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那那作品昭宣路人甲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嗯。求票求留言。争取下章让可怜的女主角再出场一次。

  太囧了。写着写着,她又被扔到路边了。

  第四十六章 寿宴之峰回路转

  始元五年三月六日,是属于上官家的一日。上官桀与上官安父子才下了朝,皇帝封上官安为桑乐侯的旨意便紧随而至。还来不及庆贺这封侯大喜,便得到消息说,今夜皇帝与皇后会亲临上官家,为桑乐侯夫人的寿辰道贺。

  皇帝登基五载有余,可却还是第一次驾临大臣家中。能够得此殊荣,足见上官家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之重。

  上官桀笑得合不拢嘴,心中深觉,当初送孙女进宫实在明智之至,否则何以能凌驾霍光之上得此殊荣。

  到了晚间,圣驾果然亲临,同来的还有帝姊盖长公主、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御史大夫桑弘羊。大汉数得着号的权势人物齐聚一堂,实在令上官家蓬荜生辉。

  “早就听说桑乐侯夫人丽质天生,十一岁起就当家主事,最是聪明不过,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盖长公主握着霍荇君的手,笑吟吟地赞美道。

  “长主过奖了。”霍荇君亦是客气地回应着。她通籍未央宫,常出常入,虽然不知详情,却能感觉出眼前这位长公主与女儿的椒房殿有些格格不入。

  “听说,你极爱花艺,在家中植了不少罕见花卉,不知道开宴前,可否带本宫去观赏一番呢?”

  “长主赏脸,自然是…”

  王蘅君低着头听着那边厢两位大汉贵妇之间虚与蛇委的客气对话,只觉遍体生寒。这盖长公主一路上刻意做出亲近姿态,对上官菀君摆出一副好姐姐的模样,仿佛半年前的杖毙事件从来不曾发生过。王蘅君需要极大克制才能够让自己在这位长公主面前不流露出厌恶的情绪。

  “娘。”上官菀君嘟着嘴巴插了一句嘴,将两位贵妇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

  “菀君,什么事?”霍荇君看着女儿今日一身正装打扮,头都被身上的首饰压得有点抬不起来,不由得心疼非常。

  “我想回房休息了。一会儿寿宴开始了,女儿再来陪娘,好吗?”上官菀君拉着母亲的衣裙,娇滴滴地撒娇道。

  霍荇君自然不会反对,她只是为难地看了盖长公主一眼,正打算和椒房殿修复关系的盖长公主自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反对,便也点了点头。王蘅君终于如获大赦地跟着上官菀君逃离了两位贵妇身边,跟着上官菀君来到了她原本的房间。

  房门一关,上官菀君立刻瘫坐到席上,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说道:“总算出来了。”

  “娘娘,小心裙摆。”王蘅君担心她身上的衣裙出事,连忙出声提醒道。

  上官菀君配合地挪了挪身子,然后皱着鼻头,拉着王蘅君的手,说道:“阿蘅,我不喜欢长主。她打了阿妩。不喜欢,永远不喜欢。”

  这是阿妩过逝以来,王蘅君第一次听上官菀君提及她。原以为,上官菀君惊吓之下,早已将曾有过这么个人给忘记了。

  “阿妩是不是再也不会回来了?”上官菀君抬头望着王蘅君,问道。

  王蘅君看着她小鹿般的眼神,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要对一个六岁的孩子解释什么叫死亡,似乎太过困难了。所以,阿妩的死纵然引得昭帝一时大怒,却终究没有被他太过放在心上,他自然也不会希望上官菀君被阿妩的死讯所困扰,是以,上官菀君一直到现在也不知道阿妩的不回来到底意味着什么。

  “阿妩啊,她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王蘅君无奈地摇了摇头,终究只能如此敷衍道。

  “那她到底去了哪里呢?”上官菀君追问道。

  “这个啊,等娘娘长到…那个鸣鹤烛台那么高,就会知道阿妩的去向了。”王蘅君指着一旁的一个鹤型烛台,如此说道。

  上官菀君小步跑到那个烛台旁边,仰着头一对比,发现自己的身高不及烛台一半,便耷拉着脑袋回来了。她嘟着嘴巴,说道:“那还要好久好久哦。”随后,她又拉着王蘅君的手,撒娇道:“阿蘅,你不要跟阿妩一样走掉哦。”

