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桩桩作品蜀锦人家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屋子不大,牛五娘的声音不高不低,清清楚楚落进了杨静渊耳中:“我笑啊,益州城锦王杨家的三郎君没讨得佳人喜欢,灰溜溜地回来了。”

桑十四郎倒吸口凉气:“三郎,你抛下我去找小娘子去了?”

杨静渊没好气地推开他:“什么叫抛下你去找小娘子?我可不好男风!”

“借你个胆子你也不敢!”牛七娘笑吟吟地威胁了句,好奇得不行,“姐,你怎么看出来的?”

牛五给她挟了一条鹿筋,轻笑道:“印堂桃花红,中有煞气黑。自然是桃花运不顺喽。”

念着桑十四郎可怜,原答应了他今天陪牛七娘逛街吃饭。他不想失信于桑十四,否则他才不会去而复返。杨静渊心里本就窝着火,听着牛五娘绵里藏针的奚落,瞬间来了脾气。他蹭地站了起来,冲着竹帘后道:“牛五娘,看在桑十四面上,我一忍再忍。你再阴阳怪气的说话,休怪我不客气!”

竹帘后的牛五娘挺直了腰背,挑衅道:“我就爱这样说话,你要如何不客气呀?”

牛七娘见状,匆匆咽了鹿筋,挑帘子就站了出来,满脸期待:“你跟着青城山的牛鼻子老道习武多年,我一直想跟你比试比试,要不要打一场?”

她举着几百斤的太湖石的形象瞬间砸中了桑十四的脑袋,他抱住了杨静渊急声劝道:“三郎,你别和女人一般见识!”

“松手!”杨静渊心情不好,不想再待下去,“十四,以后有牛五娘在,休怪我不陪你。”

他挣开桑十四欲走,牛五娘的声音变得尖锐起来:“你有什么了不起的?花的银钱可有一分一毫是你挣来的?仗着你姨娘以色侍人才受宠的庶子罢了!”

血淋淋的揭开杨静渊身上的富贵皮。他缓缓转过身,素来和熙的笑容早已散尽,气得额头青筋直冒。这个女人从杨家拒亲后,就喜欢撩拨他。他望着竹帘后的牛五娘,仿佛能看清她紧抿的嘴唇与眼里兴奋的光。

桑十四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杨静渊。像一尊冰冷的石像,浑身上下散发出生人勿近的暴戾气息。他心里难过万分,觉得牛五娘羞辱的是自己一样。

“住口!”桑十四郎热血上涌,上前一步挡在了杨静渊身前,对牛氏姐妹说道,“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牛家就是这样教导自家小娘子的吗?牛家的娘子,我桑十四不屑娶之!”

“桑十四!你说什么?!你胳膊肘朝外拐是不是?你竟敢说要毁亲?!”牛七娘正在吃惊桑十四胆肥了,敢替杨静渊说话。听到后面一句,气得脸色大变,想也不想,伸手就去抓他。

牛七娘天生神力,若被她扯中,桑十四一条胳膊少说也会脱臼。出生武将之家的牛七娘根本不会把脱臼这样的疼痛放在心上,气极之余,也没想着要少使点力气。

其实桑十四说完就后悔了,看到牛七娘发飙来抓自己,悔得双腿战战都想跪地求饶了。他闭上了眼睛,心想好不容易硬气了一回,大不了拼着让牛七娘伤了,正好借口退亲。

杨静渊的怒火被桑十四的举动消了大半,他拖着桑十四的衣领往后拉开,手臂绵软如蛇轻轻搭上了牛七娘的手。胳膊一抖一震,化解开牛七娘的力气。手指在她双臂上麻筋上一弹,直接将她推到了桑十四怀里。

他盯着帘子后的牛五娘闲闲说道:“我是庶子是废物又怎样?你上赶着想嫁,我不、想、娶!”

一只茶杯从竹帘后扔出来,撞着帘子摔在了地上。

牛五娘尖声叫道:“谁希罕嫁你!”

杨静渊笑了:“实话告诉你,上回你扑我怀里来,脸上的粉抖得跟下雪似的,包顿铰子都够了。我起了两胳膊鸡皮疙瘩,三天没消呢。不稀罕最好,我害怕!”

