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拉棉花糖的兔子作品大宋小吏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现在好了,阿李出息了,能自己挣钱了。”

“不止挣钱呢,您看,现在全汴京的人都认识阿李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又哭又笑,最后所有情绪都在酒里了,开始一轮轮地喝酒。

也就在这个时候,郑凌慌慌张张地找到云雁回。

“……我的叔啊,你还喝呢,”郑凌急得都喊叔了,“我鸿胪寺的老同僚告诉我,他们准备推你入团!”

云雁回喝多了,虽未醉,但也有些迟钝,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什么团,饭团麻团共青团?”

郑凌崩溃地大喊:“使!辽!团!啊!”

第252章 专业辽国代购

使辽团?

云雁回想了一会儿, 记起来已经是十一月了,的确是该遣使臣去辽国贺正旦。但是,为什么会扯上他呢?

云雁回去洗了把脸,整个人都清醒了,“这是谁的主意, 鸿胪寺卿吗?这个不由他们做主吧?”

鸿胪寺的很多作用其实被其他部门瓜分了, 尤其是和辽国外交来往这样的大事, 使臣人选定夺一般是由枢密院与中书省共同商议才是。

“我都说了是推举,枢密院如今也拿不定主意呢,”郑凌小声说道,“我打听过了, 辽人多次传信,希望能邀请孔家班前去辽国演出。孔寄开班授课后,他们便更加殷勤了。这次,怕是会要带孔家班的人一起去演出, 官家说使臣中要有通戏曲之人。”

戏曲这个形式, 就是孔寄发明的, 全天下能有几个人敢说自己“通”啊?

辽人热爱戏曲,又喜欢刁难宋臣,要是派去的使臣里没有能和他们谈上几句的,怕是不妙。

大约如此,那些人才想到了云雁回,有心人都知道,孔家班最开始就是云雁回资助的,孔寄更是十分听从云雁回的建议。

再说了,光看看云雁回以前的光辉战绩就知道了,虽说他没怎么读过书(……),没有功名,但是和辽人交锋,就没占过下风。

如此一看,还真没毛病。

云雁回揉了揉额头,“自太祖年间遣正旦使贺辽,无论正使副使,充使者身份无外乎职事官员、名人雅士,或是外戚,遣个开封府吏算什么?”

职事官那都是有实权的,外戚裙带关系坚挺,至于名人雅士,要求就更高了,以前派过的,都是世家大儒、著名文人之类。

使臣代表的是国家的体面,在外不能给大宋丢面子,更有甚者,还得肩负洽谈两国事宜、刺探情报等任务,因此无论自身条件还是素质都一定要过硬。

这么一说,郑凌也挠了挠头,“他们说得可有信心了,我也没多想……那是不是会叫官家给你封个官?”

“封个什么官啊,我都和官家说过了不想当官,”云雁回自觉危机解除,“得了得了,我看也就是鸿胪寺的人自个儿高潮一下,枢密院能理他们就有鬼了。”

郑凌却总觉得不对,然而云雁回根本不理会了,把他拉回去继续喝酒。

“我看还是注意一下……”郑凌说,“先时你与赵裁云也算做过半个使臣了,有经验呢。”

他说的是云雁回和赵允初去宋辽边界的榷场办案一事,那倒的确算是个资历。

“你年纪轻轻,怎么那么啰嗦。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倘若我果真破例使辽,那我权当给大家伙儿代购了。”云雁回虽未去过辽国,但是去了边界,也和不少辽人打过交道,而且从不将出远门当回事,没那么多愁绪,因此很无所谓。

上次云雁回去榷场时,可不就是代购了一回,还当公费旅游了。

云雁回把郑凌给灌醉了,郑凌也就没办法再说什么。

……

次日醒来,云雁回也没当回事,直接抛之脑后,因为他觉得根本不可能。

然而过了几日,仁宗果真传他入宫,云雁回到了御前一看,有枢密院、中书、鸿胪寺等处的官员,纷纷盯着他看,顿时心中一寒。

不妙,不会真叫他出差吧?

