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女王不在家作品福宝的七十年代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而吃上杏的福宝,一定也可以幸福一生,幸运一生。

当福宝在山上津津有味地想象着七月满树金黄的杏子时,顾家的几个媳妇正各自揣着自己的小心思琢磨事。

沈红英是发愁纠结。

她之前不是没想过分家的事,但也只是一个念头而已,这个念头要想实现,她知道很难,几乎不可能的,家里穷,根本没那个条件各自置办一套过日子的家什啊,所以只是想想。

但是现在,苗秀菊竟然当着的大家伙的面提出来了,把这件事提到了明面上。

一旦提到了明面上,就不是自己想想的事了,就得考虑下实际怎么做,以及分家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分家,当然对自己是好的,两个儿子都这么大了,白白被供了这么多年学,现在分家自己不用帮着其它兄弟供孩子了。分家后想上学就上,不想上学可以去上工,直接就是半个人工,分家肯定稳赚不赔的买卖。

至于自己烦恼的家什和屋子,既然苗秀菊那里都想过这个问题了,她一定会想办法解决吧?不想办法解决怎么好意思提分家。

这么想,仿佛分家对大房是最有利的。

不过沈红英的担忧却是另外一件事。

她现在最想不明白的是,福宝到底是有福气的还是没福气的。她可以看出来,自打福宝来到顾家后,顾家确实赶上了几桩子好事,四房那里处处顺利,顾卫东还去了市里,一桩一桩的没一件坏的。

还有娘那里,也是疼福宝疼到了骨子里,比自己的亲孙子亲孙女还疼呢。

娘是什么人,无利不起早的,好好的没事这么疼一个外面捡来的丫头,这里面一定是有猫腻的。

按理说福宝应该是个有福气的吧?可是沈红英想起来了之前自己的纠结,当时她想试探下福宝的,结果呢,自己一靠近福宝,就凭空被沙包砸中了,之后还跌进了粪堆里!

这不就是谁碰到她谁倒霉吗?

再说那聂老三家,养了福宝四年,最后落个什么下场?也难怪人家聂老三家说福宝是个扫把星下凡!

沈红英翻来覆去地想,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这到底是个福星还是个灾星?如果是福星,那她当时把那个“福”字给四房可就大错特错,是这辈子最大的错了,她能懊悔死。

而如今分家自然是千万不能分,得巴住四房占便宜才行。

但如果福宝是个灾星,那当然是躲开,赶紧躲开,千万别和四房粘在一块,省的以后四房倒霉的时候拖累自己!

相对于沈红英,刘招娣却是满心茫然。

分家?那她以后怎么办,她三个丫头片子没儿子,如果真分家,她可得和娘说好了,得说清楚几个兄弟谁过继一个儿子给她家,要不然她反正是不愿意分的。

不过……自家三个孩子都是丫头,食量比不过其它几房的小子们,如果分家,自己倒是节省不少粮食,好像分家也可以?分家后万一遇到什么干重活卖力气的时候,都是兄弟,她去说一声,跃进跃华还有牛蛋他们能不帮忙?

这么一盘算,可真是一本万利,分家也行?

………………………………………………

苗秀菊这一块石头扔进湖里,算是给顾家激起了波澜,顾家的儿子媳妇有心眼的没心眼的,都开始算计着这分家的事,盘算着这真是分了家,到底对自己是好还是不好?儿子盘算过了,想想要分家,心里还有些难受,媳妇却只剩下利益了,毕竟妯娌不是姐妹,大伯小叔子也和自己没血缘,她们当然只想着自己家那点事。

顾卫东什么都不想,他该干活干活,没事的时候就琢磨土坯子的事,盖房子的事,家肯定是要分的,房子也是要盖的,他得把这些都打算好了,给媳妇儿女一个挡风遮雨的房子。

刘桂枝知道别家都在琢磨这个事,她却没得琢磨。

男人是铁了心要分家的,劝也没法劝,她也不会劝。

这些年风也好雨也好,她都是听着他的话过来的,他既然打定了注意就不会改,劝有什么用?

