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那那作品何处金屋可藏娇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纪小少爷,今天到刑天家里玩啊?”

“纪小少爷,待会儿要不要来我家啊,有好吃的给你哦。”

“纪小少爷,晚点和我们去墓园祭拜吧?”

“纪小少爷,小姐今天好吗?”

纪稹的人缘显然非常良好,这条街上的每一个人看到他都非常热情的打招呼,而纪稹也非常有礼貌的一一回应。一时间,整个街区一片欢声笑语,而原先的那位老人也拿出了家里的许多茹娘果来招待邻里街坊。

没一会儿,纪稹就注意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张骞,而张骞也一直观察着这个看来深有教养的男孩。两人目光交错的一瞬间,都露出了友善的笑容,纪稹走到张骞身边,仰着头问道:“先生好,先生是新来的居民吗?”

“在下只是一个异乡客。”张骞答道。

“先生不是商人吧?”纪稹转了转黑溜溜的眼睛,说道,“姐姐是不许商人们在城里乱走的。”

事实上,陈娇是不允许外人在城中乱走因为现在的辽东城只有那些为了朝鲜特产而来的商人们才是外人,所以给纪稹造成了这个错误印象。而对于张骞,由于他历史上的名气陈娇并没有下令可以限制他的行动,同时也是在李希的刻意纵容下,让张骞得以在城中自由行动。

“在下名叫张骞。”张骞并不因为对方是一个孩子而轻视他,多年的流浪告诉他不可以小看每一个人。

“我是纪稹。”纪稹礼尚往来的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先生可以叫我稹儿。”

“在下不敢。”

“不知先生从何处来啊?”纪稹问道。

“在下来自大汉。”张骞说道,当张骞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略有些弥漫,大汉这个故乡在过去的十年中只是一个名词,如今的自己还可以算得上是汉人吗?

“大汉?”纪稹绕着张骞看了看,摇了摇头,说道,“不对,先生的衣着不像。啊,比较像老师说的匈奴人。”

“比较像匈奴人。”这话让张骞也愣了一下,心中泛起一阵不知是悲是苦的情绪,他苦笑着说,“在下过去十年一直在西域各国游历,故国衣冠已经由数年未曾着。”

“先生去过西域?西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啊?”此言一出,所有的孩子都起了兴趣。身为汉人的他们原本对于匈奴并没有太大的感觉,移民到了辽东城之后才从学校的老师和陈娇口中知道这个民族的存在。一如每一个少年一样,他们对于正在进行的汉朝和匈奴的战争充满了幻想,梦想着自己将来有一天跨上战马,扫平西域的那一天。因而对于西域充满了好奇。

“是啊。”张骞点了点头,在众多期待的目光中开始讲述,“南道诸国”的楼兰、菇羌、且末、于阗、莎车等和“北道诸国”的姑师、尉犁、焉耆、龟兹、温宿、姑墨、疏勒等,讲到那些沙漠和绿洲,山谷和盆地,讲到那里盛产的葡萄和最好的饲草苜蓿,还有那些双峰的骆驼,美丽的玉石。

直得所有的孩子都如痴如醉,而张骞自己也几乎再度陷到了那些曾经悲喜交加的记忆里面。一直到城主府顶端的大钟被敲响,提醒所有人应该吃饭了。

“我得回去了。今天只能听到这里了。”纪稹略带遗憾的说道,其孩子也觉得十分扫兴,一个个略带怨念的望着不远处的大钟。

“呵呵,在下正打算去拜访令姐。不知道纪小少爷能否为在下引荐。”张骞见众人散去,便走到纪稹身后问道。

“你要见我姐姐?”纪稹抬头看着他,他望着张骞一脸诚恳的样子,想了想,说道,“姐姐中午应该会回家吃饭的。先生要见,我们得快点,不然姐姐就又走了。”

“如此,有劳纪小少爷了”

