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女王不在家作品福宝的七十年代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第91章准备考试

把粮食都给藏好了,足足够吃七八个月, 万一真遇到什么厉害的饥荒, 省着点, 一年也是能吃到的, 这么一来顾卫东一家子彻底放心。福宝又提起了慧心慧如,顾卫东想想也是,就让福宝写了一封信,他亲自过去给慧如慧心送了信。

慧心慧如那里很快就捎来口信, 说明白了,福宝这才放心。

接下来福宝和顾胜天也像往常一样到学校读书。

现在是四月了,再过两个月就要参加小升初的考试了, 到时候考试是要去公社里考试,这对于福宝这种小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霍锦云对于这件事非常重视,认为这件事关系到他们这个小学的生死存亡。

为什么这么说呢?

现在平溪生产大队一年级大概有四十多个学生,但是到了二年级就只有二十多个,而到了六年级,就只有六个学生了。

当初为了让孩子们上学, 霍锦云挨家挨户动员,绝大部分孩子走进了课堂, 但是随着孩子们稍微大一些能干活了, 随着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并不如意,不少孩子离开了教室, 走入了农田。

霍锦云望着六年级硕果仅存的六个学生,这是他教学几年来第一批即将参加中学入学考试的学生, 也是检验他成果的日子。

只有这一批学生考出好成绩,平溪生产大队小学才能更好地办下去,公社才不会考虑取缔这个小学,平溪生产大队的孩子才不用再像以前一样奔波到别的生产大队去上学。

霍锦云把期望的目光落在了那六个学生身上。

福宝,顾胜天,生银,陈翠儿,陈宝家,王柱子。

这几个学生中,他最欣赏的当然是福宝和生银,这两个孩子各有长处,福宝的优点是逻辑分析能力强,记忆力好,生银的优点是,她总是能让他出乎意料。

很多东西,他认为她应该不懂,结果她就懂。

有时候明明觉得她好像没学好,但是到了考试的时候,竟然出乎意料地考得不错。

霍锦云抬起手,让其它年级的孩子安静下来。

没办法,条件太差,这个小学只有两个屋子,目前一二三年级混坐在外面一间大屋子里,四五年级则一起在小里屋,中间只有一个布帘子隔着,没有门。

他给某个年级讲课的时候,其它年级就保持安静做作业。

当全部年级的孩子停下了读书声的时候,他开始对六年级的福宝他们训话了。

他先讲了上面传达下来的精神,又说起现在学校太小等等,最后说道:“所以你们这次一定要考出一个好成绩,把你们五年的艰苦学习成果呈现出来,交出一个让人满意的答卷,不然以后咱们生产大队的孩子就要远途跋涉去别的生产大队上学了。”

山路不好走,走一趟一个小时,这对于孩子们来说耽误多少时间哪,因为这种耽误,家长就更容易让孩子们辍学。

霍锦云的声音是沉重的,对这几个孩子寄予厚望。

生银早就知道这次考试非常重要了,她连想都没想,就大声说:“霍老师,你放心,这次我们一定会努力考出好成绩的!”

对于早就有过一次人生经验的生银来说,说出这种话实在是太简单了。

她这一说,顾胜天等人也都纷纷表示:“我们会利用剩下的时间好好学习的。”

霍锦云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特意叮嘱了一番,接下来的时候要如何如何好好复习,最后他还特意说:“大家也要注意加强营养,让自己营养跟上。”

大家自然听话地表示知道了。

等到下课了,几个被重点关注的六年级小学生都没着急出去,大家在那里讨论起马上即将到来的小升初考试,陈翠儿是有些忐忑,她觉得自己学习不好,很可能考不上中学,秀妮和王柱子从旁边不说话,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生银却在那里咬着唇地思考这件事。

她很清楚地记得这次的考试,出题老师偷懒了,语文就用的一套现成的试卷,那套试卷平时他们好像曾经做过。

她记不清具体是哪套卷子了,但是这几天她打算把之前做过的几套卷子再重新拿出来研究一番,争取做到每一道题目都能了如指掌,到时候她一定能考个满分,震惊全公社。

正在她这么想着的时候,恰好看到苏宛如进屋了。

苏宛如教他们语文,对福宝非常欣赏,她说福宝写的作文有灵气,还说福宝写的字也很漂亮。

偶尔间苏宛如会和福宝单独说话,还会和她讨论一些看过的书。

对于这种开小灶,生银非常反感。

她不知道福宝为什么会看过那些她没太听过的书,但是她觉得苏宛如作为老师,根本不重视自己。明明每次考试两个人不相上下,为什么苏宛如对福宝另眼相待?