牛五娘狠狠掐着自己的腿才没有气得跳起来。她高声说道:“我下个月要嫁赵家二郎。你想娶也没那福气。”

“杨三郎,你怎么能这样说我姐姐?上回明明是她下台阶崴了脚,脚踝肿得老高,养了大半月才好呢!”牛七娘半身酸麻靠在桑十四怀里,想挣扎没力气,急得直嚷嚷。

杨静渊懒得多说,转身对桑十四道:“带着七娘换地方吃饭去。”

“三郎,她,我我……”桑十四郎头一回抱着牛七娘,像被点了穴似的,动都不敢动。

杨静渊睨了他一眼道:“出息!”

他说完推门走了出去。

桑十四郎怀抱美人紧张得额头见汗。

满屋的侍婢全低下了头,瑟瑟不敢多言。

牛五娘突然低低笑了起来,笑声越来越大。

“姐姐,你别笑了!”牛七娘想推开桑十四,胳膊一点劲也使不上,她转脸瞪着桑十四,“你放手!”

桑十四郎眨了眨眼,似乎有点不敢相信牛七娘没有一脚将自己踢开。他抬起头时,看到杨静渊正望着自己啧啧摇头。那恨铁不成钢的模样跟他爹桑长史看他时几乎一模一样。他不知道从哪儿冒出股勇气来,握着牛七娘的走就往外走,边走边训她:“你姐姐脸坏了,脑子也有毛病。你少被她呼来喝去当枪使!不然我就休了你!”

他还敢威胁她?可是他这样子瞧着真好看……牛七娘脑子一片空白,呆呆望着桑十四,跌跌撞撞被他拉了出去。她的侍婢见状,只得匆匆向牛五娘行了礼,嘴里叫着七娘子,跟着追了出去。

牛五娘还在笑。少了一半人的雅间显得空荡无比,她突然喝道:“都给我出去!”

服侍她的两名侍婢头也不敢抬,慌乱地退了出去。掩上房门,里面传来噼里啪啦的碎响声。

她是看上他了。摔下台阶被他接住的时侯,她就喜欢上他了。

她弹得一手好琴,画得一手好画。下厨能做一桌好菜。她想尽办法邀他来家,尽情展示给他看。他却不屑一顾。

杨家婉拒亲事。有本事让他当一辈子道士不娶妻好了。练什么童子功,哄鬼去吧!不就是嫌她脸上有斑么?脂粉一盖就瞧不出来了。哪个女子不用脂粉?她用得多了一点而己。

杨家是锦王又怎样,一介商户而己。害她成为益州城的笑柄,连商户家的庶子都瞧不上她呢。谁还肯娶她?

他不肯娶她,他甚至畏如蛇蝎般躲着她。

“杨静渊,你有什么了不起!你不过只个以貌取人的俗物!”牛五娘愤怒地砸着碗碟,听着清脆地碎响声,她咬牙切齿地说道,“我会帮着赵家把杨家踩到脚下。我要让你身无分文,跪在我脚下向我讨食!”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就只有一章。

★、第80章 辞行

初一、十五杨大老爷总会给大太太杨石氏脸面,留在正院用晚饭。又逢十五,杨家大房齐聚一堂。

杨静渊在门口停住了脚步,情不自禁扫了一眼柳姨娘。

堂上开了两桌,一家人没有用屏风隔开。一桌坐着父亲和两个哥哥,以及三个侄儿。另一桌是杨石氏和两个儿媳带着年幼的孙女。

柳姨娘穿着件银红色的夹袄,白色的裙幅用一条绯红的腰带系着,腰盈盈不足一握。娇嫩中带着妇人的成熟韵味。她梳着坠马髻,眼波流光潋滟。一种柔弱到极致的美丽。

大哥二哥都有妾室,只会向嫂子们请安,不会来嫡母处晚宴。满满一屋子人,只有柳姨娘一个人站着侍侯。

打记事起,初一十五家里人聚在正房用饭,柳姨娘都是站在杨石氏身后的。有她侍侯杨石氏,两位嫂嫂都坐了下来。她才三十来岁,比大嫂还小着两岁,瞧着和二嫂一般年纪。

杨静渊想起了牛五娘的话,心像针扎般难受,头一次觉得站着的柳姨娘份外刺眼。自己坐着,她站着侍侯。她是自己的亲娘啊。他真想掉头离开。

人都到齐了,就等杨静渊来。杨石氏看到他,习惯地扬起笑脸叫他:“三郎快来,就等你了。”

大哥二哥,两位嫂嫂侄儿侄女都到了。杨静渊突然觉得,如果堂上少了娘亲和自己,并不会影响家里的这份热闹。他上前行了礼,挨着二哥坐了。

杨家是商贾人家,也遵循食不语的古训,一顿饭只听见杯碟碗筷的轻响。只有杨石氏那桌,都说隔辈亲,她心疼孙儿孙女,不时吩咐仆妇给他们挟菜添汤。不时能听到柳姨娘柔和的声音:“太太,让婢妾来。”

“太太,秋燥,给您添碗老鸭汤可好?”