再说她也不懂,不懂到底怎么好。

这一天,她收拾了下东西,又从三块钱里拿出来一块五自己以前积攒的一些粮票,打算带着福宝和胜天过去娘家一趟。

要分家了,心里没着没落的,想和娘家人说说,再说最近她已经会说十几个字了,也想说给娘家人看看,让他们惊喜下。

于是这一日福宝和顾胜天跟着刘桂枝过去了红旗生产大队的娘家,临路过集市还买了两包红糖和一斤炸糕。刘桂枝娘一见闺女带着孙子孙女来了,自然是高兴,又见刘桂枝拎着那么三包东西,顿时拉下脸:“来就来,你带着孩子回娘家我心里高兴,还带什么东西?本来日子就过得不容易,买这种不顶用的东西干嘛?”

刘桂枝知道她娘是心疼她,不过她当闺女的,往常可没少从娘家扒拉东西去婆家,现在日子好不容易好过一些,能给娘家带点东西心里也舒坦。

再说不光是爹娘,还有三个嫂子在呢。

三个嫂子都是开明人,不会和自己这小姑子计较这些,但是小姑子回家不带东西,说出去总是不好听,时候长了她也怕三个嫂子心里不舒坦。

有时候亲戚的关系就是你来我往,慢慢处出来的,现在这年头物资短缺,不能光指望别人一味地贴补自己,时候长了,亲爹亲娘也受不了。

刘桂枝被她娘迎进堂屋后,几个嫂子也从厨房过来了,她把那两斤红糖和一斤炸果子放在了正屋的堂桌上。

她没说话,但是心里却是骄傲的,面上也觉得光彩。

特别是当三个嫂子打量向桌上的东西,几个侄子侄女眼馋地翘脚看的时候,她更觉得心里提着的一口气彻底松了下来。

大嫂看了那东西,率先说:“桂枝可真是的,都是一家子,何必客气,买这种花钱的玩意儿,庄户人家本来不讲究这些!”

二嫂和三嫂也符合:“大嫂说的是,桂枝这是把我们当外人了,再说你上次给我们带的鱼,可是好几尾呢!”

刘桂枝笑了笑,指指东西,比划下爹娘,比划下侄子侄女,意思是让他们都吃,补补身子。

几个嫂子自然是感动,知道小姑子日子不好,还想着回娘家带东西,当下更要好好招待小姑子一家了,藏着的不舍得吃的好东西拿出来,割了两斤肉,又拿出了上等的棒子面来蒸窝窝,还特意磕了两个鸡蛋蒸了鸡蛋羹。

刘桂枝娘让顾胜天和福宝坐在她身边,一人一个,她笑得合不拢嘴:“这日子越过越好了,孩子也看着更顺眼,我说福宝好像比上次过来长得更好看了?”

几个嫂子也纷纷说:“对,更白了,小脸蛋看着有肉,胖嘟嘟的,看得我都想捏一捏那小脸蛋!”

她们这一说的,大家都笑起来。

刘桂枝娘亲手把一大勺子的蒸鸡蛋羹放在了福宝碗里:“福宝,来到姥姥家就是来到家里了,别客气,吃,尽管吃,姥姥家好东西多得是,管饱!”

那鸡蛋羹黄澄澄的,细腻滑嫩弹软,上面还浇了酱油醋油,芝麻油在酱油醋里散开油花,让人一看就食欲大增,恨不得一口吞下去。

福宝忍不住抿唇甜滋滋地笑:“谢谢姥姥!”

福宝笑起来,眼睛里像有许多小星星在闪光。

旁边的刘桂枝见了,笑着说:“……宝……蛋……吃……”

她声音不大,还略带一些嘶哑感。

但是这几个音节一出,刘家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大家不敢相信地抬头,望向刘桂枝。

刚才……他们听到了什么?听错了?刘桂枝竟然会说话了??

第63章 第 63 章

第63章哑巴开口说话了?