而现在这个时候,苏宛如正靠在福宝桌子上和她说什么话,陈翠儿也跟着插嘴,几个人在那里谈笑风生,说得忍不住笑起来,最后苏宛如还拿出一本书来给福宝她们,让她们没事可以传递着在班里看看。

这让生银更不爽了,凭什么给福宝?既然是全班都要传递看的,为什么要给福宝?

不过当生银想到自己只要仔细研究透了那几套试卷,就有机会拿到满分,到时候苏宛如的脸上一定很精彩。

她想到这里,突然就不在意了。

苏宛如如果知道她的得意弟子福宝并没有拿到第一,反而是不受她重视的自己拿到满分,不知道脸上有多精彩?她迫不及待想看看。

苏宛如说了一会话就先出去了,她要准备课了,下一节是她的语文课。

等到苏宛如出去,顾胜天陈翠儿他们几个就和福宝讨论起来,甚至福宝还拿出来炒花生。

顾胜天和福宝现在日子好像过得不错,偶尔会有煮鸡蛋或者炒花生吃,煮鸡蛋他们就自己偷偷吃了,但是炒花生会拿出来给几个小伙伴分分,每个人吃几颗。

福宝分了后,小伙伴们一个个乐呵呵的,福宝又看了一眼生银。

“生银,你要吗?”

生银当然知道,福宝问这个只是口头问一下,给自己一个面子。

平时两个人都是不怎么说话的,井水不犯河水,福宝才没那么好心给自己好吃的。

谁知道福宝这话刚说完,就听到王柱子大声嚷嚷;“人家生银不稀罕吃你的炒花生呢!人家可是有好吃的!”

平时小伙伴们有啥好吃的偶尔会分享下,但是王柱子记得,生银从来不和大家分享她的好吃的,她全都是自己偷偷吃。

这话一出,陈翠儿也想起来了,上次她给生银吃了奶糖,但是生银有炒瓜子却偷偷地自己吃,可没说分给自己过!

陈翠儿心里有仇了,给了生银一个白眼,撇嘴说:“对,人家有自己的好吃的,不稀罕和咱分着吃!”

生银噘嘴:“我还不稀罕吃你们的呢,就一个炒花生,有什么了不起!”

她当然知道大家都和福宝顾胜天玩得好,不太乐意和自己玩,但是她乐意和他们玩吗?就是一群小屁孩而已,什么都不懂,整天就知道吃吃吃!

还有福宝也是,傻乎乎的,就知道吃!

这么想着,她突然记起了粮食的事,当下心里一跳。

上辈子,是福宝先提出来说要囤粮食的,后来果然发生了□□,当时他们一家子靠着福宝事先提醒要囤粮食的事,才避免了饥饿。

她忽然有些疑惑,这辈子的福宝知道要囤粮食吗?没听说啊!

正想着,不知道怎么就听到陈保家虽然笑嘻嘻地说:“生银,你爹怎么好好的换来不少粗粮啊?这是要干嘛啊?”

现在日子过好了,不少人家都吃上棒子面窝窝头了,过上好日子的就不太稀罕去换高粱了,毕竟吃棒子面能吃饱饭,为啥要去吃高粱面呢?

陈翠儿想起来这个,也有点纳闷:“对啊,我咋听说你家还买了一些粮食?这是干嘛呢?”

福宝和顾胜天听到这个,对视一眼,都不说话了。

生银见大家问起这个,冷笑一声:“买粮食咋啦,我家能吃,吃得多,我家就要多买粮食!”

她这一说,大家噗嗤笑起来,王柱子干脆说:“我娘说了,这是脑袋进水了!”

