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冯唐作品无所畏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第八,为了对抗愚昧。读《资治通鉴》的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人类总是这么愚昧,尽管书里已经说得这么清楚,现实中还是不停循环、一错再错,“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飞鸟集》噪声最盛的时候,我亲历了乌合之众的狭隘,要么人云亦云,要么借机泄愤,要么美感严重缺乏,要么对宽容和多元没有一点敬畏。我感到了写作的责任,哪怕多写一篇杂文、一首诗、一部小说,哪怕多一个读者多了一点独立思考的意识,也是福德多。

第九,为了补贴家用。写严肃文学还能挣钱,多挣一元,也是欢喜不尽。

第十,为了不朽。我知道不朽是彻头彻尾的妄念,但是想到百年后还有《冯唐文集》二十卷在残存的书店里销售,想到提及爱情动作文学时总避不开《肉蒲团》《金瓶梅》和《不二》,我的心里就开出了花儿。

呵呵。

想起三十五岁的作家冯唐,还真难过啊

冯唐年轻气盛。冯唐说他要用文字打败时间。冯唐说他欠老天十部长篇小说。三十五岁之前,他在厕上、车上、飞机上,会后、酒后、琐事后,奋不顾身地挤出一切时间,写完了四部长篇小说。写出的小说出版之后再版,二〇一五年,出版方又要出一套新版,让四十三岁的冯唐写写三十五岁之前写这四部长篇小说的感受。他一边回忆那时候的写作,一边回忆那时候的作家冯唐。

《欢喜》起笔于一九八七年左右,结笔于一九八九年左右,从年龄上来看,就是十六到十八岁。当时,写就写了,了无心机,现在想来,缘起有三:

第一,有闲。一九八七年初中毕业,保送上高中,一个暑假,无所事事。于是,我宅在家中,把《欢喜》结尾。

第二,有心。一是差别心。我心灵似乎发育晚,一直对世界缺乏差别心。录音机能录、放英文就好,管它是几百元的“松下”还是几十元的校办厂“云雀”牌。女生十八岁,哪有丑女?洗干净脸和头发,都和草木一样美丽。但是从十四五岁开始,心变了。几百元的耐克鞋明显比几元的平底布鞋帅多了。个别女生的脸像月亮,总是在人梦里晃。二是好奇心。好奇于这些差别是怎么产生的,是否傻逼,如何终了。

第三,有贪。学校里好几个能百米跑进十二秒的,我使出逃命的力气也就跑进十五秒。我很早就明白,我只能靠心灵吃饭。两种心灵饭对外部条件要求最少,一支笔、一沓纸就够了。一种是数学,一种是文学,但是数学没有诺贝尔奖,文学有。那就文学吧。于是,就在青春期当中,写了关于青春的《欢喜》。再看,尽管装得厉害,但是百分之百真实,特别是那种装的样子。或许,也只有那个年纪,才有真正的欢喜。

《万物生长》第一版是二〇〇一年出版,到二〇一五年,我所知道的,已经有九个版本(含法文译本)。第一版纸质书拿到手上的时候,我还不到三十岁,天真无邪地想:“我的精血耗尽了吧,写得这么苦?”结果没有。爹娘给了好基因,大醉一场,大睡三天,又开始笑嘻嘻地一周干八十个小时去了。我还想:“我该名满天下了吧,写得这么好?”结果也没有。我又想:“我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吧,该写的都写了?”结果又没有。之后十年,每周八十个小时地投身于工作的同时,又写了《万物生长》的前传《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和后传《北京,北京》,我摸摸心胸,似乎肿胀尚未全消。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讲述从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〇年的北京,一些少年从十四岁长到十九岁。那时候,三环路还在边建边用,三里屯基本没有酒吧,这些少年基本还是处男。那时候,外部吞噬时间、激发仇恨的东西还少,互联网和手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存在,电脑室要换了拖鞋才能进去,年龄相近的人挣数目相近的钱,都觉得挺公平。那时候,流鼻涕的童年已经相当久远,需要工作、挣钱的日子似乎永远不会到来。身体高速发育,晚上做梦,鸡鸡硬的频率明显升高,月光之下,内心一片茫然。在这种内外环境下,人容易通灵。

两个印象最深的瞬间。一个瞬间是:初夏的下午,太阳将落,坐在操场跑道边的砖头上,一本小说在眼前从银白变成金黄,一个女生从西边走过来,白裙子金黄透明,风把杨树一半的叶子翻过来,金白耀眼。另一个瞬间是:深秋的傍晚,叶子落得差不多了,刚跑完一个一千五百米,四个人坐在三里屯路口的马路牙子上,一人一瓶啤酒,喝一口,待一阵,指点一下街上走过的特别难看的男人和特别好看的姑娘,心里想,这些好看的姑娘晚上都睡在哪张床上啊?小说第一版是二〇〇三年出的,出版之后,在上海书城做了第一场签售会。来了四个读者,其中一个,白裙子,送了一大捧白色玫瑰花,花比人还大,字也没要签,放下花,说了一句“谢谢你的书”,就走了。

这四个读者和一捧花坚定了我的文学理想,改变了我对上海女生的看法。从那时起,一直心存感激。

无论从写作时间、出版时间还是故事发生的时间来看,《北京,北京》是“北京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这一部讲的是妄念,妄念的产生、表现、处理、结果。

我后来是这样定义妄念的:“如果你有一个期望,长年挥之不去,而且需要别人来满足,这个期望就是妄念。”

故事发生在一九九五年至二〇〇〇年,里面的年轻人在二十四五到三十岁之间。那时候,我整天泡在东单和王府井之间的协和医学院,整天见各种人的生老病死以及自己的妄念如野草无边,整天想,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到了毕业之时也没有答案。

青春已残,处男不再,妄念来自三个主要问题:一、干啥?这副皮囊干些什么养家糊口?如何找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二、睡谁?踩着我的心弦让我的鸡鸡硬起来的女神们啊,哪个可以长期睡在一起?人家乐意不乐意啊?不乐意又怎么办?三、待哪儿?中国?美国?先去美国,再回来?北京?上海?香港?

