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那那作品昭宣路人甲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阿蘅,你怎么啦?陛下喜欢大姬,那又怎么了?他喜欢大姬不是很好吗?”阿妩无辜而不解的眼神,让王蘅君彻底了解她们之间的代沟深过马里亚纳海沟。

  ============

  终于爬上来更新了。汗。原来昨晚上不了网,是因为我老爹把路由器关了。8是网络问题。

  今天晚上还有一更。敬请期待哈。

  ps:关于主角的问题,T_T其实我也粉希望她能早点开始大发神威。可是,可是,我一不小心在开篇的时候把她搞成了路人,还是个不在路边的路人。所以现在是慢慢把主角从犄角旮旯拉到路边的过程中。而从路边到路中央呢,也还有一小段距离。咳咳,慢慢来吧。

  第二十六章 君明臣贤 善始善终

  鼓簧宫

  宫人表演的三棒鼓显然很能吸引上官菀君,她看得目不转睛,灵动的双眸随着那第三根鼓棒上下转动着。这模样与昨日被罗女史吓唬后害怕的样子截然相反。王蘅君看到刘弗陵嘴角也弯了弯,伸手抚摸着上官菀君的长发,显然很高兴看到她恢复成高高兴兴的样子。

  刘弗陵对上官菀君依旧宠爱有加爱,对阿妩也没有另眼看待的意思,他从头到尾连正眼都没瞧过在一旁忙忙碌碌的阿妩。旁人也都以为正常,在这个正常的世界里,只有王蘅君一个人是不正常的,不正常地用审视的眼神盯着昭帝刘弗陵的一举一动看了小半日。

  最后,她终于发现,阿妩说的对,在刘弗陵眼中,她们和上官是完全不同的存在。上官于他是最好的玩伴,心爱的妹妹,以后可以相守一生的爱人,他喜她,爱她,更宠她。而阿妩呢,临幸阿妩对他来说,就像是吃饭睡觉,属于一件生活中必然会做,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但除了满足感观上的欲望外,别无其他。

  在汉代男人的三观里,他真心喜欢一个女人与他与另一个女人发生关系之间,不存在任何冲突。

  领悟到这一点后,王蘅君忽然觉得,自己似乎应该早点做好单身一辈子的心理准备。不然,被一个真心的,互相喜欢的男人无意间如此伤害,然后那个男人又根本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那也太可悲了点。

  就在王蘅君胡思乱想的时候,外面来了个小宦官附在廉姜耳边轻声说了两句话。因为与廉姜靠得近,所以王蘅君听到了一点,却是霍光与桑弘羊一起来了建章宫,如此正在建章前殿等候昭帝召见。

  当廉姜把此事禀报给刘弗陵的时候,刘弗陵的眉头微不可见地皱了皱。他站起身,从专心致志的上官菀君身边走开,与廉姜走到一旁,轻声道:“怎么搞的?大将军怎么来了?他该不会是知道了菀君的事吧?”

  “这,应该不会吧。奴婢让建章宫里的人都闭嘴了。除非是鄂邑主那边走漏了风声,不过应该也不会啊。公主应该比我们更想瞒着大将军才对…”廉姜结结巴巴道。没办法,霍光这来得实在太巧了点,就在皇帝发作了罗女史后的第二天,让人不能不怀疑他是不是来兴师问罪的。

  刘弗陵这下可急了,他顿时六神无主,慌张道:“糟了糟了。大将军把好好的外孙女送进宫,结果却被人欺负了。他指不定怎么怪朕呢。”

  “陛下,你别急,别急。”廉姜连忙给他出主意,“这事其实也怪不得陛下。这样,您先去见大将军,一会儿我们再带大姬过去。如果大将军真发火了,就让大姬帮您求求情。”

  “对对。大将军一向心软,让菀君求情他就不会苛责朕了。”刘弗陵醒悟过来,连忙点头道。

  刘弗陵离去后,鼓簧宫中的表演在廉姜的喝令下停止了。王蘅君与阿妩则负责安抚上官菀君,把她的兴趣从杂耍哄到见外祖父身上,然后带她去建章前殿。上官菀君这时兴致正浓,又是孩子脾性,哪里能愿意舍弃玩乐。廉姜与上官菀君好说歹说,代替刘弗陵作了诸多许诺,才终于把这位小祖宗从鼓簧宫请了出来。