王柱子的娘就是王富贵媳妇,王富贵媳妇那张嘴确实像是说出这话的样子。

生银听王柱子那么说,鄙薄地笑了一声,真傻。

不过她却故意说:“其实我是想着,过些天可能要吃不饱饭,毕竟看着这天要欠收,我家就干脆多囤点粮食。”

她这话一出,大家哄堂大笑。

这么好的年景,再过几个月就要大丰收了,谁信啊!

陈翠儿干脆大声说:“我爹说了,今年的庄稼长得好,预计能收不少粮食,到时候还要给大家伙多发麦子呢!”

“哇,麦子!”

她这一说,大家眼里都放光,围着陈翠儿问东问西的。

所有的人沉浸在收麦子的喜悦中,根本没有人去想生银刚刚说的那句话。

生银当然也知道大家根本不会信的,她暗暗地想着,到时候过几个月他们就知道,后悔死他们去吧!

不过……

生银望向了福宝。

一看到福宝,她心里就不太痛快了。

福宝长得真好看。

福宝上辈子是个大美人,好看得十里八村都知道平溪生产大队有个小姑娘长得好,上了中学后不知道收到过多少男孩子“请求共同进步一起好好学习”的信。

这辈子的福宝才十二岁,却已经有些模样了,身段纤细,皮肤也细腻得跟白瓷一样,还有眼睫毛,怎么可以那么长那么密?

生银垂下眼睛,故意问道:“福宝,你家粮食还有不少吧?”

原本沉浸在读书中的福宝,听到这个,抬起头来,一脸懵地看着生银:“粮食?不多了啊,这不是要下新粮了吗,当然没有太多。”

说着,她笑了:“怎么,你家还有很多粮食?”

生银仔细地打量着福宝,她觉得福宝那傻乎乎的样子不像是装出来的,总算放心了。

别人囤不囤粮食她一点不关心,只要福宝家没囤就行。

到时候且等着挨饿吧!

她就想看看,挨饿的福宝,是不是还会长这么水灵。

福宝在敷衍了生银后,却有些看不进去书了。

她忍不住侧首,看着旁边的陈翠儿她们说笑的样子。

自己家是不用担心饿肚子了,可是平溪生产大队有那么多老百姓,很多人都是她的同学,她曾经的同学,还有她从小熟悉的叔叔婶婶爷爷奶奶们,这里面固然有她不喜欢的,但也有她喜欢的。

那些人,只是普通人而已,这个时候自己无论说什么都不会信的普通人。

之前她想着,这都是各人的缘法,但是现在她想法慢慢变了。

她并不能指望任何人都像爹娘爷奶那样自己说个啥就信,但是她却不希望她们就这么饿肚子。

她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帮他们呢?

第92章 第 92 章

第92章我不能坐视不理

这一天,家里的母鸡咕咕咕地叫, 刘桂枝过去鸡窝里捡鸡蛋, 找了一遍, 捡起来七个鸡蛋, 其中有两个还热乎着,明显是鸡新下的,她心里高兴,把那七个鸡蛋用衣襟小心翼翼地托着, 回屋去。

正好这个时候隔壁陈有辉家也出来捡鸡蛋,她家也和刘桂枝家一样养了七八只鸡,但是却只有捡了三个鸡蛋, 有时候甚至只捡一两个。

陈有辉媳妇隔着篱笆看着刘桂枝怀里的鸡蛋,羡慕的只咂舌头:“你咋养的鸡,怎么每只鸡每天都下蛋,你这一个月得多少个鸡蛋啊!”

她都好几次看到刘桂枝捡了不少鸡蛋,手里拿不住还得用衣襟包着,这刘桂枝家的鸡可真能下蛋啊!