此时的陈娇正在饭厅等待着纪稹的归来,而李希则在一边看着张萃派人送来的信。

“你姐姐说,艾儿和允儿现在长得都不错,身体很健康。等着你这个做长辈的什么时候回去,好好的看看他们。”李希微笑着放下妻子的信,对陈娇说道。李允和李艾是李家那对双胞胎的名字。

“等这边稳定下来,我就随姐夫你回去。”陈娇会心一笑,说道。

“姐姐,我回来了。”纪稹的声音老远就响了起来。饭厅里的二人本不以为意,当看到跟在纪稹身后进来的张骞时,稍稍愣了下神。

“这位是?”李希率先说道。

“在下张骞。”张骞暗暗扫了一眼李希和匆忙戴上面纱的陈娇,只觉得眼前的一对男女皆气质不凡,而陈娇那一扫而过的美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张大人!”李希端正脸色,恭敬的行了一礼,陈娇也起身给他行了礼,一双眼睛却十分好奇的盯着这个在史籍上留下赫赫名声的“探险家”。

“陈小姐,李先生,有礼了。”张骞回礼道,他却忽然觉得自己的称呼十分荒谬,这三位名为兄妹姐弟,却各有不同的姓氏,令人叫来甚为别扭。

“张大人请坐。”陈娇给婢女阿奴役个眼色,让她去再被一副婉筷来。阿奴的动作十分迅速,马上又一副新的碗筷送上,而张骞则十分别扭的坐在对他来说还相当陌生的椅子上。

“给张大人斟酒。”李希吩咐道,阿奴立刻给张骞斟上两日前陈娇命人送到府中库存的蒸馏酒。

“好酒!”张骞略略饮了一口,不由赞叹道,曾经在西域度过十年岁月的他,自然也能喝一些烈酒。

“承蒙先生夸赞了。这正是在下打算请先生帮忙进献给今上的辽东美酒啊。”李希脸上带笑,不动声色的说道。

“是吗?”张骞也是脸上无波,只淡淡地说道,“如此好酒,一旦到了朝中,应该能得到权贵的喜爱。”

“呵呵,那就要看先生是否玉成了。”李希直视着张骞说道。

“李先生,陈小姐,张骞正是为此而来。”张骞正色说道,“我想,高管事并不能决定对于辽东城,有哪些事情,是我所应该隐瞒的吧?”

“不错。”李希微笑道。

“据在下看到,城里的居民对于自己的来历并未特意隐瞒。如此说来知道辽东城真正来历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如此,在下冒天下之大不韪隐瞒它,还有意义吗?”张骞说出了自己这半日观察结果。

“张大人放心好了。我保证,辽东城的秘密绝对不会被传到它不该在的地方。”李希定定的担保道。张骞说的他早已经提醒陈娇注意,而陈娇也完成得很好,那些来往于辽东城的行商们被严格控制起来,目前除了城里人没有人知道辽东城的这些人是一些离开中原的流民。至于张骞,那只商队的成员把他看成普通的葡萄工匠,又想到将来会一起生活,所以才将消息透了出来。

“如此甚好。”张骞对于李希的保证没有任何怀疑,这种奇异的直觉曾经在过去十年无数次的救过他的性命。他转而将注意力转向陈娇,问道,“在下听说这个城里的一切都出自陈小姐的手笔,小姐大才。”

“不敢。”陈娇可不敢在历史名人面前端架子,立刻谦逊的说道。

“刚才在下方才在外面看到整个城池都在大兴土木,弄所谓的卫生排水系统?那是何物?”