  王蘅君牵着上官菀君的手,来到建章前殿。她踏进大殿,发现霍光、桑弘羊这两位大汉重臣正各执一词地对峙着,而他们的中间跪着一个褐衣少年。因为气氛严肃,所以上官菀君也不敢轻动,王蘅君只能牵着她的手侧身站到大殿左侧不引人注意的地方。

  “杜延年目无法纪,枉法徇私,若不严格追究他的罪责,今后盐铁官营岂不成了一句空话?”桑弘羊显然很是愤慨,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高亢。

  “杜延年此举虽然违反了法纪,不过念在他年纪尚小,而且此事情有可原,还请陛下为朝廷留人才,再给他一次机会。”霍光听到严格二字,眉头又皱了皱,连忙上前一步说道。

  刘弗陵倾身对桑弘羊说道:“桑卿,朕看也没那么严重。那个何铁匠不过是打制一些农具售卖给农人,又不是打制武器。虽说违背了盐铁官营,但也罪不至死。杜延年的处置虽说是宽也些,可也已经惩罚他了。我看这事,就这么算了吧。”

  “陛下,令严而民慎,法疏则罪漏。杜延年给何铁匠宽刑,就是诱民枉法,罪不可赦。”桑弘羊却不理会刘弗陵的和稀泥,硬邦邦地回道。

  “这…”刘弗陵有些为难地转过头看霍光,见霍光对他摇了摇头,便又转头对桑弘羊说道,“不如这样吧。既然要罚,那朕就去了杜延年军司空丞的职务,贬往益州任军中校尉。”益州就是四川,在汉代是极偏僻之地了,发往益州为官也算是严惩。

  “陛下!”霍光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刘弗陵摆手制止道,“大将军,此事就到底为止吧。其实桑卿有一点是没说错的。国家的律法就是让人来遵守的,虽然如今盐铁官卖中有一些不妥当的问题在。不过也不意味着吏民就可以随意违反它而不受到任何惩罚。既然轻罚了那个铁匠,杜延年接受一定程度的惩罚也是有必要的。朕想杜延年自己也不会有意见吧?”

  “是的,臣愿意受罚。”跪在那里的杜延年终于有了第一次说话的机会,他双眸发亮地看着眼前据说比自己还小几岁的天子,精神昂扬地说道,“但是,陛下,盐铁官营的立意虽好,但如今官营所出之铁器农具价高质次,小吏强逼农人认购。耕农因此苦不堪言,方才有了何铁匠这样的人物出现。如要杜绝此事,还须杜绝盐铁弊端才行。延年愿意为轻纵何铁匠而受罚,但绝不是因为延年所作所为有任何错处,而是因为如陛下所说,延年所为违背了律法。”

  杜延年的这番话说完,刘弗陵的双眸亮了亮,他转头看了霍光一眼,见对方眼中也满是嘉许的目光,心中便有了计较。他转向桑弘羊说道:“御史大夫,杜延年的这番话,朕深以为然。盐铁之事,还须拿出个对策来才是。而今海内虚耗,实比不得先帝当年了。”

  起初,见杜延年得到惩治桑弘羊心中还十分高兴,但是杜延年随后的一番话下来,就让桑弘羊面色不快了,谁知道最后皇帝竟然也认同了他的胡言乱语,否定为国家带来莫大好处的盐铁官营,桑弘羊的脸色就有些僵硬了。他不自在地回了一句“臣领命”之后,就不肯再说话。

  “既然无事,桑卿、杜延年你们先回了吧。”刘弗陵也知道桑弘羊的性格,知道若再追究下去,这个耿直倔强的大臣只怕要和自己当面打擂台。只得又看到上官菀君嘟着嘴正站在一旁,便随口打发了桑弘羊与杜延年。

  桑弘羊面带不愉地离开了,杜延年也知情识趣地离开了。见不熟悉的人都走了,上官菀君立刻欢乐地扑了上去,一口一个外祖父地嚷嚷,逗得霍光立刻眉开眼笑。

  “外祖父,菀君想你,想娘亲了。”上官婉君搂着霍光的脖子,嘟着嘴巴说道。

  “外祖父也想你。”霍光宠溺地看着外孙女开始玩弄自己的胡须,笑呵呵地说道,“菀君在宫里玩得开心吗?”