刘桂枝:“家里福宝和胜天都勤快, 一放学就给我捡虫子喂鸡,鸡吃得好, 下蛋也勤快, 这都都亏了两个孩子。”

刘桂枝是觉得自家有福气,但是她不好直接说, 就随口找了个理由。

陈有辉听了,顿时羡慕了:“你家福宝可真懂事, 又好看,又能干,我看她放学了不是学习就是帮你干活。”

顾胜天当然也帮着干,但到底是粗心小子,只会干一些力气活,福宝就不一样了,那真是刘桂枝的小帮手,特能耐。

刘桂枝想想,也笑了:“福宝这孩子,也忒勤快,有时候我说你也玩去吧,她就是不去,非要帮着干活,就算出去玩,也是和胜天去山里捡野菜拾柴火啥的。”

陈有辉想想,更羡慕了,再看看刘桂枝怀里的七个鸡蛋,忍不住问:“你这一个月得二百个鸡蛋吧?自己肯定舍不得吃,是不是都拿去集市上换东西换钱啊?”

刘桂枝听了,心里顿了下。

如今家里虽然有了足够的粮食,但是也不太吃,平时都是尽量能节省就节省,有什么都得小心地攒起来,攒起来卖几个钱。

以前因为鸡蛋多,刘桂枝会让几个孩子吃一些,譬如福宝和胜天都是每天一个蒸鸡蛋吃着,上学辛苦,读书费脑子,得让他们增加营养,而剩下的自己就拿去集市上卖掉攒钱。

可现在,刘桂枝不舍得卖了,真要遇到饥荒,这鸡蛋是金贵的粮食,吃一个鸡蛋顶好几个棒子面窝窝头呢,还是留着吧。

她又怕坏掉,就把鸡蛋腌起来,现在咸菜缸里都快有小半缸的鸡蛋了。

当然这肯定不能让人知道,让人知道了人家还不馋死啊,别人吃不上的,你能吃,你说别人心里能痛快。

所以刘桂枝随口说:“家里小子太能吃了,两个孩子在公社里上学,还有两个小的很快也得去公社里上学了,只能拿去换钱,回头给他们买书本啥的,没办法,消耗太大了。”

其实这几年家里过得不错,别说其它,一个月吃完后还能剩下一百个鸡蛋,现在鸡蛋是论个卖的,好的话十个鸡蛋就能卖五毛五分钱,一百个鸡蛋那就是一个月五块五,这是不小的一笔收入呢!

刘桂枝日子又过得精细,这几年一年的鸡蛋钱都能攒六十,更不要说其它,所以除去那买粮食的二百块钱,家里还有那么三百多块钱,以防备着万一呢。

不过陈有辉媳妇当然并不知道,她笑了下:“说得也是,你家消耗真大,不过你说上那么多学干嘛,又没什么用,最后还不是回来土里刨食!”

对于这种说法,刘桂枝并没有回答,她读书并不多的,但是她娘家哥哥说读书好,她男人也说读书好,她也觉得,能供养就供养,反正家里现在条件也不错,让孩子们尽量上吧。

正说着,就听到大喇叭里喊:“各家都注意了,社员们都注意了,现在粮站发通知了,粮站收陈粮了,谁家有吃不着的粮,都可以交上去。”

陈有福的话透过大喇叭传遍了整个平溪生产大队,陈有辉媳妇顿时高兴了:“哎呦,我家还有一些粮食,我估摸着到了新粮食下来肯定吃不完,人家既然收,咱还不如赶紧交上去!”

要说粮食换钱,在集市上也是能换的,但是这都是私底下的买卖,人家买的也怕被抓投机倒把,这就不能随便卖,现在公家的粮站收粮食,那最好不过了,这种价格虽然比外面便宜一点点的,但是能算公粮的指标,到时候人家收了粮食,给你一个回执,你拿着回执往陈有福那里一放,算是给生产大队抵了明年的一些公粮,生产大队也会给工分上的好处。

里外里一算,还是公家收粮食划算。

刘桂枝一听这个就皱眉了:“我觉得也不急在这一会儿吧,有粮食自己留着慢慢吃就行了,反正也坏不了。”

陈有辉媳妇哪听这个,她只惦记着能换钱的事呢。

她家又不能像刘桂枝家一样可以一个月二百个鸡蛋,她要是一个月二百个鸡蛋那她一个不舍得吃,全都拿去集市上卖了,一个月十块钱,一年就是一百多,早发财了!