那时候,我给的答案是:宁世从商,睡最不爱挑我毛病的女人,先去美国再回北京。现在如果让我重答,答案可能不完全一样。想起苏轼的几句诗:

庐山烟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到来无一事,

庐山烟雨浙江潮。

“吃过了”和“没吃呢”的心境很难一样,所以现在重答没有意义。

三十五岁之后,这四部长篇小说之后,我又写了两部长篇小说。年轻气盛时候的肿胀似乎消失了,又似乎以另外一种形式在另一个空间存在,累惨了,喝多了,会不由自主地冒出来,让我在睡梦里哭醒,听见有人唱:“事情过去好久了,话也没啥可说的了,但是有时想起你,还是真他妈的难过啊。”

出门看场电影

我很少看电影,从来不看电视。不是说电影和电视不好看,恰恰相反,我觉得电影和电视太好看了,我一看就陷进去,一陷进去就是一两天。我没那么多时间,要读书、要行路、要做事,负担不起这种沉溺,不敢这样陷进去。所以,我住的地方从来不放电视机,我进酒店房间第一件事就是关掉电视。

二〇一五年暮春,我的第一部电影《万物生长》公映了。这个电影的拍摄和宣发让我改变了对影视的看法,以后要多出出门,拉着老伙伴和小伙伴去看场电影。

《万物生长》是我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一九九九年,我在美国学商,暑期实习时穷极无聊,大块大块的时间摊在美国东北部完善的体制机制下,青春时代的肿胀和无奈沉渣泛起,在脑海里久久不散。海明威讲过写作的一个巨大用途:“When it is written, it is gone.”写下来,就过去了。我想,写部长篇小说吧,把这些青春时代的肿胀留给已经逝去的青春,然后我就可以专心致志地吃喝玩乐、经世济民了。我用了十五天时间没日没夜地写完了《万物生长》,凌晨一点,敲完最后一句“我是你大爷”,油尽灯枯,轰然倒下,蒙头睡去。在睡去之前,用最后一点气力,把电子文稿发给了我医学院同宿舍的张炜。张炜那时候正在哈佛大学读公共卫生的博士,在协和的时候,他在我下铺住了五年。我在上铺一动,就有蟑螂的分泌物和身体零件散落到张炜身上。他说,有一次一只完整的蟑螂尸体准确地落进了他在睡梦中张开的嘴里。

早上七点,我的手机响起,是张炜。他说连夜把《万物生长》看了,忍了一个小时,最后还是没忍住,给我打了电话。他说书里的一切似乎都是编的,但是总体是如此真实;再过十五年,把这本书给小师弟小师妹们看;再过二十五年,把这本书给儿子女儿们看,坦诚告诉他们,我们这些人曾经如此不堪。电话里我简单说了谢谢,一颗心放下了,我的努力没有白费,这部小说具备了它最重要的价值:挖掘人性,还原真实。

《万物生长》是我原著改编的第一部电影。二〇一四年暮春,李玉导演要了《万物生长》小说的电影改编权,问我对这部电影有什么要求。我认真想了想,说,电影首先是导演的,原著作者最多提期望。然后,我提了三点期望:

第一,拍出幻灭。《万物生长》里这些顶尖医学院里的医科学生是有崇高理想的,他们尽全力读书、修炼,为了能在专门领域成为顶尖专家,为了能有自信说他们是死亡面前最后一道屏障。这种充满理想主义的学霸尽管让很多人觉得装逼,就像金线理论让很多人觉得妨碍了他们走捷径,但是这些人得了疑难杂症还是要找有理想的学霸而不是街边号称一针灵的不装的老军医。在青春期有理想就一定有幻灭,会头破血流,会无可奈何。尽管如此,年轻人的理想依旧是世界变得美好一点的主要动力。

第二,拍出人体。人体是人生来就有的器皿,给人很多愉悦,也给人很多困扰,青春期尤其如此。二十岁,女生无丑女;二十岁,男生皆紧绷。女人体,可以美如花草;男人体,也可以美如花草。女人体和男人体缠绕,也可以如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第三,拍出诗意。在如今的商业社会里,诗歌似乎是最无用的东西,诗意似乎是装逼中的装逼。但是,诗歌是我们世上的盐,诗意是我们胸肋骨下隐隐要长出来的翅膀。

以四十多岁的年龄看二十多岁时的诗意,有两句诗反映心境。

其一

你对我微笑不语

为这句

我等了几个世纪

其二

老来多健忘,

唯不忘相思。

(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如果《万物生长》电影拍出了幻灭、人体和诗意,就不再是一部简单的青春片了,就能包含古往今来无数人的某种深深人性了。

二〇一五年四月,《万物生长》电影公映。很多人问我,我给这部电影打几分?我和这部电影的关系太密切,看了太多遍,我无法客观打分。但是我包了五个电影厅,请我从小到大的师友、同学、小伙伴儿、老伙伴儿五百人看《万物生长》电影,用实际行动证明我多么喜欢这部电影。

  如果觉得无所畏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冯唐小说全集无所畏猪和蝴蝶(随笔集)天下卵三十六大欢喜18岁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北京北京活着活着就老了小通鉴女神一号,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