云雁回行了礼之后,眼观鼻鼻观心,站在一旁不吭声。

仁宗看他这老实样子,问道:“知道叫你来什么事吗?”

云雁回:“不,不知道……”

枢密院礼房的官员和颜悦色地道:“前次逐风前去榷场商谈茶事,差事办得极为出色。此次正旦将至,我们大宋要遣使臣去辽国,咱们大家,可是都举荐你做副使啊。”

云雁回看了一圈,大家都慈祥地回视他,不禁心道,我和你们什么仇什么怨……

“你看你那呆样,装出来给谁看?”仁宗觉得云雁回今日不如以往活泼,于是小小指责了一下,“此次要派孔家班弟子前往,叫你前去,是知道你懂这些个曲艺。”

云雁回对戏曲以前了解的是皮毛,但和孔寄来往之后,就渐渐懂了不少,所以这方面他的确有优势。

“不是啊,”云雁回虽然不畏惧出差,可一去那么久,如无必要,他还是不想的,“官家,从来使辽之臣都学识渊博,要与辽人谈文吟诗,我虽粗通戏曲,却也只限戏曲了啊。要有个万一,我丢了人可怎么办?”

使臣丢人,那就不是丢自己的人了。依云雁回看,有孔家班的人去就行了,使臣只要稍微了解一些便无碍了。

云雁回又补了一句,弱弱地道:“定府吏为副使,好吗……”

“那是你不知道辽人对戏曲的狂热向往,”仁宗摇头道,“再说了,谁说你是府吏?“

云雁回不懂了,“那是什么?”难不成,还真像郑凌说的那样,为了让他方便出使,还专门给他封个官?

仁宗带着笑意道:“你是《开封府报》的主编啊!”

云雁回:“……”

靠,所以说,他的身份是属于“名人雅士”那一类的?

仁宗仿佛看透云雁回在想什么一般,说道:“还是说,你想以皇亲国戚的身份前去?”

云雁回吓得腿都软了,看看周围的臣子一脸疑惑,并未体会出来深意,这才松了口气,没想到仁宗竟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调戏他和赵允初的关系。

云雁回一看,这么多人盯着自己看,还都是些读书人,他要是说不答应,还不得被唾沫星子淹死啊,“官家,能借一步说话吗?”

众臣都诡异地看着云雁回,心里不断猜测起来。

这厮如此受宠,竟然敢叫官家借一步说话,官家对他态度也很不一般,方才更是不慎说出“皇亲国戚”几个字,难道说,他与哪位皇室贵女有情况?

若不是赵幼悟年纪还小,他们都要猜云雁回要尚皇女了。不过,皇女虽然没有合适的,其他长公主、郡主之类的贵女,有没有可能?

仁宗却是好笑地道,“那诸位卿家先回吧。”

方才大家伙儿在讨论使臣人选,提出了一个云雁回,仁宗便干脆把人召来问一下,现在看云雁回犹犹豫豫的样子,估计是有什么条件要讲了。

待到众臣退下之后,仁宗方说道:“说吧,你想要什么?”

只要不是太过分,仁宗都能满足了云雁回。

云雁回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官家,这次选几个人使辽?能不能……把我们家那位也叫上……”他不敢在众臣面前举荐赵允初,否则怕大家联系上那句皇亲国戚,看出蹊跷来。

仁宗听到他腻腻乎乎称呼“我们家那位”,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你还有没有点出息了,只知儿女情长,出使辽国是为国出力的大事,还想带人一起去?”

他还以为云雁回能有什么要求呢,没想到居然是把赵允初带上。

越想仁宗越觉得不对劲,“我是叫你去做使臣,你这是当做什么机会了?”和赵允初一起上外边儿溜达,腻歪去了啊?