“那是,通过下水管道,将一些污水排出城外的粪便池中,使城中保持洁净。”陈娇解释道,而她还没有说出来的是,这个粪便池她是打算拿来当沼气池用的,只是目前对于这个想法还没有太大的信心,所以先闭口不提。

“哦。”古时的人对于不讲卫生造成的病毒传播并没有太清楚地认识,所以张骞便将这大兴土木的工程视为陈娇一个女子的个人想法,淡淡的应了一声。

“张大人,稍等。”陈娇忽然想起一件事情,匆忙起身到房间里面将东西拿出来,对这张骞说道,“张大人,这是我们这里的特产。”

张骞惊讶得看着眼前的透明杯子,极度惊讶,双手捏住杯子,居然可以看到自己手指上的细纹在杯子上留下的痕迹。还有一样就是之前张骞曾经从高利手中看到过的纸。在当时来说,这两样东西都可算得是稀世珍宝,在张骞眼中这样的特产实在是太昂贵了。

“张大人请收下,这是给大人的礼物。还有的,大人离开之日,小女子会装上两箱,让大人带给当今皇上。”陈娇笑眯眯的说道,经过上次的煤炉事件,她已经知道汉武帝刘彻是天底下最好的广告代言人,她可指望着经他御口夸奖之后,滚滚而来的那些孔方兄呢。

“贵城果然富可敌国啊。”张骞感叹道,之前在街上看到一个普通老汉如此大方的拿出自家的食物来招待街坊时,他就觉得这个城里的人们生活富庶的不可思议,如今看到这两样稀世珍宝,更加坚定了他的这种看法。

“呵呵,敝城地小人少,而靠近朝鲜。如今朝鲜特产在中原走俏,张大人可能还不知道吧?”陈娇说道,“朝鲜对我大汉不甚友善,故而特产少往大汉运送。如今以我们辽东城为中转,向大汉运去的这些特产,所获之利不止百倍,故而城民富庶。”

“金银珠玉,饥不能食,寒不能衣…”张骞听到这不觉皱了皱眉。

“噗嗤,”纪稹不由得笑出了声,他抢言道,“先生,你说的不对。金银珠玉,世人所爱,有了金银珠玉,我们想要的东西大多都是能买到的。”

“纪小少爷,你小小年纪怎么有如此想法?”张骞终究还是终归最正经的那种读书人,虽然多年的流浪生涯让他学会了妥协,但是人内心深处的很多东西却是很难改变的。

“张大人,人各有志,只要城民们过得好,我想用什么办法是无所谓的。”李希淡淡地将话题转移开,“倒是对皇上,该如何说话,不知道大人你斟酌好了没有?”

“九真一假,想来可以令皇上相信吧?”张骞饮完最后一口酒,说出了自己的答案,“如果,李先生没意见的话,我想这些流民都是自愿来到辽东的,不是吗?无人组织,无人唆使,只是为了谋一条生路。而辽东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城,在下也是偶然被善良的城民所救,不是吗?”

“诚如所言。”李希微笑着点了点头,对于张骞的识相十分满意。

等到张骞离开,陈娇微笑着问李希道:“姐夫,张大人离开之后,我们应该可以开始接受那些从右北平逃来的流民们了吧?”

“你怎么…”李希听到陈娇忽然冒出的一句话,顿时有些傻眼。

“皎儿,原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姐夫不采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张骞。姐夫你行事果决,断不会因为我的几句求情之词而改变主意。早间,我看到商业区那些忙得脚不沾地的工人们才明白。辽东城已经成为这远近的商业中转站,而人口如此之少,要做的事情如此之多,人手已经十分不足。而边界战乱频繁,不久必有流民前来投奔,则到时如果辽东城还是没有得到朝廷的承认,那么,对这些流民来说,前途堪忧。”陈娇看着李希,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你长大了!”许久,李希才说出这么一句话。

第二十一章 一封朝奏九重天

“元朔元年,春三月,皇子刘据生,乃卫皇后子。卫氏遂以子贵。卫氏出身卑贱,事帝甚谨。春四月,博望侯自辽东归,其去国共计一十岁矣。献匈奴及西域周边形势地图,另有纸张,玻璃等物,具为辽东所上贡,辽东城一事,遂达天听。”的

张骞一步一步的走向未央宫,象征大汉帝国至高无上的权威的未央宫盖得气势恢宏,如今在这股恢弘中还添加了一丝喜色。张骞知道那是为什么,在他回来的路上就已经听闻,新皇后卫子夫诞下皇子,今上春秋二十九乃得皇子,举国皆喜,枚皋和东方朔还做了《皇太子生赋》、《立皇子祝》两篇贺文,再加上十年后归来的张骞,元朔元年的大汉帝国一片欣欣向荣。

