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雾满拦江作品权谋高手李鸿章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李鸿章空降上海

即将出任方面大员,李鸿章也组建了他的秘书班子。

李鸿章的幕僚中,第一个是他的同乡书案周馥周玉山,此人将终生追随李鸿章,替李鸿章掌管印信。从此二人不离不弃,相伴一生,到李鸿章临终之时,就是周馥亲手替李鸿章合上双眼。

第二个是凌焕凌筱南,他曾给曾国藩上疏言兵事十二条,引起了曾国藩的关注。他是最富经验的老幕,举凡行政上的大小事情,他都了然于心,只要有他在,幕府中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第三个人是周含芳周芗林,他少孤,从其兄刘瑞芳受教发蒙,他曾经上条陈议战守方略。此人谨慎心细,此后将由他来负责军械粮饷等后勤供应。

这三个人,都是淮上人氏,自打李鸿章来到曾国藩幕府,他们四人就彼此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感应。周馥等人寄希望于李鸿章带他们闯出一番事业来,而李鸿章却视他们为宝贵的行政人才,以此打造自己的幕府班底。

船行三日,据周馥记载:当轮船过金陵时,南岸下关、北岸九洑洲,沿岸摆开一望无际的太平军营垒,森森火炮对准了在风浪中颠簸起伏的火轮船。头扎红巾的太平军,手持武器,昂首肃立,与船上的淮军近在咫尺。谈笑在耳,呼吸相闻。

李鸿章及六百名淮兵,蜷缩于船舱之中,大气也不敢喘。

1862年4月8日,李鸿章抵达上海。

码头边上,聚集着黑压压的人群,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到场的主要官员有:驻防上海的通商大臣薛焕,苏松太道、署理江苏布政使吴煦,盐运使衔苏松粮储道杨坊,英国驻上海领事麦华陀,洋枪队(已改名为“常胜军”)队长华尔。

余者还有团练大臣庞钟璐,他是探花出身,文人带兵,日夜盼着李鸿章来接过这个烂摊子,他好返回北京城与两宫太后吟诗作画。

在籍朝官殷兆庸,这是一个乡土观念极强的官员,谁敢跟上海父老过不去,他就跟谁过不去。所以李鸿章在上海立足需要靠他,后来他将迅速转变为李鸿章的敌人。

此外还有在籍刑部郎中潘曾玮,在策划淮军赴沪的事情上,他也是出了大力之人。

应宝时和吴云,这两人是中外会防所的人,主要职责是与洋人打交道。同时他们也是杨坊的心腹,构成了对李鸿章权力的威胁。所以此后李鸿章将分化瓦解这个政治组合,最终的结果,却是非常出人意料。

在场欢迎的人还有最善治印的杨庆麟,喜欢写词的潘馥。后面这个潘馥,是钱鼎铭第二次赴安庆的同伴,目睹了钱鼎铭以哭声为李鸿章赢得了沪上机遇。

参加这个欢迎仪式的人,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或是朝廷大员,或是当地官吏,或是有名望的人士。唯独他们欢迎的人李鸿章,说起来有点儿尴尬。

李鸿章没有身份。

江苏巡抚薛焕挪到通商大臣的位置上去后,曾国藩立即上奏,推荐李鸿章署理江苏巡抚。但这个奏章上去之后,朝廷那边却悄无声息,就好像没收到一样。实际上,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客观原因,曾国藩才考虑让弟弟曾国荃出马,曾国荃再差劲儿,好歹有个拿得出手的官位,而李鸿章,他目前的正式职务,叫遗缺道。

遗缺道的意思,就是相当于副厅级的干部级别,但没有位置安排,最多不过是个待岗调研员,连工资都没人给他发。

这时候的李鸿章只能强撑硬挺,强调自己拥有六千五百名士兵。但在这个欢迎仪式上,上海的各级领导们告诉这个待岗调研员:你那都是些叫花子兵,根本就不能打仗。叫你们来,不过是壮个胆而已,恐怕临阵之时,根本就指望不上。

对此,李鸿章缓声回答道:军贵能战,非徒饰观美,迨吾一试,笑未晚也。

众人摇头:唉,你可真是煮熟的鸭子,就剩下个嘴硬了。

坑人的财务报表

淮军登陆上海,未能收到良好的收视效果,结果坑惨了一个人:

苏松太道吴煦。

苏松太道这个职位,相当于上海市市长。

细说起来,吴煦应该是淮军赴沪的头号功臣,为了达成这个结果,他跑前跑后,做了许多工作,甚至不惜为此和通商大臣薛焕力争。但等到淮军登陆之后,那寒酸到了极点的军装,让吴煦惊讶之余,顿时陷入了失望之中。

弄错了,就不该让这些叫花子兵来。吴煦心想,他们来了能有什么用?穷到这份儿上,明摆着是来要饭的。

次日,吴煦接到李鸿章,双方再一交流,吴煦当时就震惊了:有没有搞错?这个李鸿章,他只不过是个遗缺道,没有具体职务,最多是个待岗调研员。你说我好歹也是个上海市长,把个待岗调研员请来干什么?