  听到这句话,王蘅君的眼神不自觉地飘到了刘弗陵身上,果然他的心仿佛提到了嗓子眼上,瞳孔扩张,紧张地望着上官菀君。上官菀君很给面子地拚命点头,然后答非所问地说道:“鼓簧宫的杂耍可好看了。外祖父和菀君一起去看吗?”显然,上官大姬的心思还没从杂耍上转回来。

  听了外孙女天真的回答,霍光不禁莞尔一笑,他摸了摸上官菀君的头发,说道:“好,菀君先去看。外祖父一会儿就去陪你。”说罢,他把上官菀君放到地上,对一旁的王蘅君说道,“你带小姐去鼓簧宫。”

  “是。”王蘅君猜到霍光与刘弗陵对于刚才的那件事肯定另外有话要说,连忙哄着上官菀君离开了。

  上官菀君离开后,刘弗陵脸上露出怅然一笑,对霍光说道:“原来,这就是大将军和家人相处时的样子,朕是第一次看到。”

  霍光脸上略有些尴尬,他朝刘弗陵躬身行礼,说道:“老臣殿前失仪了。”

  “这里又没有外人,大将军就不要和朕那么严肃了。”刘弗陵摇了摇头,略有些羡慕地说道,“其实,朕最怀念的还是皇姐未入宫时,大将军在宫中陪伴朕的那段时光。那时,大将军待朕就像今日待菀君一般。说起来,朕真羡慕菀君,有大将军如此真心的疼爱。”

  霍光眉头微动,他抬头与刘弗陵对视道:“陛下,那时长主未入宫,臣留宿宫中照料陛下,不过是权宜之计。君臣有别,臣自当谨守臣道,不可越矩,但臣待陛下之心,永远如那时一般,从未改变。如今,陛下年纪渐长,日益有明君之范,臣心甚慰。”

  刘弗陵听了这话,心中激动,他忍不住紧紧握住霍光的手,保证道:“大将军,朕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你我君臣,善始善终。”

  霍光反手握了握刘弗陵的手,随即便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看方才那杜延年,可好?”他终究不太习惯这般温情脉脉的场景。

  “啊。”刘弗陵有些赧然地收回手,羞涩地说道,“他说的话倒是有些道理。对着朕以及两位辅政大臣还能这般不亢不卑,算得上风骨极佳。”

  “杜延年是先皇用过的御史大夫杜周之幼子。”霍光介绍道。

  “杜周?”刘弗陵立刻在脑中开始搜索杜周此人,“他似乎是个出了名的酷吏啊。如果朕没记错,他的长子与次子分别是河南河内太守,行事也是以苛酷闻名的。”刘弗陵一直被灌输要厚爱百姓,对于有酷吏名声的杜氏父子显然印象不佳。

  “不错。不过杜延年虽是从父兄习律法,但是他对律法的解释却与其父大有不同。延年的品性宽厚,是可用之臣。臣早就注意到他,原想让他锻炼几年再推荐给陛下,谁知却出了这件事。”霍光叹息着摇了摇头,说道,“桑大人什么都好,可就是不准任何人擅改先帝故制,非要力主严惩杜延年。无奈之下,老臣才把这事闹到了陛下跟前。”

  “桑卿的品性朕也是知道的。他的确是有才之人,大汉能有今日他居功至伟。但是先帝留下的法度也不可能沿用一辈子。更何况时移势易,便是先帝自己当年也发过轮台罪己诏,有些制度是该改一改了。”刘弗陵说到这里,顿了顿,他直视霍光,认真地说道,“朕知道前几年因为朕刚继位,内外要忙碌的事情极多,大将军为求朝廷稳定,有许多事情都束手束脚的。而今,大将军若想为天下百姓做什么,请放心施为吧。朕一定鼎力支持。”

  霍光看着刘弗陵深信不疑的眼神,心中忽然有一种“使李将军遇高皇帝”的感慨。他深吸了一口气,躬身一谢,说道:“臣必不负陛下。”

  阳光洒落在这对年龄相差悬殊的君臣身上,一切美好得如同画卷。始元四年,汉昭帝刘弗陵十二岁,博陆侯霍光四十四岁,对此时的他们来说,大汉江山就像一张毫无遮拦的画纸,正在静静地等待着他们君臣联手,在上面涂下浓墨重彩。他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他们同心同德,未来绝对是一片阳光遍布的坦途。

  =========

  到目前为止,我个人最喜欢,最有感觉的一章。

  举起双手高呼,我爱昭帝,我爱小正太!

  第二十七章 封后之喜与悲

  聊完了正事,霍光与刘弗陵步行来到鼓簧宫内。霍光忽然开口说道:“陛下,菀君入宫也有十余日了。老臣想,该是接她回家的时候了。”

  刘弗陵脚下一个踉跄,差点跌倒。他忙立定身子,回身看着霍光,惊诧道:“什么,接菀君回家?”

