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祈祷君作品老身聊发少年狂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当年,只有陆、江两家互为犄角,守望相助,愣是没有让胡人得了什么便宜。

而后他们献上钱粮,换来一时安宁,胡人本就不善水战,也不喜欢南边的气候,大小世族乖乖给钱给粮,他们也不愿消耗实力,便一直这么暧昧的共存着。当时许多世族就是如他们这般苟且的生存着的,凡是不屑于过如此生活的大族,大部分都落得顾氏的下场。

有传闻说李老国公的母亲也是顾家女,托庇于故人家里,后来遭遇了变故才下嫁与李老国公的父亲。但所有人都觉得那是李老国公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说法,所有仅存的顾氏后人都否认还有族女流落在外面。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楚氏不满胡人压迫揭竿而起,开始联合各方势力,收复中原。

江南世族当时处于观望态度,但是也在暗地里给钱给粮,出人出力,希望有朝一日能收复到江南地方来。

但楚家军没有先来,倒是胡人对各大世族的反扑先开始了。

到了大楚立国之时,江家因为建堡于水上而保存了绝大部分的实力,而陆家却是元气大伤,和全盛时期相比,差不多少了一半的实力。

那时候先皇为了平衡各地世族的实力,向来是扶起一个打压另一个,或内部分化解决,或通过再次联姻拆散同盟。

江家经过这场动乱,成了江南地区那笑到最后的一群人。不但如此,江氏还收归了战乱中流离失所的流民,无数流民成了江氏的佃户或隐户,一下子成了先皇的心头之患。

但江家两代族长实在滑溜,从未留下过一丝把柄,甚至还主动向陆家交出了当年吞并的一部分基业,帮助陆家重建根基,以换取江南局势的平衡。

陆元皓当年是不想来京城的,他家刚刚恢复元气,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他一上了京,陆氏无人主持,必定要落到二流世族的地步。可皇帝不但召了他,还召了江道奇,他们不得不去,否则就是藐视新皇。

当时江南的江家一家独大,顾家几乎全灭,孙家虽然实力不损,但已经无法获得其他世族的认同,陆家作为最弱的一支,随时都可能被先皇拿来开刀,试试江南世族的水深不深。

先皇原本也是想这么做的,他不能看着陆氏起来,再跳出一个大族来。

是李蒙当年阻止了先皇的做法。

他认为此时陆家若有事,只会引起江南世族反弹,更加努力的保住陆家,反倒会催生出一支庞然大物出来。此时只有扶植陆家,并联合孙家,一起打压江家的势力,才能继续保持平衡,不出乱子。

先皇自己就是世族出身,他家就是靠着隐户起的家,自然知道一旦任凭世族做大,到后来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但李蒙说的也有道理,当年那般局势,实在是不能再乱,只能徐徐图之。

所以李蒙找到了陆元皓,说明了先皇的顾虑和对江家的担忧,陆家根本没有路可选,要么选择被先皇开刀,一辈子都拘在京中,子侄不可入仕,慢慢凋零成商家巨贾一般的没落人家,要么就赌上一把,成就几十年的兴盛。

此乃阳谋,陆家和孙家没的选。

虽然知道这是与虎谋皮,也只能乖乖入局。

所以陆元皓接受了先皇的安排,将族长之位交予堂兄,其兄在江南继续经营,朝廷暗地里扶植陆家,他家才能发展的如此迅速。陆家发展壮大,自然就要和江家抢夺生意、抢夺人望、抢夺一切资源,加上孙家的帮助,江氏便一直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

只是光是如此还是不够的,世族的根基在于家族的传承,在于名望,在于联姻后牢不可破的盟友关系。所以在开始之初,便有了李锐与陆珺的亲事,有了他家大儿子陆瑾与孙家长女孙元娘的婚事。