于是吴煦和杨坊商议:看明白了没有?这个李鸿章,还有他带的叫花子兵,明显是来打秋风混饭吃的,想在咱们上海弄一笔钱,穷酸的大头兵们一人买双鞋子穿,等到太平军再来进攻,他们甩手一走,声称调防走人,到时候咱们找谁说理去?你看安庆的曾国藩,一次次来信老提镇江镇江,为什么提镇江?还不是随时准备把这支军队调走吗?

凭什么让咱们上海人掏钱给他曾国藩养兵啊?上海就是再有钱,也不能这样花。

两人经过严肃讨论,终于研究出一个应对之法。等到4月11号,也就是李鸿章抵达上海的第三天,吴煦和杨坊夹着厚厚的账本,笑吟吟地来拜访李鸿章。为了见一个没有官职的副厅级待岗调研员,上海两名高级行政官员亲自出面,够给李鸿章面子的了。

吴煦和杨坊坐下来,亲切问候道:小李呀,这两天过得怎么样啊?吃得惯上海的甜食吧?

李鸿章道:甜食倒还在其次,实话说,我现在是食不甘味啊。这几天我派人打探消息,得知太平军主将李秀成遣麾下大将两员——听王陈炳文与纳王郜永宽,统强兵五六万,正沿青浦、泗泾方向,向上海城逼近,不知两位大人有何计较啊?

杨坊失笑道:太平军之事,无须足下多虑。英国统领士迪佛立少将,与法国少将卜罗德先生,已经双双率了英法联军出战太平军。此二人,皆是世上罕见的名将也。之前驱师大入北京,先帝咸丰狼狈而逃…不是,先帝咸丰北狩,使此二人扬名于天下。此番二人联手再战太平军,管教这上海城四门大开,太平军却休想越雷池半步。再加上我的女婿华尔,其驻扎于松江城中的常胜军,更以一连串的骄人战绩,令得太平军闻风丧胆。所以这些许小事,就不劳你费心了。

李鸿章:不劳我费心…虽说如此,可我淮军既然来到上海,就有守土之责。现在的问题是,淮军的装备太过于简陋,听说这沪上之战,连太平军那边用的都是洋枪洋炮,所以我想…

吴煦把话接过去:说到军资简陋,那真是没办法的事儿。要我说这都怪咱们清国太落后了,所以才穷成这般模样。小李你还算是幸运的,在曾公手下做事,曾公好歹能拼凑出这么一支军队来,让你过一过瘾。像这种美事,在我们上海这么穷的地方,想都不敢想。

李鸿章:…上海…穷?

穷!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杨坊感叹道:跟你说实话吧,你真的再也找不到比上海更穷的地方了。你看看吴大人,就为了摆弄上海这个穷摊子,每天费尽了心神,硬是熬白了头发,却仍然是四处伸手,八方要钱,始终支绌啊。

是啊是啊!吴煦被自己幻想出来的贫穷惨状打动了,深有感慨地说道:世人都说上海富庶,又是江海关税收又是厘捐,传言纷纷啊。可又有谁知道本官的难处?洋人奸诈,商人吝啬,每收上来一文钱,都是耗尽了心血。临到头,一文钱还要掰成十份花,这般艰难,活活愁死本官。

杨坊在一边仔细观察李鸿章的表情,一时间看不出个眉目来,就顺嘴说道:这么说你可能不信,你看看账目就知道了,正所谓大有大的难处,上海的实情,实不足为外人道啊。

李鸿章接过账本,粗粗地扫了一眼收支大账,一个数字跳入他的眼里,差点儿让他大声惊呼起来。

财务报表显示,上海每个月的关税厘捐总计只有区区二十万两银子。

当然,二十万两银子并非小数目,但问题是,钱鼎铭早就告诉过李鸿章,上海是天下膏腴之所在,最是富裕,每个月的关税厘捐,不少于六十万两银子。事后李鸿章躺在床上,掰着手指头仔细计算过,认为六十万这个数目是合乎实际的。正因如此,他才绞尽脑汁,费尽心机与老师斗法,终于抓住了沪上之行的好机会。