  王蘅君伤感地抽出手,摸了摸上官菀君的头发,见她像小猫咪似的蹭着自己的手掌,舒服地眯起眼睛,不由得又叹了一口气。这个小小的皇后娘娘啊,却是太小太小了。也不知她今后的路会走向何方。

  王蘅君与上官菀君的独处没有持续太久,上官家精心筹备的宴席很快就开始了。

  大堂上编钟奏乐,笙箫齐鸣,鱼贯而入的舞女们,广袖轻舒,柳腰款摆。宾客们则是杯来盏去,觥筹交错,一派欢乐景象。

  刘弗陵的心情看起来也不错,他举樽对霍光、上官桀和桑弘羊,说道:“数年来,多亏三位卿家通力合作,才保得大汉江山稳固,让朕得以在未央宫中安然成长。此杯是向三位道谢。”

  霍光三人自然是连声说不敢。刘弗陵摆了摆手,继续说道:“而今,离朕成年亲朕尚有六年时光。诸位卿家还请继续精诚合作才是。大将军一贯勤政爱民,为大汉鞠躬尽瘁,他的一片苦笑,还请桑卿多加体谅。”

  桑弘羊知皇帝意有所指,是希望自己能顺应霍光的意思,改革先帝时留下的旧制度。霍光之所为本就是他心中的一根刺,而今见皇帝委婉劝自己配合,他的脸色就黑了下来。

  “还有左将军。你与大将军是儿女亲家,两人更该相互扶持才是。”刘弗陵对桑弘羊的黑面视而不见,又转而对上官桀如此说道。

  上官桀眸中闪过一丝不悦,面上却不显露,他强按下心中的担忧,笑道:“自然,自然。老臣与大将军相交二十余年,最是明白他的为人。”

  这寿宴上,尚有许多宾客分席坐在下方。他们虽然看似认真欣赏歌舞,却也竖着耳朵在听上头的动静。皇帝这席话出口,底下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靠近霍光者,欣喜于近来暗中流传的留言根本是空穴来风。什么大将军与皇帝之间已生嫌隙,根本就是没有的事嘛。瞧瞧,皇帝这不是还把大将军看作最可信赖的辅政大臣么?而心思各异者,或叹无离间二人之可能,或叹霍光权柄独掌之可惧。

  过了一会儿,宴席结束,皇帝携皇后及众宫人回宫。来祝寿的各家勋贵大臣一一散去。上官桀站在大门口送走了身为亲家,最后离开的霍光后,脸上虚假的笑容就再也挂不住了。

  这世界上,最可恨的不是失败。而是本以为成功后,却忽然遭遇失败。一番折腾,到头来,皇帝依然将霍光置于所有人之上。

  上官桀愤愤地想着,霍光凭什么?不就是凭借着当初在宫中多陪了皇帝几日了。若不是当初他狡猾的调他上官桀去主理茂陵丧葬事宜,小皇帝的心怎么会落入他手。自己机关算尽,却因为当年棋差一着而处处受制,怎不令人生气。

  “爹,岳父走远,我们回府休息吧。”上官安见岳父远去,便转身对父亲说道。上官桀一腔郁闷无处发泄,便丢了一个白眼给儿子,骂道:“岳父岳父,你就知道你那个岳父,做不得一点人事。”说罢,拂袖转身进了家门。

  上官安忽然被骂,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只得叹了一口气,嘱咐门房关门,他转而进去寻正在指使佣人处理杯盘狼藉的妻子霍荇君。霍荇君见到上官安回来,便笑着问道:“客人们都散了吗?”

  “都散了。你也累了,我们早些休息吧。”上官安自然而然地扶住她的肩头,说道。

  “嗯。”霍荇君反握住夫婿的手掌,点了点头。她转而嘱咐梓儿,说道,“梓儿,这里就交代给你了。”

  梓儿屈膝应诺道:“少夫人且放心。”

  于是,上官安夫妇恩恩爱爱地回去了自己的房间。梓儿则指挥着上官家的下人们有条不紊地清理着残局。过了一会儿,便有下人悄悄来到梓儿的身旁,说道: “梓儿姑娘,刚才门外有人送了一封拜帖来,说是给少夫人的。”

  梓儿伸手接过那拜帖,轻轻扫了一眼,见上面的署名写着“隽不疑”三字,她略一思索,便想到这是近来因为处置假太子时间而名声鹊起的京兆尹大人。不过,现在时间已晚了,大姬已随着姑爷安睡,再去打搅似乎不妥。