因为陆元皓是翰林院掌院,必定要支持科举取士,可支持科举取士,无异于自掘世族的祖坟,断掉他们家中子弟更多的机会。陆家所作的一切,先皇所玩的手段,江南大小世族又不是傻子,所以才会渐渐疏远陆家,因为谁也不知道陆家下一个受命要吞没的是谁。

这才是陆家一直不招江南世族待见的原因,这也是其他世族为何疏远陆家的原因。被皇帝操纵了的世族,已经不能保持它的独立性,成为四不像一般的东西。

就如同当年为了保全家族而投靠了胡人的孙氏一族,就算后来他们在楚军收复河山的时候几乎倾尽所有,如今世族也不卖他们的帐。

这就是污点,一旦毁了世族立世最坚持的根本,一辈子就抹不去了,也得不到认同。

陆珺觉得自己配了李家的亲,所以江家、刘家、齐家甚至是赵家这样的人家都不屑于和她往来,其实不是,而是他家早就已经被扒了皮,让这些人家无法保持接受的立场。

陆元皓的选择决定了陆家只余下一个“累世大族”的空壳子,若说当年陆珺的亲事,在现在这种发展下,在当年的选择中,还真不能说李蒙坑了人。

陆珺既然嫁不了高门世族,要么只能入宫为皇子的妃嫔,要么嫁到李家作为未来的国公夫人,位比亲王王妃,在这两个选择之间,仁厚的李蒙给了陆珺更好的出路。

但李蒙死了。李老国公也没把世子之位交给李锐。

陆珺一下子就变得尴尬了起来。

“我们当年把你从江南接上京,就是希望能好好教导你,能把你培养成一个称职的国公夫人,能够撑起家业,为我家再添一门助力。可是谁想到李蒙死了,李茂坐了信国公的位子,李锐一下子成了白身,先皇不知道为什么一直不给李锐任何爵位傍身,你将来嫁的李锐到底是什么前途,都已经成了未知。”

顾氏说到这里,也为女儿的命运鞠一把泪。

她原本不该是这样的境遇的。人总是势利的,若凭着珺儿李家未来宗妇的身份,身为世子的嫡妻,就算他们陆家身份再尴尬,也不会像现在这般连二流世族的闺秀都不与女儿来往的情况。

谁知道当时圣眷正隆,如日中天的李家,倒得竟这样快呢?

他们在家中唏嘘,并不是唏嘘这门亲事不好,而是时运不济,竟然将一手好棋,活生生下成了死棋。

一想自家女儿被坑的从天上掉落到泥地里,他陆氏一族成了两任皇帝手中的棋子,半点不由人,他们又是怒,又是恨,又是惧怕。

甚至不愿意再提起这门亲事。

也就是那时候起,陆元皓不允许顾氏再按宗妇的器量和标准教养女儿,若是她有了那样的心胸和眼光,却没有得到对等的身份,只会徒然痛苦,怨天尤人,甚至唆使丈夫妄图抢夺家业,祸害到娘家来。

反正李锐以后顶天也就是个四五品的官员,皇帝是不会让他超过他堂弟,威胁到世子之位的,也许只是在他成年以后给个虚职或爵位,若是这样,依照顾氏现在教养的路子,未来夫妻两相敬如宾,陆珺能够独自管家理事,那肯定是没问题的。

至于大局、至于陆家一门的前程,他们根本就不指望能在女儿身上改变。

这就是帝王之道,是无上的霸道,是倾举国之力压迫于他陆氏一门的制衡之道,他陆家就是那被历史的车轮碾过的道路,是那在行进中被不小心撞飞的鸟儿,根本无力回天。

江氏有晋国公府张氏结盟,他们家和信国公府结盟,原本应该是旗鼓相当,平衡至少两代的。可如今这盟约名存实亡,李家虽然继续屹立在大楚的朝堂之上,却根基浅薄,也是岌岌可危。