可是现在,吴煦和杨坊,却只报给他二十万两,隐瞒了总数的三分之二。

隐瞒就隐瞒吧,这事李鸿章能够理解,真的能理解。谁让你李鸿章连个官衔也没有?怪都怪那朝廷,你任命个官员,无非是拿笔在废纸上划拉两道,又不费多大力气。怎么轮到我李鸿章,朝廷突然吝惜起笔纸来了呢?倘若朝廷授予自己一个署理江苏巡抚的职务,那就是吴煦和杨坊的顶头上司了,借这两人十个胆,也不敢这么睁眼说瞎话。

现在的情形是,淮军不过是一支客军,随时都有可能被调走。李鸿章更等同于布衣白丁,你一介百姓来到沪上,上海市长亲切接见你,已经给了你天大的面子,你莫不成还要查市长大人的账目不成?

李鸿章心里憋屈,可毕竟是眼前这两个人费尽了周折才把他给请来的,他心里还抱有几分希望:既然如此,但我的淮军装备太过于低劣,我只要…

不行!杨坊想也不想,一口回绝:千辛万苦凑这么点儿银子,你当是容易的吗?就这么点儿钱,根本补不上开销的大窟窿。小李你看啊,二十万两银子,曾公曾大人的湘军,每月就要支取四万两,这是当时曾大人答应赴援时的条件,这银子你敢不给吗?再就是华尔的常胜军,每个月是六万两的饷银,上海城至今仍未被太平军攻陷,全都是指望着这支部队,这银子你能不花吗?这就下去十万两了,还有十万两,其中三万两是给中外会防所的,这是通商大臣薛焕办起来的,那太平军每一日不知密遣多少奸细混入,制造谣言挑动骚乱,可是上海城不动如山,这就是中外会防所努力的结果,这银子你能省下来吗?还剩下七万两,全上海所有的大小衙门,包括迎请淮军来沪的开销,人员开支,伤老病残,烈女旌表,孤寡抚恤,全指着这么点儿钱,指着这么点儿钱…

李鸿章听得目瞪口呆,瞠目结舌。他以为,吴煦和杨坊费这么大力气把他请到上海来,尽管不愿意太过于出血,但看在情面上,多少也会给点儿小钱吧?

可没想到,这两人竟然是一文不给。

不给钱,你把我请到上海来干什么?这不是坑人吗?

认清对手很重要

吴煦与杨坊离开之后,李鸿章坐下来,开始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他的对手是谁?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只有三个活动区域:第一是家庭,第二是社交场所,第三是职场。第三个区域,于李鸿章而言就是官场。

家庭是人生幸福的保障,是对抗社会的最后堡垒。无论是保障还是堡垒,都是需要投入成本建设的。同理,社交场所是与家庭并重的,人们在这个区域结交朋友,获得心灵上的共鸣与精神上的感应,获得支持与扶助。这就意味着这个区域也同样需要一定程度的投入,时间与金钱,一样也不能少。

你不能通过家庭来赚钱,那样会毁掉家庭,毁掉幸福。你也不能在社交场所赚钱,那样就会失去朋友,最终失去在社会上的立足之地。职场或者官场,是唯一的牟利之所。所有人都只能通过职场赚钱,而这就意味着,职场上的竞争是必然的。所以,一个人在职场或者官场上,必然有着对手。

有竞争,就必然有对手。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在职场上浑浑噩噩,那么你的牟利活动就会变得异常艰难。

当然,职场之上,除了竞争还有合作,但合作是竞争态势下的合作。如果你不能认清自己的对手,就会犯下严重的战略错误。你会选择和竞争者合作,落得个鸡飞蛋打的结果;或是选择和合作者竞争,让人无法与你合作,必然会挤你出局。

谁是你的对手?谁是你的合作者?这是职场和官场上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正确与否,决定着李鸿章能否立足于上海。

那么,李鸿章的对手究竟是谁?是太平军李秀成吗?

错!太平军李秀成,只是李鸿章的工作。而他的对手,则是华尔的常胜军。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答案呢?