云雁回:“……”

还能当什么机会,公费蜜月旅行啊……

云雁回含蓄地道:“官家,我同阿初自小一起长大,分开的日子不多,何况现在正值情浓,分离不得,求您宽恕一下吧。”

这还真需要宽恕,赵允初学识谈不上渊博,又年青,说起做使臣,还是不太够资格的。

但是赵允初是皇亲国戚,又天生神力,有他爹的名声做后盾,也是他的优势,权看仁宗怎么说了。

“这个我要思考一下,”仁宗为难地道,“逐风啊,叫你去除了因为戏曲这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件事需要你费心一下。”

“除了演出之外,辽国还希望孔家班能在他们国内传艺,你说,两国邦交,我们要如何为孔家班争取应得的利益呢?”仁宗非常“含蓄”地说道。

云雁回:“……”

难怪非叫他过去,看来主要还是想叫他坑人啊,什么争取应得的利益,应该是如何利用辽国的需求,多搞点好处吧。云雁回心中想了一下,说道:“这个我回去想一想,咱们肯定不能让百姓吃亏啊。”

仁宗知道云雁回懂了自己的意思,笑了一笑,“你知道便好。”

云雁回和仁宗初步达成共识,回去就和大家宣布了一下这个消息。

赵允初:“去辽国来往起码三月,我怎么办!我怎么办!!”

他原是坐在床上,这会儿伤心地伏下来,恨恨捶床。

云雁回听到床板被他捶得砰砰响,心想就该让仁宗来看一看,到底是谁更儿女情长一些,他是他们这对里面比较理智的那一个好吗?

云雁回把赵允初拦着,“别捶坏了,虽说我是去定了,然而你也还有机会同去呢,官家正在考虑此事,我看还是有机会的。”

一般来说,使臣是二到三个。这次的正使肯定是个镇得住场子的老司机,那么还有两到三个副使的名额,云雁回占一个,赵允初也有希望。

赵允初精神一振,考虑一会儿,“不行,我请阿爹进宫!”

赵允初想要出使,在他爹娘看来,这是求上进啊,哪能不答应呢,果然进宫去求官家给个面子了。

仁宗都要醉了,心说你们现在帮他,日后知道真相看不悔死你们。只是赵元俨都亲自来求了,仁宗怎么也要给皇叔一个面子,于是,勉勉强强同意,叫赵允初一同出使。

这消息一颁布出去,云雁回这里就热闹了。

上回去个榷场,就拉了一车货回来,这次去辽国,还不得继续发扬精神,顺道做个辽代啊?

一回生二回熟,郑苹也淡定了,拿着单子把店里的伙计叫上,帮云雁回登记这些个亲朋好友需要代购的东西。

“放心吧,虽说这回不是榷场,但是我们雁哥儿在辽国有朋友,哪能买到贵价呢!”

“哎,我们只代购,不帮忙销货啊,尤其是违禁物,这个被查到要问罪的!”

“白护卫,你要什么?什么?你只是来蹭方便面的……”

第253章 辽地诗韵

时间到了十一月中下旬, 使辽的正旦使也该出发了,使团中有正使一位,副使三位。云雁回和赵允初都是副使,正使是一位兵部的员外郎,叫李行简, 还有一位副使则是外戚, 也姓李, 李珣,按辈分算是仁宗的舅表弟。

当年的李宸妃没能享受到分毫太后荣耀,就去世了,直到刘后死后她是仁宗生母的真相方才揭晓, 仁宗心中可说一直存在愧疚。

所以,除了追封李宸妃为后之外,仁宗对李宸妃的家人也颇为优待。

在此之前,李宸妃的兄弟李用和也担任过使臣, 因为使臣去一趟辽国, 不说代不代购, 礼物肯定是能收到不少的,是个肥差。

而这个李珣,则是李用和的第三子。李用和虽然出身贫寒,因李后才得以入仕,但是他机敏过人,在姐姐追封后位之后,又知道低调做人,十分聪明,所以仁宗很喜欢他,这次也特地关照他儿子。

四个使臣,三个是半桶水,可见这位正使有多强了。

此前云雁回和李行简接触不多,毕竟李行简是兵部的,同他没什么往来。这次,云雁回和赵允初去报道时大家一会面,云雁回对这位老爷子算是服了。

李老爷子少年家贫,苦读后中进士,年轻的时候在太常寺待过,也知过地方,还做过御史,人生经验不知道多丰富。学识渊博,是当代出名的书法家,家中藏书万卷,其中大部分还是他自己手抄的。