而他家,则是先皇和今皇留着辅弼李家成事的一招可用可不用的明棋。江家若是不倒,还有许多年的转寰余地,若是江家先示弱倒下,被开刀的就会是他们了。

“我本不赞同你父亲的做法,因为女子的心胸气量,并不仅仅要用在争权夺利、后宅争斗之上,可你父亲有一点说的对,你知道的越多,就越无法平静的生活。我们自己如今都只能韬光隐晦,做出淡泊名利的样子来,不然无论是世族还是皇帝,若会觉得我们起了怨恨之心,那才是一场大祸。”

顾氏看着已经和陷入沉思中的女儿,叹了口气说:“你别觉得你父亲得了礼部尚书是因为开始受到皇帝重用了,那是因为晋国公丁忧,皇帝要做做样子,又不敢提其他有名望势力的世族,只好拉了你爹这么个被孤立的可怜人……”

“夫人!”

顾氏可不怕他,接着说道:“可是如今你已经没法过平静的日子了,你既然知道了真相,娘就得彻底让你清醒……”

“娘,若是我要入宫呢?”陆珺张了口,说出一句突然的话来。“若是我不嫁李家了,想要入宫走另一条路呢?”

陆元皓千想万想,也没想到女儿会冒出这一句话来。

他说出真相的原意,就是想让女儿明白信国公府没有欠他家什么,让她不必对信国公府如此哀怨不甘。

他原以为什么都不说,就能维持着女儿的骄傲性子,让她一直做着自己是豪门贵女,低嫁李家的梦,因为李锐肯定也是这么想的。而以邱老太君和李茂夫妻的见识,想来也会觉得是他家低嫁了嫡女,不会对女儿不好。

若是所有人都能想法一致,这也是一种相处之道。

可他却没想到,女儿突然说出这种话来。

还是说,他的女儿就是天生的陆家女儿,哪怕什么都不教,这种以家族荣辱为己任的责任感,依然在血液中与生俱来?

就和当年牺牲了和李蒙的感情,而选择了当今圣上的皇后娘娘一般?

“你想都不要想!你难不成想嫁当今圣上?若说是皇子,你退过亲的身份是做不了正妻的,这可和当今那位不一样,李蒙当年是没婚约的!还是你要做妾?”

顾氏掐死女儿的心都有了。

“你敢说出自甘为妾的话来,我先第一个打死了你!”

“可是娘,既然我嫁给李锐也不能改变什么,为何我不能试试为家中走出一条路来?陆家既然已经无路可走,何不学信国公府,放下世族的身段,彻底归心与圣上?”

“你给我闭嘴!”

“不,夫人,让她说。”

陆元皓突然出声。

他想听听他这女儿,是天生就这般大的野心,还是真的是一心为了家里。

她如今见识还不够,想法也幼稚,若是她有野心,他就会让她熄了这般想法,因为若野心和智谋不符,只会给自己和家人生出祸事。

但要是她只是为了家人的福祉,以她的年纪,能说出这般的话来,就算以后没成功,也不会给家里惹祸。就算她嫁不了储君为正室,若他带着陆家彻底投诚圣上,给女儿换来某个皇子正妃的位置,还是没有问题的。

心胸气概度量这种东西,都可以后天再来培养。

唯有本性,无法改变,只能隐藏。

持云院里。

“烟云姐姐,这是蒋师父送来的药膏。”二等丫头云袖窃笑着递上一个白瓷盒子。“蒋师父听说你受伤了,托人带进来的。说是凉州军中的药膏,专治各种刀伤,若是伤口养得好,疤是很小的。”

烟云原本对蒋经义有三分好感,可拜李锐所赐,如今是一分也无了。一想到自己胳膊上出了这么大一个口子,她心中更是烦躁,一巴掌拍掉了那个白瓷盒子。

“不要不要,谁要男人送过来的东西!”