  “送信之人就在门外等候答复。他说,若是少夫人无瑕,请梓儿姑娘去一见也是一样。”送信的下人连忙补充道。

  梓儿点了点头,说道:“嗯。你请他到偏厅稍待,我这就过去。”

  第四十七章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清晨的阳光透过半开的窗户洒落屋内,照射在屋内相对而坐的男女身上。

  上官安手持黛石为妻子细细地画着眉,最后一笔勾勒完成后,他得意地笑道:“夫人果然还是画这远山眉最为好看。来,看看为夫的手艺。”

  霍荇君亦笑着睁开眼睛,她转头对一旁的梓儿说道:“梓儿,镜子。”

  一贯伶俐的梓儿不知为何却在神游物外,待得霍荇君提高声音再次唤她,方才惊醒过来,慌慌张张地取了铜镜过来。

  “梓儿,可是昨晚太累了?要不先回去休息吧。”霍荇君接过镜子,皱了皱眉,说道。

  梓儿忙摇头,说道:“不必,奴婢没事。少夫人不必管我。”

  霍荇君点了点头,便又欢欢喜喜地对着铜镜看眉妆,这远山眉画得淡远,细长,直入鬓际,宛若水墨画里一泓秋水之后的连山,很是好看。霍荇君含笑收了镜子,抬头对上官安说道:“夫君这眉画得好,却是正配我儿所绣之衣衫。”说罢,还站起身,得意地秀了秀衣裳上的长乐光明四字。

  上官安瞧着她那得意洋洋的模样,便吐槽道:“你啊,没见过这么性急的娘。女儿送的礼物,才第二天就穿上了,也不怕人笑话。”

  “谁敢笑话。菀君第一次绣出来的成品呢。”霍荇君骄傲地翘起下巴,然后丢了丈夫一个白眼,说道,“过两个月你生辰,到时别心急火燎地马上穿上身,我可等着笑话你呢。”

  “得,得,说不过你。”上官安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揽住她的肩膀,说道,“夫人,梳洗毕该去用膳了。”

  霍荇君笑着靠在他的肩膀上,两人相携着出了房间。

  这是上官家一个普通的早晨,就像过去十四年的每一天,上官安与霍荇君晨起梳妆,然后亲亲爱爱地去用朝食。只是这一天,在他们的身后跟了一个心事重重的梓儿。

  上官安用完朝食后,就挥手告别霍荇君出府去了。上官安去后,霍荇君便带着梓儿到了庭院里,结果发现梓儿还是魂不守舍的。

  “…梓儿,梓儿!”霍荇君高声唤醒发愣中的梓儿,追问道,“到底出什么事了?你这个样子。”

  梓儿犹豫再三,终是笑了笑,说道:“无事。奴婢只是在想,今日的晡食用什么为好呢?才刚过了寿宴,怕还是吃清淡些,好吧。”

  霍荇君不疑有他,立刻点头,说道:“对。这么一说也是。我们…”

  梓儿一面与霍荇君对答着,心中一面想,罢了,有些事情还是不与大姬说来得好。免得她藏不住心事,反露了马脚,我自己查证过后,直接报与大将军知晓也是一样。原本大将军派我来伺候,也就是为了帮大姬阻绝这些事情。

  …

  “隽不疑悄悄地派人到长陵邑去?”上官桀皱着眉头,询问道。

  看到上官朗点了点头,上官桀顿时面沉如水。长陵邑,那恰是他安置假太子张延年的地方。本来应该摸不着头脑的隽不疑竟然会悄悄派人去长陵邑,这实在是个危险的信号。

  “那假太子确认已是死了吗?”上官桀低声问道。

  “确认已死了。隽不疑家的老仆悄悄给那人下了药。隽不疑本人也是确认死透了,才上报给朝廷的。”上官朗沉声道。

  上官桀闭上眼睛,深呼吸着平复心情。对,假太子已经死透了。皇帝与霍光都已决定将此事悄无声息的掩埋。因为关系到皇位,所以今后只要皇帝不提及就不会再有谁胆敢再翻起此案。这案子已随着假太子的死,成了死案。自己是完全不必担心的。只是隽不疑他到底为什么会派人去长陵邑…

  “杀了他!”上官桀再睁开眼睛的时候,便做下了决断,“无论是凑巧还是他真的掌握到了什么,杀了他一了百了!就在今晚,我要隽不疑的命。”

