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拉棉花糖的兔子作品大宋小吏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云雁回不过说了几句呢,仁宗就听得很是开心。

云雁回看仁宗开心,心知肯定成了,虽然到了南宋时,才有了专业的“蹴鞠俱乐部”,但是以这时候的群众基础,提前成立根本不成问题。

看民间那些蹴鞠艺人的火热,就知道市场很火红了。那些蹴鞠艺人是表演技巧的,倘若在联赛中,更能让观众热血沸腾。

“日后蹴鞠队可以职业化,相信会有各种效仿的民间比赛诞生,因此又可产生很多周边进项。”

看看现代足球的职业化,就知道这个产业链有多大了,会催生出很多职业来的。

而这个运动,又是十分积极,符合大众审美的,仁宗自己也爱看球,这是他祖上传下来的爱好了,以往最多也就是皇家组织一下比赛,若是像云雁回说的那样职业化,可想而知观看性会提高很多。

更别提,还能促进经济发展……

仁宗美滋滋地想了一下,“嗯,这是个大事,我想想交由哪个衙门来操持。”

“官家,那比赛场地要么放在大相国寺,要么放在蒲关泽哦,您懂的。”云雁回小声说道。

仁宗看了他一眼,给了他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你这主意多得我不知道叫你去做什么才好了,”仁宗看着场上,赵幼悟举起小旗子,把一个球员罚下场,口中说道,“前几日胡翰林进宫,希望能够让翰林院主办一份对外发售的报纸。”

这个不奇怪,之前胡翰林和官家就有这个念头,云雁回也知道。

他们现在才动,可见谨慎了,之前都在观察市场,如今,他们从《开封府报》的成功运行中看到成效,完全肯定了报纸的作用,决定将其广泛利用起来了。

云雁回笑说:“这是好事呀,这件事大概不需要我特别插手吧,毕竟有胡翰林坐镇,这里面的套路他也知道的差不多了——哎,总不会叫我去主编吧?”

仁宗斜了云雁回一样,“你倒是想,哼,我与几位重臣也商议过了,十分看重这份报纸,这报纸的编辑、记者,不会如你们一般,叫各个衙门设置通讯员,而是从翰林院、御史台中直接调人办报。”

厉害了……云雁回想,这两个部门都是出宰相的地方啊,可见官家的确看重报纸。

云雁回记得,现代有一位著名记者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记者需要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思想,广阔的活动天地。

用宰相后备军来办报?他们若是达不到这个要求,大概也可以吊死了。

而那些翰林、御史呢,也许他们会觉得做记者很累,很不符合他们的身份,但是久而久之,他们应该会感受到,这其实是一份好差事。

不说别的,在这么一份重要的报纸上发表的新闻,可是会直接入仁宗的眼,若是被他记在心里,相比在翰林院、御史台干出成绩来,成功几率说不定还大一些呢。

云雁回正想着,听仁宗续道:“你做主编还是不行,但是必须去讲一讲课。”

“多谢官家给我这么一个装……咳咳,的好机会。”云雁回做感激状,“没读过什么书也能给翰林上课,我娘知道一定很开心。”

仁宗:“……”

仁宗刚想说些什么,忽然听到周围一片惊讶之声,往场上看去,原来是赵宗实坐在地上捂着腿,旁边一个孩子举着手道:“我没有碰他,我真的没碰到他!”

赵幼悟非常严厉地举起小旗子,判定对方犯规,离场!

蓝队发出了绝望的哀嚎,再输一球,他们就要输了第一局了,可是被罚下场的可是他们的主力啊!

那孩子一下场,赵宗实也缓缓爬了起来,“我,我还可以坚持!请让我继续踢下去!”

观众都感动地擦了擦眼睛——多么坚强的孩子啊!虽然是宗室,却一点儿也不娇惯呢!

仁宗也满意地点点头,“真是好孩子,不愧是姓赵的!”

“唔……”云雁回心想,还是不要告诉仁宗,赵宗实假摔这个残忍的事实了……

第174章 大宋甲级蹴鞠联赛

云雁回十分顺手地把未来的皇帝坑了, 话说他也没想到,赵宗实的演技居然如此好,简直是天赋惊人啊。

要不是这个时代没有拉影,不然感觉赵宗实都能去进修一番了,这还有现成的“干爹”呢……

最后的结果是, 对抗性比赛, 也就是时人称为“筑球”, 为红队胜了。

而技术性的,即“白打”,因为无法干扰,就是蓝队胜利, 两边各有喜忧。

赵幼悟宣布比赛结果,并为他们颁奖。

各位观众十分热情地鼓掌,为了这可爱的比赛。

整场比赛赵允初和对面的教练不一样,站在那儿喊喊加油罢了, 完了后也不庆功, 跑去黏着云雁回了, 他抱怨道:“我就知道你一定是教宗实等人来时原地摔倒……”