白瓷盒子掉在地上,啪嗒一下摔出了道裂痕。

云袖被烟云突然爆发的脾气吓了一跳,不过她性子温和,没有说什么,只是可惜的看着地上的白瓷盒子。

“姐姐身子不舒服,何必对东西发脾气呢。蒋师父久在军中,随身带着好伤药也是正常的,我们府里的伤药也许还没他的药对症。你是不知道这瓷盒儿,我刚拿到手的时候还是热的,显然是蒋师父一直揣在身上,忐忑了半天才拿了出来。”

云袖知道蒋经义向烟云提亲的事情,却不知道后来发生的事,还以为烟云是在害羞。

她捡起药瓶,塞到烟云手里。

“还好只是裂了,没有碎。只要里面东西没坏,还是能用的。”

她只是来递个东西,手上还有差事,东西带到,自然转身就离开,只留烟云一人在房间里休息。

烟云握着那白瓷盒子,想到云袖的话,顿时觉得这盒子还是热的,烫起了手来。

“只要里面东西没坏,还是能用的吗……”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蒋师傅:能用,能用,而且很好用,谁用谁知道!

烟云:还有其他人用过?(⊙o⊙)

蒋师傅:没有没有,这不是等着你拆用嘛!

作者先纠正前面一处笔误,陆珺设定是十二岁,不是十岁。陆珺是个好女孩,可她不适合李锐,未来两人会有交集,但不是李锐的真命天女。我其实最讨厌剧透,但又觉得有些姑娘们说的陆珺实在有些超出我接受范围,才十二岁的小姑娘而已嘛,六年级啊。所以干脆说清楚了。

134、

京城里接二连三的发生了几件大事,让许多人都有了大楚将有震动的预感。

晋国公丁忧,随后没多久,信国公府的老太君就受到了刺杀,牵连出许多探子来。京城许多官宦人家都被抓了一堆下人去,以致于这几日上朝之前,各位大人互相打招呼的话都不是“你吃了吗”,而是“你家有人被抓了吗?”

法不责众,他们最多是一个“失察”,就算是御史台,那位声名正显的御使中丞周青家也还抓出两个前朝的余孽呢。

另一件大事就是跟御使中丞周青有关。

周青“护送”,或者说“押解”着镇北将军袁羲进京了。同时进京的还有被捕的上千位原王泰和的部下。西军已经拔营回了凉州,这批人此番是中军押解回来的。

李茂一大清早就和刑部、大理寺以及御史台的大人们去城外接这支队伍,袁羲并没有被定罪,如今自然不是罪人的身份,由鸿胪寺接走安置了。剩下的这么多反叛军据说塞满了京城的每一处牢房,也不知道皇帝会如何发落。

引起震动的还有汾州的布政使刘鹏上的折,汾州、通州两地发现了私铸钱的痕迹。

汾州所有的有关衙门全部动作起来,仔细追查此事,最后推测这些人私铸官钱的时间超过了十年,且私铸钱大多流往通州,在各大粮商之中流通,最后分散到各地。

汾州已经查出了一家私铸钱的工坊,正是当地一位巨贾家中的产业。

此人是汾州最大的粮商,被捕后吐露了真相。

据他所说,有人向他提供大量的铜和银来换取粮食,他在得到了铜后便开始进行私铸,一千文里通常多铸出两百文来。由于他用的铜品质不好,只能融掉铜钱再添上他的铜,多制出不少钱来。但因为他的私铸钱分量没有差多少,便也流通了开来。

汾州地方顺藤摸瓜,最后又找到了好几家粮商、布商,一一拿下,誓要查出幕后交易的可疑之人。

私铸官钱,还有大量不明来历的铜矿和银矿,囤积粮草布匹……这已经是有人想要造反的节奏了。

再想到汾州马场多出来的上万匹马,这么多马和马场里人的粮草……

岐阳王的余孽想干什么,不言而喻。

最后一件事,和钦天监的五官灵台郎张玄有关。

他最近又出名了。

因为他预测六月过后,南方将会持续降雨,暴雨会引发决堤和山洪,江南地区会出现很严重的洪涝。此外,今年冬天大寒,上游的大量河冰因为回暖而碎裂,被冲刷至下游堆积,若是天气转热,有可能也会冲破堤坝。

