐,上好的大米白面更是吃不上的,可这里…

早上是用羊肉汤煮的面疙瘩,虽说里面羊肉极少,但香喷喷热乎乎的,这么一碗吃下肚,整个人就都暖起来了!

中午吃的是米饭,还有免费的咸菜汤和白菜炖肉!

到了晚上…何叶同又领到了两个白软的大馒头,并一碗给他们夹在馒头里吃的咸菜炒肉沫!

何叶同吃着热乎乎的饭食,对端王,还有那些捐赠了东西的人感激不尽。

而那些捐赠了物品的人,对眼下的情况也极为满意。

家境贫寒的学子并不多,他们吃用的东西也不多,因而他们其实并不需要捐太多东西,但就是那么点东西,竟然就能让他们的名字被刻在万书楼的墙壁上!

这会儿,手上有些钱财的学子,都变着法子想给万书楼捐东西,偏偏端王还不要。

秦昱当然是不要的,他建造这万书楼,是为了收买人心,顺便给那些家境贫寒的举人一个容身之处,却并不打算将那些举人养的不劳而获,既然如此,能供给他们吃穿就已经不错了。

原本,因着捐赠过来的东西太多,万书楼的管事是想让那些举人老爷吃的更好一些的,但却被秦昱毫不犹豫地否决了。

顿顿管饱还有肉…这些举人若是这样的饭食还嫌弃,那他必然不是真正地家境贫寒,若是如此…

端王府的厨子厨娘如今就在这庄子上,他们什么菜都能做,便宜的菜肴价格跟京中的酒楼差不多,贵的…便是你想要吃山珍海味,只要给得起钱,也能做出来。

秦昱如今就住在万书楼这边,端王府那些除了他没有别的主子的下人,也都被他带来了这里,甚至就连他收养的孤儿,他也带了好些心性不错的来这边。

到了这里,这些孩子要做些跑腿伺候人的活儿,但生活档次却是一下子上去了的——他们可是能跟着那些举人们吃免费饭食的,不仅如此,在这么一个环境里,只要他们肯学,也能学到很多知识。

秦昱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不过他们到底能不能抓住,就要看他们自己了。

万书楼已经上了正轨,秦昱不需要在上面花太多心思,但他最近还是很忙,忙着给“太平道人”扬名。

之前说预言的时候,秦昱还有好些东西并没有说出来,比如今年冬天会特别冷,比如因为今年冬天特别冷,京中上京赶考的举人和百姓的日子会过得很差,又比如说…因着天气过于寒冷,戎人会南下。

曾经的这个冬天,秦昱第一次认识到了戎人的凶残,因而印象非常深刻。

就在这个冬天,戎人聚集了数万人南下,抢了大秦的几个城市,这让他们认识到了大秦的富饶,并对大秦愈发地虎视眈眈起来,之后的每年冬天,他们都会一再南下。

再后来,当戎人的各个部落被统一,他们便毫不犹豫地做出了攻打大秦的决定。

今年冬天,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

而在两个月前,秦昱便已经将戎人今年冬天会做的事情,会抢的城市全都一一记下,然后让自己手下的商队将之送到了西北守将李崇安的手里。

他送去的东西,落款是“太平道人”。

这样的东西,想来李崇安定然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总会做出防范。

秦昱在两个月前,就已经将这些预言送去了西北,但今天,他却又将之简单记了下,现编了些还算通顺的诗句,然后写了下来。

这一份,就不是送去西北的了,而是要公开的。

要给“太平道人”扬名,公开是必须的,至于为什么这时候才公开…他若是提前将之公开,那些戎人知道了,想来一定会马上改变计划,现在则不同,这会儿,西北那边的战争估计已经打响了。

写完了要写的东西做好安排,秦昱就看向正在旁边模仿自己字迹的陆怡宁:“怡宁,要不要出去逛逛?”

“要!”陆怡宁毫不犹豫地表示。

找出两个斗篷,和陆怡宁一人一个穿上,秦昱便和她一起往外走去。

两人的斗篷都很大,差不多将他们的脸和身形全都遮了起来。

如此一来,便没能知道陆怡宁的身份了,但秦昱…他的轮椅实在太过明显,所有人都能立刻猜出他的身份。

见到秦昱的人都纷纷上前行礼,对这些秦昱早已习以为常,自然也就不会给予任何多余的关注,然而…

  如果觉得独宠傻后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决绝小说全集独宠傻后独宠丑夫大少归来穿越之复仇超度BOSS作死指南陶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