李行简的谈吐之中,便能体现出他的内涵,云雁回对其十分尊重。

巧的是,李行简和云雁回虽然没有直接接触过,但是因为他以前做过御史,和御史台的人有些交情,对云雁回有那么些了解,还颇为欣赏呢。

云雁回和赵允初的关系不必说,赵允初与李珣之间同为皇亲国戚,也是惺惺相惜,如此一来,使团上层很是融洽,欢欢乐乐准备踏上去辽国上京的路程。

每次使臣赴辽,都要带上很多礼物,这次也不例外,礼物极为丰富,从金银器物,到绫罗绸缎,各色吃食,等等等等,包含众多。

这些东西,是在辽国贵族中都很抢手,辽人每次招待使臣,接礼物时最是开心了,毕竟大宋国土辽阔富饶,多得是他们没有的玩意儿。

这一次,还有一个特别的“礼物”,那就是来自孔家班的演出。孔寄亲自带队,带走了孔家班一半的精英,并若干道具服装,一同去辽国演出。

这消息一传出去,惹得议论纷纷。此前从未有过民间艺人受邀去辽国演出的先例,汴戏如此出名,叫京人又是自豪,又惋惜走了一半的名角儿,他们得有几个月见不着人了。

叫云雁回有些哭笑不得的是,出发之时,大家集合在一处,还有家人来送行的,场面十分热闹。

这时候,云雁回看到李珣恭恭敬敬地请示李行简,是否能捎带些茶去辽国。

李行简愣了一下,然后说:“此乃榷卖之物,怎敢私与辽人。”

李珣缩了缩脖子,“喏……”

云雁回差点昏过去,小声对赵允初说:“您家这亲戚,不是听说他爹挺聪明吗,怎么他这个样啊?”

走私这种事情,屡禁不止,尤其是从国内带粮食、茶叶等违禁物出国,像云雁回那样从辽国搂东西回来还好,没什么大碍。对于类似事件,使团内很多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尤其是这些皇亲国戚,只要不太过分,也没人追究。

但是,偏偏李珣还傻傻去问李行简。或许他心里是觉得,这么些东西带着很显眼,不说也会被发现,应当同带头的打个招呼,但事实上大家都是自己默默捎带上好吗?

赵允初也汗了一下,小声说道:“听说他爹从未夹带过,可能也没教给他这些。”

看来是小聪明没教,潜规则也没教。

云雁回光是看着都觉得尴尬,亏了李行简还能若无其事地说,这种东西不方便带到辽国去,也真是不容易。

云雁回赶紧上前,“公粹啊,你过来看看,东西这么放没关系吧?”

李珣被引了过来,傻乎乎去看车架,“是什么?”

“嘘,”云雁回把他拉到角落里,“你方才是做什么,你要捎带货物去辽国贩卖吗?”

李珣呆呆道:“不是啊,我有一位朋友,他的亲人在辽地,想请我捎些茶过去。可惜,好像给汉人带也不让?”

云雁回:“……”

云雁回无语地小声嘀咕道:“这什么朋友,还是绝交算了吧……”

这什么帮忙捎带,一听就知道,分明是借他的手销货。可惜了,李珣根本没懂,那人估计也不知道李珣这个天然呆,还傻乎乎跑去问正使能不能带东西,如此,可算是失败了。

李珣没听清楚,还问来着:“你说什么?”