总而言之,张玄是在提醒皇帝——

该加固各地的堤坝了。

楚睿最近很烦恼。

前几件事,他已经部署许久,如今正在渐渐收网。虽然尹朝余孽和岐阳王余孽频频动作实在让人如芒在背,但余孽之所以是余孽,就是因为他们在国家兴盛的时候是掀不起太大风浪的,只能在暗地里搞搞小动作,目前还算可以控制。

可是最后一件事,就真是要快速的消耗国库和人力了。

如今大楚立国才十几年,各地以前留下的渠道、堤坝虽然也在刚建国的时候全面加固过,但由于这十年间风调雨顺,河工之事也就暂时按下。当年百废待兴,人丁却凋敝,每个劳动力都很珍贵,先皇和他都在轻徭薄役,人手都回去种田了,百工每年也只会抽出一两个月来修修桥、铺铺路,至于堤坝……

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了。

工部和户部对这钦天监的张玄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张玄屡屡的预测都十分准确,先前的雹灾和雪灾,正是因为他的推断,给了各部很多准备的机会,才没有酿出大祸来。

恨是因为张玄的上折说的很清楚,这只是他根据天象得出的推测,不一定就会发生,但是有很大可能。

他一句有可能,就要花费无数人手在南方调查各地堤坝、河道的情况,然后进行大的加固?这是多大的工程?

费的银子还是小事,主要是人工。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抽调人手去做这个,会不会引起民怨?而且户部刚刚赈过了雪灾,现在又要来洪灾,看这个样子,似乎还有人一直在预谋造反,军费到底要不要留?

户部再有钱,也经不起这般折腾啊!

楚睿不敢赌。

洪灾不似雪灾,雪灾发生在冬天,秋收已经结束,人丁虽有伤亡,但事后加重抚恤,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甚至还能趁机收归一批隐户。

可是洪灾不是,洪灾在夏天,若是一旦各地水系泛滥成灾,淹没庄稼,冲毁房屋,不但造成百姓家破人亡,还会影响当年的收成。

若是造成粮价暴涨,百姓就会恐慌,就会铤而走险。

通常洪水之后疫病丛生,一旦疫病传播开来,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通州和汾州两地的粮商都因为私铸钱的原因被抓了起来,若是真出现粮荒,这些粮商又在监狱中,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情。

如今只能继续关着他们,一直敲打,若真出现了洪灾,再放他们出去平息粮价了。

张玄的奏疏一出,更加浮动的是人心。

一时间,不知道在哪里传出来的传言,说是天有大灾,必定是上天预警,提醒皇帝所做之事有不仁之处。天子受命于天,天子若不仁,天就会不仁。

楚睿最近火气极大,就连宫女宦官都不敢大声说话。二皇子前几日因为考校的时候没有应对好,还被皇帝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被骂成“蠢笨如猪”。

楚睿从登基到如今,从未动过大的刀兵,今年年初遇见马场生乱,才暂给了兵符与李茂以防万一,后来揪出岐阳王余孽,自然是要派出军队平乱。

到底是哪里传出来的“不仁”消息!

如今他只是稍稍动作,还未真的拿什么人开刀,民间各种传闻就沸沸扬扬,若是他真的做了什么,百姓岂不是都要被唆使着造反了?

别提还有大灾、还有内忧外患、还有各种余孽!