“臣张骞,叩见吾皇!”张骞在宣室殿群臣的注视下,三拜九叩。十年前,就是在这个地方,他辞别了汉武帝刘彻前往西域,去完成“断匈右臂”的使命,十年后形容已变的他居然还能只身还朝,跪在这大殿之上,一切都如同不可思议的梦境。的

“起来,起来。”刘彻的声音也有一丝的不同寻常。当年,张骞本是朝中一名小小的郎官,他虽然相貌堂堂,讲话条理分明,但是却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直到十年前,从朝廷俘虏的匈奴人口中,得知大月氏王想要抱杀父之仇,但苦于无人相助一事。刘彻当时立刻定下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以夷制夷,“断匈右臂”的策略。可惜,面对这一九死一生的任务,朝廷众卿皆低颔敛手,迟迟不诺。只有张骞以一个小小郎官的身份,泰然挺身应募了,张骞的不卑不亢、神色从容在当时给刘彻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十年,朝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刘彻自己也从一个少年长成了一个成熟的帝王,对于张骞的归来,他几乎已经不抱希望,不曾想,张骞居然不辱使命。

“臣有辱使命,不敢起。”张骞仍然将头颅甚深埋在地上,埋进自己宽大的衣袍里面,“大月氏人自击败大夏国后,已无意东还,臣虽费尽口舌,却不能使其与匈奴为敌。臣有负圣恩。”

“爱卿请起,”听张骞说完之后,刘彻脸上露出了笑容,“爱卿为我大汉,去国千里,入匈奴十载而持节不降,朕不知其罪何在?”的d09

“皇上!”张骞的声音略有哽咽,十年来的辛苦都在回到故乡的这一刻,消失殆尽。

“弘卿,扶他起来。”刘彻见张骞还跪地不起,便开口让就站在自己近旁的公孙弘上前扶他起来,其实公孙弘官至御史大夫,主外朝事,令他亲扶实是对张骞这个小小的郎官的无上恩宠。

“子文兄,快起吧。”公孙弘与张骞虽然之前并不相识,但是却十分佩服其持汉节而不降的风骨,故而待之甚为亲昵。

“谢皇上!”张骞在公孙弘的搀扶在终于站了起来,对着刘彻再次谢恩。

“爱卿,这十年你辛苦了。”刘彻看着张骞容颜憔悴,早已经无年少时的风采,心中略感痛心,说道。

“臣为大汉,不敢说辛苦二字。”张骞说道,“禀皇上,臣虽未能说服大月氏出兵,然十年之功并未白费,臣已绘得匈奴及西域之形势地图,愿以之献给皇上及皇太子。”

“什么?”此言一出,举室哗然。汉初之时,每言及对匈奴者,所虑之事莫过于草原地广,而汉人地形不熟,一旦出关必受匈奴骑兵前后骚扰之苦,一旦有了此地图,则对于出关作战自有莫大好处。

“快快拿上来!”这下连刘彻也止不住激动了,他几乎要拍案而起。

“是。”张骞自袖中掏出用精致的辽东白纸制成的地图,送了上去。

“让朕好好看看。”刘彻最初并没有注意到这张地图的材质有何不同,注意力只放在地图的内容上,“楼兰,龟兹,乌孙…”这须也怪不得刘彻如此失态,当时的汉朝人对于关外的广大地域根本就不熟悉,在那片土地上有着怎样的国家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谜,而张骞带回来的这份地图正好让人肯看到了那个世界的样子,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司马迁给予了张骞的西域之行以“凿空”这样的高评价。

看着刘彻兴奋的样子,张骞不由露出了笑容,如今献到刘彻手中的这份地图比之他自己十年来绘制的那份更加详细,在辽东城中的这几个月,他从那位陈小姐手中拿到了更加详细的地形图,虽然在某些地方略有些误差,不过经过他的修改,这些与西域实情不符合的地方都已经被更改过来,而那位李公子则给了他更加详细的匈奴及西域国家资料。