因为,李鸿章要想立足上海,就必须与太平军作战。他的目标当然是取得胜利,但如果他的胜利小于常胜军,这就印证了上海人对他的观感。他的淮军,不过是给常胜军打下手的,是无足轻重的。一旦这个印象形成,就意味着李鸿章在上海的彻底失败。

所以,李鸿章不仅要击退太平军的攻势,而且还必须要赢得比常胜军更加漂亮。只有这样,他才能改变上海父老对他的蔑视,从而取得主动,得到更多的权力。

对手一旦确定,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摸清对手的底细。

此时,中外会防所的应宝时前来接李鸿章,带他去城外观操。应宝时是杨坊手下五大心腹之一,另外几人分别是金鸿保、吴云、俞斌和闵钊。这五个人当中,应宝时的情商最高,最善于与人相处,无论是洋人还是商人,他都能够让你宾至如归。他并不因为李鸿章只是个遗缺道而篾视,反而流露出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让李鸿章非常感动。

杨坊其余的四名心腹,金鸿保是个书画名家,又擅理财之道,此时上海的厘捐,正归他管理。吴云官做到最大时,是松江知府,但因为被人弹劾,又遭撤职。在抵抗进攻上海的太平军时,他又立下赫赫战功,按理来说他应该再有机会,但李鸿章既然来了,事情也就有了变数。

至于俞斌,是替吴煦管理商号的,闵钊则是替杨坊管理钱财的,这两个人的工作主要是埋头于算盘与账本之间,技术含量不是太高,这就注定了两人未来悲哀的下场。

应宝时以得体的态度带着李鸿章来到了城外的兵营,前面迎上来两个金发碧眼的中国人。李鸿章活到四十岁,头一遭见到中国人长成这个模样。这两人正是常胜军的正副队长,华尔和白齐文。

三千年未逢之强敌

这一年美国南北战争正式爆发,打得轰轰烈烈不可开交。可这两个来自美国南方的牛仔,不说快点儿回美国去打仗,却为了能够在中国的内战中打出名望来,甚至不惜加入了中国国籍。

华尔这个人,因为娶了杨坊的养女张梅,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和李鸿章之间还有一种淡淡的认同感。白齐文也渴望能够快点儿娶一个中国女子,但这个愿望却始终未能达成,他身上保留着太多的美国人的自行其是与雇佣军人的剽悍作风,与中国式的森严等级文化格格不入,让李鸿章心里顿生厌恶。

见过两个奇怪的中国人之后,李鸿章的目光转向士兵,顿时生出艳羡之意。华尔的常胜军是用巨额经费供养起来的,区区六千人,每个月就是六万两银子。他们一个个号坎儿鲜明,衣装干净整洁,精神气质是湘军和淮军无法比拟的。他们肩扛的武器,是李鸿章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最优质量的新式洋枪。此时李秀成亲统大兵,正向松江城逼近,华尔正要带着这些士兵返回松江的常胜军大本营,所以他们还携带了新式火炮等武器,那泛着寒意的金属光泽,让李鸿章看得艳羡不已。

华尔和白齐文很愿意让这名中国人看看他们的优势,就命令士兵们操练起来。一声令下,常胜军忽左忽右,忽站忽卧,忽蹲忽立,更让李鸿章目瞪口呆。要知道,他所带领的淮军,使用的都是竹矛大刀等冷兵器,训练的第一个课程就是扎稳马步,岂有一个蹲下或趴下之理?那岂不是等着挨揍?

等到士兵们开始实弹射击,李鸿章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常胜军的训练如此怪异,原来人家是为了方便火器的使用。第一排的士兵趴下射击,是为了不妨碍第二排士兵。第二排士兵蹲下射击,是为了不妨碍第三排站立的士兵射击。火器的射程极远,杀人于无形,让李鸿章的心,顿时颤抖了起来。

洋枪射击演习过后,华尔又让李鸿章开开眼,拉出最新式的火炮。这些火炮,与淮军营中明朝时代的劈山炮完全不同,填充了炮弹之后,只要士兵一拉炮绳,轰的一声巨响,数里之外但见硝烟弥天,烈火熊熊。

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逢之强敌!

华尔告诉李鸿章,拥有如此犀利火器的常胜军,还有武器同样精良的英法联军,却时常在战场上被太平军打得认输。因为许多传教士暗中支持太平军,把大量的西式火器出售给了太平军。所以太平军那边的武器装备,丝毫也不亚于常胜军。

在上海,正在进行着的,是一场以火器为主的现代化战争。

  如果觉得权谋高手李鸿章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雾满拦江小说全集权谋高手李鸿章别笑这是大清正史人心至上:杜月笙汉武帝:皇权的逻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