“李国公,你看这种情况?”勋贵派的某个大臣小声问李国公,“若是御史大夫真的上折要求立储,我们站在哪一边?听说贵府侄儿正在大皇子身边伴读……”

李茂的眼光冷冷地射了出去。

“如今敢置喙储君之事,才真叫自寻死路。陛下春秋鼎盛,我等只要辅弼好陛下就是,就算年纪最大的大皇子,也至少要五六年后才可以辅政,皇帝不想立储君,我等对着来,是送把柄给世族抓吗?”

“可是我们现在不提,世族那边也会提……”

“他们提是正常,后宫里全是世家子,我们提了做什么?”李茂看着这个大臣,“此乃皇帝家事,我们连外戚都算不上。”

先皇的后宫里倒有不少勋贵女,可是到了今上,最早的大选是太后主持的,宫里全进的是世家子,而后先皇去世,太后悲伤过度卧病不起,皇帝为了孝道,已经五六年没有选过妃嫔,后宫里留下子嗣的全是世族女子。

他们掺合这个干什么?无论帮了哪个,身后都站着世族。世族没被削弱到一定的程度,皇帝是不会立储的。

果不其然,御使大夫的奏折一上,皇帝直接就咆哮了。

这位御史大夫也是没办法,如今到处都是传闻,说之所以可能发生天灾,是因为皇帝没有立储君,皇气无法传递;是因为皇帝不仁,突兴刀兵……

不过是钦天监的一本奏折,写的只是“预测”的例行通报,却被广为传播,引起民心动荡。现在还没传到南方,若是传到南方,还不知道掀起什么乱子来。

这位御使大夫本身并不是世族,但身后无数人推着他上折,他不得不奏。

虽然知道他可能会被皇帝责骂,或者有可能丢官,可储位之事确实拖了许多年,如今皇帝明显在针对世族,怎能让这些人不急?

“臣认为不妥。只为了无端的臆测,就突然决定储君之事,未免有些儿戏。储君之位攸关社稷,如今几位皇子尚且年幼,怎能看出是否贤明?”

“大皇子仁厚有度,宫人时常称赞;二皇子行事雷厉风行,颇有开拓之象。人说三岁看终身,如今两位皇子已经十来岁了,岂能看不出品性?”

“放肆!刺探后宫消息乃是大罪!刘大人,你是从哪里得出的消息!”

“这还要刺探吗?各家的孩子都在宫里伴读,不用打听都能知道!”

楚睿揉着额头看着下面吵成一团,现在是世族和世族吵起来了,一方支持大皇子,一方支持二皇子,还有都不支持两边添油加醋的。

万幸是李茂代表的勋贵派和张宁代表的中立派都没有发言,只是观望。

他才四十,不是七十!

这些年夭折了那么多孩子,若不是这些人把手伸进了后宫来,他何至于子嗣稀薄到如此地步!要不是皇后为了孩子清扫了一次后宫,顶着巨大的压力“请”他娘和诸位太妃在后宫养病,到现在东宫里都没有几个孩子。

这群人简直可杀!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陆元皓居然出来表示了反对现在立储。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若是现在一出现流言皇帝就立刻立储,只会坐实是皇帝的错误。此刻应该做的是消弭流言,而不是妥协。而且如今最大的急事是赶紧加固各地的堤坝,若是发生洪灾,那才是真的激起民怨。

而且他还表示这件事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是有人推波助澜,因为老百姓是不会管储君立谁的,他们只认皇帝能不能让他们吃饱穿暖,此时又抓出了这么多前朝余孽,说不定正是有心人想混乱朝堂,正好浑水摸鱼。

这一番话正好说到楚睿心里面去了。虽然他知道陆家这么说,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担心南方的洪灾对陆家产生灾难性的打击,现在用示好来换取他的支持,但有时候只要一个反对的声音,他就能借题发挥。

他原以为李茂会出声,想不到他和他爹一样,在皇帝的家事上从来不肯插嘴半句,让他又欣慰又无奈。

好在陆元皓给了个台阶。

  如果觉得老身聊发少年狂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祈祷君小说全集老身聊发少年狂,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