  霍光对皇帝的惊诧感到有些奇怪,他皱了皱眉,说道:“自然是要回家。当日,臣只是答应陛下让菀君入宫陪陛下几日,省得盖长公主唠叨而已。”

  “这个。”刘弗陵伸手搓了搓鼻子,心中已有了计较。别说上官菀君极得他喜欢,单是她能让一贯严肃的霍光破颜一笑,在自己面前露出温情脉脉的一面,他就万万不愿放菀君离开。刘弗陵咳嗽了一声,然后说道:“大将军,朕已经封了菀君做婕妤了。”

  “什么?”这次轮到霍光惊诧了,他目瞪口呆地看着刘弗陵,一时不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朕很喜欢菀君,也知道大将军并不愿意让她入宫为后,所以就先行做主了。”刘弗陵讷讷地说完,看霍光还想再说什么的样子,他慌忙又说道,“有道是,金口玉言。朕已经封了,绝对不会收回的。”

  霍光张着嘴,看着惶急的刘弗陵,心中的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大将军,朕真的很喜欢菀君,也一定会好好待她。你之前不是说,只是担心朕和菀君会成为一对怨偶吗?朕保证,一定不会的。”刘弗陵焦急地说道。

  霍光摇头再三,最后终于败给了刘弗陵祈求的眼神,他长叹一声,说道:“陛下,你…至少在你决定之前,可以先跟老臣通一声气吧。老臣的外孙女,就这样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受封为婕妤,这也太,太突然了些。”

  刘弗陵听出了霍光话里那表示认可的潜台词,他转忧为喜,高兴地回道:“好,回头朕就封菀君为后,补上一个隆重的封后大典!”

  霍光还能说什么呢,他只能苦笑着应承下来了。刘弗陵这时方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说道:“多谢大将军!”

  “只是…虽然陛下已封了菀君为婕妤,臣还是希望封后的时候,她能从宫外嫁进来。毕竟上次臣以为只是暂时进宫住一住,各种准备都不足,未免有些轻忽了。”霍光又皱了皱眉,如此提议道。

  “好,好。”刘弗陵只要能留下上官菀君,其他哪里还有不答应的。他连忙点头,说道:“过几日,朕就把菀君原封不动地送回去。待封后大典一切准备妥当,再迎她回宫,所有一切必定都不委屈她。”

  霍光看着刘弗陵因为心愿达成而欢欣雀跃的样子,略有些怅然地转头看了一眼仍然毫无所觉的外孙女。刘弗陵看出了他的惆怅,伸手拽了拽霍光的衣襟,他左手握拳举到霍光跟前,保证道:“大将军,朕一定会待菀君很好很好的。”

  霍光看着刘弗陵,微微一笑,亦将右手握成拳,与刘弗陵的左手轻轻一叩,说道:“那老臣就把外孙女交给陛下了。”

  两拳相叩后,上官菀君大汉最年幼皇后的命运就此决定。几日后,王蘅君与阿妩便收到了跟随上官菀君小姐回上官家的命令,以及再回来,上官菀君就会成为货真价实的皇后的信息。

  “高兴吧。等大姬成了真正的皇后娘娘。你们再进宫后的身份也就水涨船高了。”廉姜献宝似地冲她们眨眼睛。

  阿妩一听,立刻惊呼起来,高兴道:“我就知道,陛下那么喜欢大姬。大姬迟早能成为皇后娘娘的。”

  “是啊。”廉姜也是松了一口气,说道,“往后,阿妩你留在宫中也更名正言顺了。”

  阿妩听她一说,脸上略红,啐了他一口,说道:“叫你取笑我。”

  王蘅君看着阿妩与廉姜欢天喜地的样子,却觉得完全无法融入他们,心中只有一种莫名的苍凉感。上官菀君入宫了,今日如此的欢天喜地,若在成为少女太后后回想起来,不知又是怎样一番滋味。

  …

  王蘅君跟着上官菀君来到了陌生的上官家,也第一次见到了上官家的主事人,与温文儒雅的霍光完全不同的阳刚型中年帅大叔左将军上官桀。

  “爷爷!”上官菀君无尾熊抱住上官桀,然后在他脸上吧唧吧唧地留下自己的口水。这种毫无隔阂的亲昵足以看出上官桀平日对这个孙女的纵容,便是在霍光面前上官菀君也没有这么放肆过。