“不知爱卿入出关十年,有何策以教朕?”刘彻聚精会神的看着上面的点点标识,从中可以看出张骞十年来的心血,他不由得心头一热,询问道。

“皇上,以臣之见,西域诸国深受匈奴之害,苦之已久,其在匈奴之背,一朝反复,则匈奴必受重创。且诸小国之贵人皆好我大汉财物,然而匈奴为害,商道断绝,若贿之以珠宝重器,则可令其奉我大汉诏令,在适当时机断匈奴生路。故而,当年皇上所定‘断匈右臂’并非不可实行。”张骞恭敬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那么,以爱卿之见,朕需再派人通西域,与各国贵人相通?”刘彻听到自己当初所想并非完全不可能时,双眼放光。

“正是。”张骞点头应道,然而他又略有些犹豫地说道,“但是,匈奴势大,一旦出关,旅途艰难,此乃九死一生之旅。臣不知,能有几人可全身而退。”

“这…”说到这件事情上,刘彻也默然不语了,毕竟当初张骞百人出京如今却只有两人归来的这一事实摆在眼前。

“不过,臣以为或者另有方法。”张骞看到皇帝为难的样子,又犹豫的说道,“然而,此事亦只是臣的猜测…”

“爱卿有何想法,速速说来,朕恕你无罪!”刘彻马上给了张骞一颗定心丸。

“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臣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张骞将自己猜测说完之后,看了一眼刘彻,发现他已经陷入了深思,他接着说道,“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则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

“威德遍于四海…”刘彻在心中默默念着这句话,对于古代帝王来说,这不蒂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蜀地,西南夷…”几个念头在心中转圜了几圈之后,刘彻便作出了决定,他神色不变的抬起头,对着张骞说道,“事关重大,此事且暂缓议论。”

“是!”张骞知道自己所给的通西南夷的意见对于这个国家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政策调整,刘彻自然要再好好想想。

“爱卿,这地图是用何物制成的?”刘彻略略平静一点后,忽然发现了这张地图的不同之处。

“禀皇上,此乃辽东纸。”张骞恭敬的回禀道。

“什么?纸?”刘彻听到此处不禁有些愕然,纸对于汉朝人来说也算不得陌生,只是西汉的纸大多是粗糙的麻纸,就其材质来说,也许还比不得后世的草纸,所以刘彻手中这张洁白的纸和当时人们所认为的纸有巨大的差异。

“是的。这是臣自辽东得来的辽东纸。”

“辽东?”刘彻注意到了这个张骞提到了两次的地名。汉时的辽东还是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对于中央朝廷来说,那是一个不毛之地,从来不重要。

“正是。”张骞乘此机会将辽东城之事说出,“禀皇上,臣自匈奴亡归,途中遇大雾,不辨方向,臣与堂邑父二人幸遇辽东城民搭救,故而得以进入辽东城。”

“辽东城乃是数年前关内之民,流亡至辽东所建。几年时间内建设的颇有些规模,近来关中各地流行的东北奇珍,正是来自此城。”张骞低头说道,“关外苦寒之地,兼有匈奴等外族欺凌,他们都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庇佑,故而请臣献上他们在辽东偶然制成的玻璃献上。”

“玻璃?那是何物?”刘彻见张骞如此郑重其事的介绍,也有了些兴趣。

“此物由臣之胡奴堂邑父携带,正在殿外。”

“是吗?来人,宣堂邑父。”刘彻对于堂邑父的事情,早已经从张骞送上的奏折中知晓,他知道如果没有这个胡奴,则张骞早已经葬身在西域。

“奴婢堂邑父叩见皇上!”堂邑父在来之前早被张骞严加训练过,行礼也行得有模有样。

  如果觉得何处金屋可藏娇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那那小说全集昭宣路人甲昭宣路人甲何处金屋可藏娇,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