所有的人都用不可思议的目光望着刘桂枝,他们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刘桂枝娘在看了自己女儿好几眼后, 收回目光, 招呼外孙女外孙:“吃饭, 吃饭, 今日看你们妗子给你们做了多少好吃的,可得好好吃。”

然而她这话刚说完,就听到又一个声音说:“吃……吃……”

刘桂枝娘一愣,这次可是真没听错。

嘶哑的声音,但是再清晰不过了, 而且……是从她闺女那里传过来的。

刘桂枝娘缓慢地抬起头,望向她闺女。

她闺女带着笑,望着她。

刘桂枝娘不可思议:“桂枝, 桂枝你……刚才那个吃字, 是你说的?”

刘桂枝眼神明亮, 笑望着她娘:“宝,吃……”

刘桂枝娘眼里一下子迸出泪来:“这, 这是咋啦?怎么竟然会说话了?桂枝,你再说一句, 再说一句我听听?我的哑巴闺女怎么会说话了?”

刘桂枝看她娘那样, 嘴里笑着, 眼里也落下泪来。

她这个哑病是小时候生病留下的,当时发高烧, 家里爹娘哥哥都农忙,没能及时发现, 后来发现了抱着她匆忙跑去县里去看,已经来不及了,病治好了,嗓子竟然哑巴了,人家大夫说是给烧坏了。

从那之后,刘桂枝成了哑巴,也成了家里最受疼爱的孩子。

她爹她娘心里有愧,觉得对不住这小闺女,没能看顾好孩子才让她成了哑巴,

没想到现在,她的哑巴闺女竟然会说话了?

尽管只有几个字眼,尽管有些嘶哑,但是那发音很清晰,清晰到绝对不可能是她的错觉。

她的哑巴闺女会说话了!

刘桂枝娘颤抖着双唇:“桂枝,桂枝,你这,这真是会说话了,怎么就会说话了呢……”

说着,她伸出手来。

刘桂枝哭着扑到了她娘怀里:“……酿……”

就在这哭声中,她呢喃着发出一个模糊的“酿”,虽然和“娘”这个音有些差距,但大家都能听明白她的意思。

她竟然会叫娘了!

母女两个抱头痛哭,刘桂枝爹开始是不敢相信,后来听出来了,也是忍不住用袖子沾泪,闺女竟然会说话了。

而旁边的哥哥嫂嫂看着这一幕,也是眼圈都红了。

哭了一阵子后,擦了眼泪,母女两个又都笑起来。

大嫂赶紧打趣:“这是大喜事啊,怎么好好的哭起来了?桂枝你赶紧给我们说说,你怎么会说话了?”

二嫂也跟着笑:“桂枝从来都不会说话,好好的竟然能开口了,这事也真是新鲜,从来没听说过呢!”

刘桂枝当然不能说给大家听,她虽然说是会说话,但也只会那几个字眼而已,再多就说不出来了,她只能是咿呀呀呀地用手比划。

旁边顾胜天见此,也帮着他娘解释,最后刘家人终于明白了,最开始是因为福宝,她突然间就会叫福宝的“宝”字了,再之后会说猪了,会说吃了,会的字眼越来越多了。

今天回一趟娘家,又长了本事,竟然连“酿”都会说了。

刘桂枝娘听着,感慨不已:“我就听说咱福宝是个小福星,能旺人,以前还说不当回事,如今看来还真是……自打你收养了福宝,这日子明显比以前宽松了,现在竟然要开始张口说话了!”

别说之前那些鱼实在是来得稀罕了,就说想在三十年的哑巴张嘴说话,这就是谁都没听说过的。

发生这种事,只能想着是福宝这个小姑娘是个旺家的小福星,这是给自己闺女带来好运呢!

顾胜天正埋头在那里扒饭,听到这个,突然来了一句:“跟着福宝就是有,她总能碰到鸟蛋,和她一起出去我们就烤鸟蛋吃!”

小孩子脑子里光想着吃,他蹦出这么一句,大家都忍不住笑起来。

这个时候大家伙再看福宝的眼光就不一样了。

以前顶多是觉得刘桂枝没闺女,收养这么一个乖巧好看的小闺女也不错,加上这小闺女嘴巴又甜,挺讨人喜欢的。

但是现在再看福宝,那就是又感激又欣慰又庆幸,想着得亏刘桂枝收养这么一个闺女,不然哪里来的学会说话?