“没什么,我是说看来你要把茶退回你朋友那儿了。”云雁回说道,“我看,你还不如问问你朋友要带些什么回来。”

“现在已经来不及了……”李珣郁闷地道,“早知道,我应该早些去问,唉。”

云雁回拍拍他的肩膀,“算了。”大家交情不深,云雁回也不好直接点明,只能含糊地安慰李珣一下。

不过,李珣既然是这样的心思,看来此次和他爹一样,也不会玩儿走私了。这其实是很正确的做法,他们一家作为外戚,而且是没有一位活着的太后帮忙撑着的外戚,不一门心思尽忠,如何立足呢。

幸好李行简也是人精,把这件事糊弄过去之后,再也没提过,此事没有掀起任何波澜,大家平稳出发了。

……

因携带许多礼物,经过半月有余的路程,一行人方才到了宋辽边境。

此时,便有辽国的接伴使来迎接他们,带他们一路去国都。

这名接伴使姓耶律——辽国只有两个姓,耶律和萧,自我介绍,乃是辽国大林牙院的北面林牙,说得一口较为流利的汉话,“在下耶律德华。”

云雁回:“噗。”

云雁回一个没憋住,众人纷纷看向他,“?”

“失礼,失礼,嘴里进了虫子。”云雁回惭愧地道。

这人长得连一般都称不上,尤其是有一双眯缝眼,这也罢了,云雁回也不会以貌取人,可是他叫“德华”就让人顿生反差之感了……

耶律德华并没察觉,与大家一一见过之后,首先就代表辽国表示热烈欢迎,尤其是非常感谢他们把孔家班拉来了,辽国上下期盼已久,只希望能一睹汴戏真貌。

耶律德华对汴戏赞不绝口,自称未曾听过,但是将戏词倒背如流,也听出使宋国听过汴戏的同僚哼过,还有一些辗转流传到辽国的唱腔,虽然都不正宗,但也叫他从此魂牵梦萦,这一次,他还是自请来做接伴使的。

孔寄虽然听过很多赞美了,但是面对耶律德华发自内心的赞颂,也不由得有些美,加上他也接受了一些鸿胪寺的短期培训,知道他们的存在代表了什么,于是十分和气地感谢耶律德华,并命人现场就给耶律德华来了一段《望情鱼》中的经典唱段。

人一张嘴,耶律德华就知道是哪一出,说倒背如流真不是夸张。但他倒背如流这么久,还是第一次亲耳听到正版的汴戏,挺高大一个汉子,居然听得泪如雨下。

耶律德华拿衣袖擦着眼泪,哽咽着道:“这一段实在是感人,梁生为了何丽姝,愿意投海……呜呜呜!”他说着,还拉着李行简说,“您说是吧?您对这一段有什么看法吗?”

李行简非常机智,他过耳不忘,从文字艺术的角度上评价了一番,然后就不动声色地把袖子扯出来,让了一步。

云雁回及时顶了上来,开始侃:“不知耶律兄是否知道,汴戏还有个别称?”

耶律德华:“嗯?还请赐教?”

他一直在有意收集汴戏的相关知识,但还真不知道汴戏有个别称。

“因为汴戏的雏形,只有琵琶为伴奏,所以又叫弹词。”云雁回滔滔不绝地道,“以诸宫调集合起来,演绎戏本上的故事,融入了杂剧、说话等技艺的精髓,最后才成就了汴戏。叫汴戏,但是这汴戏的口音却有相当一部分是晋地口音,因为此戏虽然在汴京成形、成名,但起源于泽州……”

云雁回将汴戏的来源和特色等等故事,一通神侃,侃得耶律德华晕头转向,消化这些知识都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其他。最后说完了,耶律德华甚是折服,还要感谢云雁回告诉他这些。

云雁回:“呵呵呵,没什么,回头到了上京,咱们便可以锣鼓架起来,唱段全的了,也算一偿您的心愿。”

耶律德华连连点头,这时又微微羞涩地道:“云兄如此精通汴戏,想来也是文采风流,实不相瞒,我作了不少关于《望情鱼》的诗词,你能否指点一二呢?”

来了来了!辽人最喜欢做的事!和宋人交流文学!

“哦,这个啊……”云雁回往后退了一步,想换上李行简来。

谁知道,耶律德华一把抓住了云雁回的手,期待地道:“若是能唱和一番,那就更好了!”

  如果觉得大宋小吏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拉棉花糖的兔子小说全集我爱种田天庭出版集团非职业半仙道医大宋小吏,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