云雁回汗了一下,没想到赵允初还给这个无耻的行径起了如此修饰性的名词,还等人来时原地摔倒……

赵允初还记得,当年他硬拉着雁哥儿去看他蹴鞠,雁哥儿没什么兴趣,想要他快点结束,就叫他等人来时原地摔倒来着,但是他觉得不太好,所以还是选择了野蛮冲撞(云雁回:excuse me?)。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啊,我问你,你们王府有没有养球队?”云雁回问他。

很多喜欢蹴鞠运动的达官贵族,会让家奴组成球队,还会和朋友之间比赛,就像今天这样的,属于私人娱乐。

由于没有生活的烦恼,专心练习取悦老板,技术普遍都不错,倘若举行什么蹴鞠联赛,当然不能把这些人排除在外了。他们很可能成为第一批入围的参赛队,甚至夺冠。

“以前是有的,后来散了,也没重新组过。”赵允初答道。

“我想也是……”毕竟当年赵元俨退隐期间,特别低调,云雁回想想说道,“要办联赛,我得先摸摸底啊,一轮比下来,好歹也造几个星吧。”

赵允初还不知道这回事呢,“什么联赛?”

云雁回便将办专业蹴鞠比赛的事情给他说了一下,赵允初听了,感觉和什么美食节的是一回事,他比较在意别的,“官家还在选叫哪个衙门来办?我觉得我们大理寺很不错啊。”

基本可以确认,哪个衙门办联赛,雁哥儿即便不借调过去,也会常往那儿跑了。

“胡说八道,你们大理寺的人哪来的时间办联赛,忙得都脚不沾地了。”云雁回说道,“开封府也没有时间办,不知哪能有既对蹴鞠有了解、有时间又靠谱的人来办理此事。”

赵允初低着头琢磨。

……

没几日,宫中传来消息,仁宗以无子的名义废了庞后,迁往冷宫幽居。

百官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其实他们都在想,过完年请官家再选良家子,充实后宫了。

以仁宗的年纪来说,还没有儿子的确有点过分了。

云雁回接到传唤,进宫觐见。

去了一看,发现好些宗室也在呢,包括赵允初兄弟和他们爹赵元俨。

而仁宗,刚休了老婆,整个人精神焕发得很。

云雁回心中不知是怎么了,老老实实行礼。

赵元俨非常亲热地叫云雁回站在他们这边来,眼看赵允初越来越上进,赵元俨对云雁回也就越来越喜欢了。

赵允迪冲云雁回挤眉弄眼的,十分不老实——很久之前他被赵允初坑了一把之后,赵元俨和王妃就管得特别严,他相当于被禁足了。

赵允初本来想拉一下赵允迪的,但是想想雁哥儿也不是吃素的,于是冷眼看着他哥被虐。

赵允迪小声说:“雁哥儿,好久没见着你了,日后常来找我啊,咱们共谋大事。”

一副话里有话的样子。

云雁回对他笑了一下:“行啊,您是要报复周惠林吗?听说吃了大亏啊,这个我有兴趣。”

赵允迪的表情瞬间就扭曲了一下,这一刀冷不丁可插得他够疼的,看了一眼赵允初,心觉这两个小子长大了后一个比一个心黑啊。

赵允迪不敢再说话了,仁宗却是拍了拍掌,叫大家肃静,然后说道:“事情都和你们说清楚了,现下云雁回也在此,我便同你再说一下,这蹴鞠联赛之事,我决定交由几家宗室府上一起去办。”

云雁回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了一下,只道难怪赵允迪说什么“共谋大事”!

然而想一想竟然也有道理,当时他自己还在想呢,什么人会懂蹴鞠、有空又靠谱呢?

这蹴鞠联赛里的油水自不必说了,这些宗室身居高位,各个都是高薪养着的,又有家财,并不会猛捞油水。

反倒是他们正缺一个和赵元俨一样,为官家所用,表现才能的机会,所以别说不猛捞了,恨不得贴钱办好。

因为绝大部分都没有差遣,所以宗室们很有空,又因为有空且家里有钱,所以没事也就吃喝玩乐,养了蹴鞠队的都不在少数……

官家呢,也不必担心如何说服大臣们,这办联赛的事情算不得正经政务,没什么可防的。

这么看来,这些人竟然是绝好的人选了!