  “是!大人!”上官朗双手抱拳,应诺道。

  …

  梓儿拿着在书房里找到的那卷《春秋》匆匆出了上官家,直往京兆尹隽不疑的住处而去。隽不疑早在家中翘首期盼了一整天,见到梓儿来却是又惊又喜。

  “梓儿姑娘,可是有什么发现?”隽不疑忙问道。

  梓儿取出怀中的《春秋》递与隽不疑,说道:“拿你的书简来,对对看,看是否对得上。”

  隽不疑取过那经书,平铺在案上,发现其中果然有残缺了部分竹简。他小心地将自己保存着的书简置于其中,竟然严丝合缝,再看竹简材质,再看上面的刻字、内容乃至将竹简串联到一起的韦编竟都是一个样子的。

  隽不疑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果然,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有了此物,我便可向大将军禀报了。”

  “隽大人,这真的就可以证明,在背后作怪的人就是左将军吗?”梓儿犹疑地问道。

  “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先秦诸子所留典籍多不复传。汉兴之后,靠幸存的经师口授相传,方诞生了许多今文经…”隽不疑得以破解此一悬案,心情大好,便开始细细地为梓儿解释起来。

  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儒家经典到汉代就成了稀罕物。汉兴之后,靠着还存活于世的经师们口头讲述又重新整理出了许多儒家经典文书,这些经书已汉代的隶书写就,因此称为今文经。但是,由于记忆失误,理解差异等等许多原因,常常导致同一个经典会有许多不同的版本。以《诗经》为例,汉初有鲁、齐、韩三家诗之说。西汉时,注解今文经的三家诗被确认为正统。反而,注解古文经的毛诗在当时被认定为只是民间学派,没有得到很大的传扬。《春秋》也和《诗经》是一样,在汉代一共有过五个版本的春秋传书,分别是《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邹氏传》、《夹氏传》。各版《春秋》都有各自的特色,因此就算单从内容上也可判断这几段残简与整个书简是否一致,更遑论还有材质及其他了。

  隽不疑从家中老仆身上发现了蛛丝马迹后,隐隐猜到那暗中之人是谁。只是,对方身份如此显赫,又与皇家及霍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倒是不敢贸然行动。若是打蛇不死,被对方反咬是捕风捉影,到时皇帝与霍光就算心有疑惑怕也不好发作。他虽也派人往长陵邑去查了,但是对方行事谨慎异常并没有任何可以作为实证的事物留存。

  这时,隽不疑便想到了书房中留下的那几段书简。这份书简是那暗中之人留下的唯一明证,他一直妥善收藏着。而作为有名的能吏,又生活在风行春秋决狱的西汉,隽不疑自然对各类春秋传书了如指掌。因此,他便想到以此书简为契机,请求生活在上官家的霍家大姬的帮助,来为自己的猜测寻找实证。而今梓儿拿出的这份《春秋》果然与他手中的书简严丝合缝,已然足以取信霍光。

  隽不疑全部话说完,又对着梓儿长长地作了一揖,说道:“多谢梓儿姑娘了。”

  梓儿却不见有多高兴的样子,反而叹了一口气,说道:“谢倒是不必。没想到左将军果然人心不足,这样怕是苦了我家大姬和桑乐侯了。既然无事,那我先回去了。”

  隽不疑于是护送梓儿出了家门,两人含笑道了别。

  第二日,梓儿立在霍荇君身后,陪着上官安父子用晡食。

  “爹,听说昨晚京兆尹隽不疑病逝了。”上官安吃着吃着,忽然想到今日在同僚间听到的新闻。

  上官桀淡淡一笑,说道:“食不言,寝不语。吃完再说。”

  看着上官桀的笑容,梓儿打了个寒颤。隽不疑死在昨晚?那书简的事情,岂非…

  哺食用完之后,梓儿再也无法镇定了,她甚至来不及与霍荇君打招呼,慌忙出了上官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速速到大将军府去。

  “梓儿姑娘。”

  行至门侧,梓儿忽然听到有人唤她,她一转头便看到云伯正笑眯眯地看着她,并说道:“大人请你到他书房一见。”

  “不。”梓儿倒退了半步,却发现已有两位壮汉堵住了她身后的去路。

  她逃不掉了。

  =========

  泪奔,写了两天,终于把这一章写出来了。

  感觉写的比较差劲,墙角圈圈中。

  大家不要介意,不要较真,随便看看就好了。

  如果觉得昭宣路人甲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那那小说全集昭宣路人甲昭宣路人甲何处金屋可藏娇,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