陈有辉心里酸,嘴上就说了;“没办法,咱没那捡鸡蛋的福气,只能卖粮食了。”

刘桂枝听这话,顿时不说啥了。

劝不动,没凭没据的,本来只是福宝一个梦的事,别人凭啥听你的信你的?

刘桂枝想了想,便说过去苗秀菊那里,她能说,如果能劝动几个人不去卖粮食,那也是功德一件,实在劝不动就算了。

谁知道她刚走到街道上,就见大家都打着招呼,纷纷要运着自己的粮食去公社粮站里卖,其中王富贵家碰到了刘桂枝,还拉着刘桂枝:“桂枝,赶紧的,你家不是还有一些陈粮食吗,吃不了的赶紧拿出来,能换钱!”

刘桂枝和王富贵媳妇关系一直不错,便趁机说:“我看还是等新粮食下来,再说卖陈粮食的事,反正不着急……”

谁知道她还没说完,旁边的沈红英就揶揄她了;“你知道啥,现在陈粮交上去后,不但有钱,还可以算明年公粮的数,等于咱用今年陈粮来交了明年新粮食的公粮,这里外里都是划算的买卖,这么好的买卖你不去干,还拦着别人?”

刘桂枝只好说:“没办法,我家没多少粮食了。”

刘招娣噗的一声笑了:“桂枝你也真是的,你让我说你什么好,自己家没杜少粮食了,就拦着别人,这是天大的好事,哪能错过!”

王富贵媳妇和刘桂枝要好,却不忍大家这么说:“桂枝也是为了大家好,怕大家万一来个青黄不接挨饿,这本来也是好的,只不过是今年咱这庄稼长得好,风调雨顺,老天爷给饭吃,眼瞅着就是大丰收!”

刘桂枝不吭声了。 苗秀菊从旁看到了这一幕,也没说话。

这种事情,站出来劝大家,十有七八费力不讨好,苗秀菊是人精,不回干这种得罪人还不落好的事。

福宝和顾胜天恰好放学,正和陈翠儿有说有笑的经过这里。

福宝听着那几个媳妇说话,还看到其它人提起接下来的大丰收,脸上都洋溢着笑,心里就隐隐感到不舒服了。

偏偏这个时候,陈翠儿小声说:“福宝,我娘明天给我烙饼,白面油饼,那个可好吃了,到时候我偷偷带半张来给你尝尝,千万别和别人提啊!”

两个人关系好,有些好吃的她们不舍得让别人吃,就私底下分享。

福宝心里一动,回头看到陈翠儿脸蛋上的两块红。

关系那么要好,她咋能忍心看她以后挨饿?

不能去说动所有的人跑去买粮食储存粮食,但是怎么可以把剩下的这点陈粮也都给卖出去呢?

福宝一下子定了决心,她匆忙和顾胜天陈翠儿说了一句,就直接过去找霍锦云了。

顾胜天和陈翠儿吓了一跳;“福宝,你干嘛去?”

然而福宝早就跑得没影了。

********

福宝撒丫子直接跑回了学校,当时苏宛如已经离开了,霍锦云正在那里收拾书,一抬头看福宝回来,笑着说:“福宝,咋又跑回来了?忘带什么东西了?”

霍锦云在平溪生产大队也有五年了,口音慢慢地像本地人,就连一些口头用语也更接近平溪本地土话,比如动不动就是“咋”。

福宝气喘吁吁地站在那里,望着霍锦云。

  如果觉得福宝的七十年代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女王不在家小说全集福宝的七十年代说好的万年女配呢五个大佬跪在我面前叫妈大佬为我竞折腰/女配的逆袭再入侯门你是我世界里的唯一/捡个男人带回家小娇妻出墙记叶叶有今萧重生之妓不如仁/重生之诱你上钩久违了,男人女王不在家隐形的他山下一家人猎户家的小娘子明天我就要重生了大管家,小娘子天上掉下个美娇娘神棍称霸世界/重生之神算天下面首倾城小佳人宠后作死日常皇家小娇娘半路杀出个侯夫人蜜芽的七十年代盛世娇宠砂锅娘子/砂锅老板娘将军家的小娇娘,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