云雁回也是佩服仁宗,他想了半天,都没能想到启用宗室。

再一看,还是赵元俨家挑头,更是什么忧虑也没有了,这位可是很靠谱又能震住场子的,于是当即表示,一定会尽心尽力协助诸位王爷、郡王操持。

仁宗很高兴,直说有八王叔在,这联赛一定会办得很好。

赵元俨也下了一番保证,这才告退。

离开路上,各个宗室都开心得很,觉得这个差事特别好,皆大欢喜。

赵元俨拉着云雁回说:“雁哥儿,说实话,本王蹴鞠技艺还不错,但是对于怎么组织比赛,还是个联赛,就一窍不通了。”

云雁回狂汗,心想那你刚才在殿上信心满满的样子,搞得我还以为你胸有成竹呢。好吧,好歹还是踢过球的,不然这相当于足协主席的位置由一个一窍不通的人来坐,那就完了……

“你说,这个大宋蹴鞠联赛……”

赵元俨说着,被云雁回打断了,“王爷,是大宋甲级蹴鞠联赛。”

赵元俨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虽然不懂这种活动,但智商还是很够的,“你是说,还会有乙级,丙级?”

“自然了,水平最高的,在甲级,次之,则在乙级,这一轮甲级联赛下来,排名最末的,就得降级。当然,咱们一步步来,先把甲级弄好。”云雁回说道。

赵元俨琢磨了一下,感叹道:“还是年轻人脑子好用,这都给你玩出花儿来了。”

云雁回心想还好吧,要是被你知道还有国际赛事怎么办,不过咱们不叫大力神杯,可以叫女娲杯蹴鞠世界杯……

赵允初在旁边插了一句:“不是年轻人好用,就是雁哥儿脑子好用。”

赵元俨听了哈哈大笑。

赵允初犹自不满足,“年轻人也有像二哥三哥那样的……”

莫名中箭的赵允迪抱怨起来:“阿爹,初哥儿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他小时候,你若是多带他玩儿,他便不会像这样了。”赵元俨丝毫没有要站在赵允迪那边的意思,反而指责了一下,“你想想你都干了什么?”

赵允迪心中暗想,那他帮初哥儿明白自己其实有断袖之癖,到底算是做了个好哥哥还是坏哥哥呢?

这话赵允迪是万万不敢问出来的,不然他怕腿又被阿爹打断了。

赵元俨那边还帮云雁回引见了一下其他接了差事的宗室,大家热烈讨论起来联赛如何办。

这些特别有玩乐经验的宗室,各个都能说出几个自己觉得蹴鞠玩得不错的私人球队或是蹴鞠艺人。

——看来,的确都是选的对蹴鞠有兴趣的人呢。

中途,赵允迪说自己尿急,就自去方便了。

赵允初的二哥赵允良本就是个瞌睡虫,这时候都快要挂在赵允初身上睡着了,被赵元俨拍醒了。

这次除了老大赵允熙身体不好,不能劳碌,赵允初大部分时间还是要忙大理寺的差遣之外,剩下的赵允良和赵允迪,都必须认真参与其中。

长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啊。

云雁回这边,因为赵元俨给足了面子,所以其他宗室一看架势,再想到云雁回在官家面前也有几分面子,于是对他的态度都很好,对他的所以提议,更是打心底赞成。

上下如此畅通,云雁回心情大好。

他决定拨出时间,去考察几个队伍。

这第一次联赛的参赛队伍,云雁回的想法是,到时候可以公开选拔,符合条件的既进入候选之列,然后进行搏杀,最后角逐出20支队伍,即为正式甲级队伍。

联赛伊始,当然不能任其发展,为了更好的商业化,他们会选出几个种子队,不止是自带赞助的私人队,还得去民间找一些草根蹴鞠队。

正好,胡翰林那边也要办报纸了,到时候,那就是绝佳的宣传工具,可以进行造星运作。

说起这份报纸,云雁回马上就得去翰林院上课了呢,他前不久去和胡翰林见了一面,老爷子正在思考报纸的名字,想了一大通特别有文化的名字。

云雁回翻了个白眼:“就叫《东京日报》呗,简单易懂,接受程度高。”就像他当初做开封府报一样,真不是随便起名的。

胡翰林一想,朴实无华的名字,但是的确非常易懂,颇有返璞归真的感觉,遂同意了。

云雁回又怂恿他叫官家给《东京日报》题刊名,胡翰林本来还有点不愿意,其实他的内心是想找一位文坛名宿或者书法大家题字的。

然而经过云雁回长久经验,那对于广大东京百姓,号召力都没有官家大,倒不是拍马屁,完全是出于商业性考虑,遂威胁道:“您老人家是不是嫌官家不够大牌?那我们不如从以往的资料里,集太宗的字好了。”

以仁宗为人,在自己题字和找个书法大家,他还真有可能用后者,但是要说用太宗的字,那他肯定更高兴了。

胡翰林险些吐血,只得答应了。

……

在去翰林院之前,云雁回倒是从赵允初哪里知道了一件让他觉得十分难以言喻的事情。

赵允初:“你还记得那日咱们出来时,三哥说他要去更衣,分开走了吗?”