  “我家大姬终于回来了。”上官桀笑着地抱住孙女,乐呵呵地说道。

  一番祖孙情深的戏码过后,上官菀君终于被放归到了上官安与霍荇君的手上,由他们夫妻俩捧着抱着回了自己居住的东院。回到东院,上官菀君就开始叽叽喳喳地跟父亲母亲讲述自己在宫中的所见所闻,就像那些春游归来的孩子们总献宝似的跟父母述说途中摘了几朵花,踩了几个草。

  霍荇君多日未见女儿,无论女儿说什么,她都会听得心花怒放,更何况听起来皇帝待女儿却是极好。她一高兴,便笑着转过头想与丈夫分享欢乐,却看到上官安一脸恍惚,心神不知道飘向何方。

  “…安郎?安郎!”在霍荇君的高声叫唤下,上官安这才回过神来,他慌忙扯出一个笑脸,说道,“怎么了?荇君。”

  “你听到菀君刚才说的话了没有,陛下托他带了礼物给我们呢。”霍荇君嗔怪道,“瞧你这个做爹的,也不好好听女儿说话。”

  上官安侧身坐到妻女身侧,搂住她们的肩,说道:“好好,是我错了。罚我过两日陪你们回岳父家探亲,行了吧。”

  “真的?”这个提议显然让霍荇君又惊又喜,她欢快地抱住上官安,说道,“太好了。我晚上就让梓儿去准备衣物。我们回去多住两日。”

  “好,好。都依你。”上官安含笑答应道。

  王蘅君与阿妩很快就被打发了出来,阿妩如出了笼的小鸟般欢快。

  “大公子待少夫人很好吧。”阿妩叽叽喳喳地同王蘅君说道,“少夫人能嫁给这样的人,真的好幸福呢。”

  这句话,王蘅君都觉得不能否认。霍荇君出身好,相貌好,有个又帅又能干的老爹,偏偏还能嫁一个偏宠自己,人又帅品性又好的丈夫。这简直是对幸福女人四个字的最佳脚注。

  “如果有个人能对我这么好,就好了。”阿妩叹息道。

  王蘅君有些诧异地看了阿妩一眼,没料到她竟也会有这样的感叹。她都已经…

  阿妩吐了吐舌头,说道:“好啦。我只是说说。我知道自己的身份的。”她说这话的时候,竟难得地有些落寞,全不似那日在建章宫时的坦然。

  王蘅君正想追问,前方走廊的拐角处走来一个仆人打扮的青年男子,他看到阿妩,吃惊地瞪大眼睛,惊呼道:“阿妩?”

  “陈大哥。”阿妩看到那人显然很高兴,她笑着走过去,招呼道,“我回来了。能多住几天呢。”

  “是,这样啊。”那个陈大却是有惊没喜的样子,他快速后退,似乎想隐藏什么。这时,从他身后走出来一个年纪略小的少年,两人容貌相似,显然是一对兄弟。

  “陈二哥,你也在啊。”阿妩看到那个少年更高兴了。

  “阿妩!”这陈二看到阿妩脸上出现了毫不掩饰的狂喜,他傻愣愣地说道,“你,你回来啦。”

  陈大看到弟弟这幅痴相,脸色却是难看得紧,他也顾不得什么面子了,用力把弟弟往身后一拽,训斥道:“看什么看?人家是你看得的吗?没听老爷说,她以后会是皇帝的妃子吗?你想死啊,居然乱看。快跟我走。”

  那陈大哥说话的声音并没有刻意收敛,阿妩自然听得一清二楚,她讷讷地唤了一声:“陈大哥。”

  那个陈大黯然地看了她一眼,咬牙道:“阿妩,从前照顾你,那是老爷吩咐的。不是我真的对你特别好。不过往后你若还记得那一点情分,就再也别出现在我们兄弟面前了。”说完,他立刻拖着不情愿的弟弟快速走开。

  “嘿嘿。”阿妩转过头,冲王蘅君一笑,说道,“你看我,又不讨人喜欢了。以前陈大哥对我很好的。我被拐子卖进上官家后,别人都不理我,欺负我,只有他和陈二哥会护着我。肯定是我哪里又做错了。他才不理我的。”话说着说着,脸上就变成了梨花带雨的样子,煞是可怜。

  如果觉得昭宣路人甲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那那小说全集昭宣路人甲昭宣路人甲何处金屋可藏娇,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