刘桂枝娘暗地里在心中念了一句阿弥陀佛,之后又夹了一筷子红烧肉:“福宝,吃肉,福宝长得跟观音菩萨面前的小童子一样,一看就是享受的命!”

被筷子夹着的红烧肉晶莹剔透,泛着亮红色油光,看得人流口水。

二斤肉其实也不算多,做出红烧肉来也就那么一盘子,家里小孩也不少,都眼馋呢,但是刘桂枝上去就给福宝夹了那么大一筷子。

不过刘家的人,却没有人会说什么,他们甚至开始觉得,这个福宝小姑娘是个有大福气的,就应该被疼。

福宝这是平生第一次吃红烧肉。

顾家也吃过肉,但不是这种吃法,做的没有刘家讲究,肉也不是这种上等的肥瘦相间的三层五花肉,吃起来那滋味自然不如这个。

刘家的五花肉口感肥而不腻,软糯香甜,咬一口在嘴里都要化开了的感觉。

这是她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肉了。

吃完了这顿丰盛的午餐,几个孩子出去院子里玩了,刘家的孩子拿出来自己平时积攒的玻璃球和叠方和两个小亲戚玩儿,福宝对那亮晶晶的玻璃球感兴趣,用手指头弹来弹去的,觉得很好玩。顾胜天则忙着和男孩子们会撞拐跳房子。

而就在里屋里,在收拾完堂屋的碗筷后,刘桂枝娘把刘桂芝叫到了里屋里,刘桂枝把最近的烦恼慢慢地比划给自己娘看。

刘桂枝娘想了想,叹息:“我那女婿是个倔强性子,他既然定了这个主意,那也没撤。其实他也是为了你和孩子,这男人心野,不是庄稼地里能困住的人儿,你拦也拦不住。”

刘桂枝低头,她其实也没想拦。

他想干,那就干,干好了她跟着吃肉,干不好了她跟着挨饿受穷就是了。

刘桂枝娘想了想,探头看看外头,几个儿子媳妇都忙自己的事呢,老头子也在外面台阶上看孩子们玩耍,她走到了柜子前,打开柜子,从里面翻啊翻的,翻出来一件包着的衣服,打开衣服,里面是一个木盒子。

刘桂枝一看那木盒子就知道怎么回事,她娘的娘家有些家底,当时她娘嫁过来的时候有陪嫁的,那陪嫁一直保存在木盒子里。

在刘桂枝小时候,她就看到她娘在桐油灯底下偷偷摸摸地打开木盒子,把里面的金贵东西一件件摩挲一番,之后再恋恋不舍的收起来。

这在过去那个贫穷的岁月里是刘桂枝娘唯一的安慰和想头,说实在日子过不下去,就得卖这个糊口。

再后来日子好了,她爹做木匠活颇有些积蓄,她娘也不用变卖这几件金贵东西,但是也会在高兴不高兴的时候拿出来把玩一番。

刘桂枝娘打开那个木盒子,从里面拿出来最大的那个金戒子。

“这些东西,早晚是给你和你三个哥哥的,我先给你拿出来这个金戒子,你让卫东拿着卖了,我打听过,这个能卖八十块钱,你卖了钱给卫东做本钱,这买卖也能做起来。”

刘桂枝一见这个,惊到了,连忙摇头摆手的。

她当然知道,自己出嫁时候,她娘已经变卖了一对金耳坠了,现在自己回娘家,娘竟然又要给自己一个,她都不要意思要了。

刘桂枝娘却坚持,偷偷看看外面,把那个金戒子塞到她手里:“收起来吧,别让人看到,你三个嫂子都是通情理的,不过知道了,难免有些想头,这都是我娘家当初带过来的嫁妆,我自己东西,想给谁就给谁,再说以后也少不了她们的。”

刘桂枝捏着手里的金戒子,想想,眼圈红了,不过还是收起来。

她知道卫东那里想做买卖没本钱,这个戒子正是需要的时候。

她把戒子收起来,抬起手缓慢地对着她娘比划。

不用看她比划什么,她娘都明白自己闺女的意思。

她娘握住她的手,含泪说:“闺女,你的心思,娘都懂。没事,别操心别的,你就和我女婿好好过日子就行了。”