云雁回点头。

赵允初:“现如今正在闹呢,有御史参了他一本。”

云雁回心中疑惑,“参他什么?难道他在宫里随地大小便了?”那赵允迪也够能惹祸的。

赵允初:“…………”

赵允初黑线,忙道:“不,不是啊,是参他在宫中调戏侍卫亲军……”

云雁回也满头黑线,尼玛,调戏宫女也就罢了,侍卫亲军都是些大老爷们儿,这传出去……哎,等等,侍卫亲军?

“……周惠林啊?”

赵允初点头。

云雁回仰天长叹,“我就知道没完!”

第175章 一课之师

清早, 李泽云整理好衣冠,对镜照了照,精神抖擞地道:“娘子,我去上课了!”

曾经的御史台菜鸟,现在已经不愁弹劾量, 不用担心交辱台钱了。而且, 李泽云还幸运地被选上参与《东京日报》的编撰。

虽然还未发行, 但是《东京日报》已经是万众瞩目了,主编撰乃是翰林院的老前辈胡翰林,曾经枢密院的风云人物,能在他手底下学习, 可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其实这差事很多人抢的,要不是官家重视,只挑翰林和御史,其他衙门还不知道多少人挤破脑袋也想钻进来呢。

李泽云虽然渐入佳境了, 但是资历还是比不得其他御史。这不, 都是因为有消息说, 因为工作需要在外奔波,所以在年纪上要有所考虑。

加上之前飞来一个馅饼,不知哪位大神借李泽云之手献策,如今那治理蛮族之法推行得颇为顺利,大概台长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吧。

李泽云的娘子罗氏也颇为自豪,她可是《开封府报》的忠实读者,这《东京日报》与《开封府报》听说就是同出一脉呢。

之前郎君在御史台干得不是很顺利,让罗氏几乎要以为他会被调去别的衙门了,但是自从郎君的奏折里莫名其妙出现一张献策的纸条,他的工作就越来越顺利了,

罗氏抚了抚李泽云的领子,“去吧,郎君,翰林院有些远呢,第一日上课,莫要迟到了。”

这《东京日报》的编辑团队在成立伊始,首先便是在翰林院上课,非但有胡翰林亲自讲解,听说还有《开封府报》的主编会去传授心得。

李泽云点点头,连忙去牵了马,往翰林院走。

到了翰林院,自有小吏来拴马,问明了是御史台抽调的记者过来上课的,又引他去报道。

李泽云发现负责报道事宜的人他还认识,此人乃是他的同年,姓王,王甫生,虽说入了翰林院后两人来往不是很密切,但是好歹有几分交情。

见是认识的人,李泽云心中也安心了一点,和王甫生打招呼。

“李兄。”王甫生点点头,他也入选了《东京日报》编撰团队,但是不是作为记者,而是做编辑的,严格来说,是助理编辑,正式的编辑都是入院十年以上的前辈了。

李泽云见王甫生只有一个人,干脆留下来一边和他聊聊天,一边帮忙报道。

李泽云问及王甫生,是否见过今日要来讲课的《开封府报》主编。

王甫生想想说道:“这《开封府报》的编撰人员中,水平参差不齐,但是主编却是极有水准的,把握住了府报的核心。”

王甫生想到了自己曾被开封府的小编辑拉住,问“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意思,心中又有些无奈了。

王甫生续道:“听闻此人虽无功名,但是文采斐然,否则也不会受到官家与胡公的青睐了。不过,面我却是没有见过的,他好像没有来翰林院审过稿。”

“你也没见过吗?我太好奇了,毕竟他还是水景记的老板之一,我在我们台长那儿看到过官家御赐的水景,实在是美轮美奂!可惜我平日没有什么时间,否则也想养上一缸了。”李泽云颇为感慨地道。

王甫生说道:“人都到齐了,我们进去吧,今日便可以看到了。”

两人并肩往今日上课的地方走去,只见众位翰林、御史都正襟危坐,而胡翰林已经来了,坐在上方。

王甫生行了一礼,告诉胡翰林人都到齐了,还有李泽云是在帮他的忙。

  如果觉得大宋小吏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拉棉花糖的兔子小说全集我爱种田天庭出版集团非职业半仙道医大宋小吏,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