吃完饭又说了一会子话,刘桂枝带着顾胜天和福宝回家去,一路上她走路都觉得忐忑不安,时不时摸一摸怀里揣着金戒子的地方。

这东西金贵,七八十块钱呢,万一丢了,她哭都没地哭去,得藏好了。

回到家里后,沈红英过来试探着和她搭话,她都没兴趣,用手比划了几下就赶紧进屋了。这个时候当一个哑巴就看出好处来了,你不搭话,别人也不能挑理。

进屋后,她拉着顾卫东,赶紧把金戒子给他看,并把娘的意思比划给他。

顾卫东一见那金戒子就震到了:“你怎么就要了?这怎么好意思拿?”

刘桂枝低垂着头,捏着那金戒子,犹豫了下,又比划。

顾卫东犹豫了一番:“送回去吧,我是要做买卖,但是丈母娘的金首饰,我不好意思拿。”

刘桂枝一听急了,她拿回来,是满心希望顾卫东靠着这个做买卖让日子好过起来,再送回去算怎么回事?

刘桂枝比划来比划去,一脸焦急。

顾卫东看着那金戒子,沉默了很久后,才说:“那我一定得成功才行。”

做成了,把钱拿去再给丈母娘买个新的戒子。

要不然他就真没脸让刘桂枝回娘家了。

***************

六月底是收麦子的季节,平溪生产大队种的麦子并不算太多,打下来麦子就是用来交公粮的,每家每户只能分到很少的一点。没办法,麦子产量低,还是种玉米大豆高粱什么的产量高,这样大家才能吃饱饭。如果不是要交公粮,大家宁愿再少种麦子呢。

所以每年的麦收,大家竟然也说不上多忙,割麦子,收割,打麦扬场,最后晒干了收拾起来称一下斤两,陈有福乐了。

今年收成不错,交了公粮后还能剩下一些,到时候大队里每户人家能分几十斤麦子,消息传出去,大家伙自然是高兴了。麦子磨成面好吃,就算不舍得吃,拿去换粗粮,一斤麦子能换两斤粗粮,怎么说都是好事。

就在生产大队里人都乐呵的时候,顾家人都看傻眼了。

今年他们自留地里也种了一些麦子,也是想着到时候换粗粮用的,看到今年生产大队的麦子大丰收,他们也没太当回事,只想着可能今年就是收成好,老天爷给饭吃。

当收自家麦子的时候,他们也感到麦穗好像比往常格外沉甸甸,碾麦子的时候,也觉得麦粒子比往年显得格外饱满,但即使到了这里,他们也没多想。

甚至当别家路过他们家摊出来晒的麦子,瞪着眼睛说你们家收了这么多的时候,他们也没多想。

一直到晒干了上称量的时候,他们才惊到了。

全家这么多人,一共就一亩半的自留地种了麦子,他们竟然收了三百五十斤的麦子!

这就意味着,大概亩产两百三十斤!

亩产两百三十斤是什么概念呢?

平溪生产大队位于黄河中下游流域,挨着山,气候不算太好,土壤也不算太肥沃,一般来说正常亩产是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斤,再差一点的地可能是收成不到一百斤。

上等的肥田,赶上好季节老天爷给饭吃,也就是两百斤。

  如果觉得福宝的七十年代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女王不在家小说全集福宝的七十年代说好的万年女配呢五个大佬跪在我面前叫妈大佬为我竞折腰/女配的逆袭再入侯门你是我世界里的唯一/捡个男人带回家小娇妻出墙记叶叶有今萧重生之妓不如仁/重生之诱你上钩久违了,男人女王不在家隐形的他山下一家人猎户家的小娘子明天我就要重生了大管家,小娘子天上掉下个美娇娘神棍称霸世界/重生之神算天下面首倾城小佳人宠后作死日常皇家小娇娘半路杀出个侯夫人蜜芽的七十年代盛世娇宠砂锅娘子/砂锅老板娘将军家的小娇娘,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