“太太,酱肘子您可不能多吃。”

她压低的声音,像长满茸毛的菖蒲,有种令人心痒的悦耳感。然而杨静渊听在耳中,如坐针毡。

终于熬到杨大老爷停了筷,漱了口。杨静渊悄悄递了个眼神过去。

杨大老爷怔了怔。起身负手去了大厅坐着。

这边席面一散,那边也跟着散了席。

散席后照例要陪着父母说会儿话。儿媳们领着孩子坐在下首。柳姨娘再一次站到了石氏身后,侍奉茶水。

杨大老爷瞅了眼杨静渊问道:“去季家提亲的日子定了没有?”

杨石氏笑着答道:“斗锦一完,城里的织户们就纷纷上门求问新锦的织法。老爷不催,妾身也打算这两日就请官媒走一趟。”

爹呀,我给你使眼色,不是催着去提亲!父亲的误会让杨静渊百般不是滋味。如果那天没有碰到季氏兄妹,也许他现在定红了脸欢喜不己。

“三郎定是欢喜傻了。”

“已经变成木头人了!”

两位兄长打趣的声音让杨静渊一惊。他站起身来垂下了头:“母亲,别去季家提亲了。”

“你说什么?”杨石氏以为自己听岔了。本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三郎怎么突然改了主意,阻挡起来?

他现在只是在杨家吃闲饭的庶子。

父亲私下许诺将来分给他的产业尚不在他名下。父亲在世一天,他就不可能分家单过。这是织锦人家约定俗成的规矩。如果每一个庶子长大成人都分了产业出去。就像被蚂蚁蚕食,一点点变得弱小。

杨静渊清楚的知道,父亲虽然上了六十,身体还算康健。至少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仍然只能依附家里,拿公中月钱度日。没成亲之前银钱随意他花用。成了亲,他就不是一个人了。如果季英英喜欢自己便罢了。她心里没有他。何必娶她过门,让她跟着自己受人耻笑?

杨静渊拿定了主意,掀袍跪在了父母身前:“儿子虚长十八岁,未有建树。想外出闯荡一番,求爹娘成全!”

他要离家闯荡?

满堂震惊。

柳姨娘情急之下看向了杨大老爷。杨大老爷轻轻摇了摇头,示意她稍安勿躁。他明白自己先前会错了意。三郎一天比一天懂事。老管家传信说他天资聪慧,能举一反三,经商那点门道一说就懂。好男不吃爹娘饭,杨大老爷并不觉得儿子的所求有何不对。他开口问道:“三郎,都说成家立业。成了亲和你举业并不矛盾。何况,外出闯荡总要有个目的,你当是随意拿着银钱出去游山逛水么?”

“我不想现在成亲。”杨静渊也不知道自己出去后想做什么。他只知道留在家里,最多给大哥二哥跑腿打杂。也许是因为赵修缘的讽刺。也许是不想让季英英瞧不起自己。也许是牛五娘刺痛了他。也许,他也想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三郎不娶季二娘,岂不是便宜了别人家?杨石氏耐心劝道:“三郎,你不是心仪季二娘么?她正当妙龄。咱家不去提亲,你将来不会后悔?”

悔字,心情灰暗低沉之意。一个字道尽杨静渊现在的心情。只要他肯,嫡母一定会将季英英娶进杨家。而他坚持不娶,也许季英英会嫁给朱二郎?或者其他不认得的男人。

杨静渊眼里的犹豫尽落在杨石氏眼中。她温言说道:“三郎,你自小娇惯,哪里吃得惯外面的苦。你从来没离开过益州府。儿行千里母担忧……你瞧瞧你姨娘。柳姨娘,别哭啦。”

柳姨娘泪珠成串落下,转过头抹了。她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出门有个好歹,叫她怎么能不担心?

如果不去季家提亲,等到了年底,也许等来的是季英英许给他人的消息。杨静渊埋下了头。

杨石氏叹道:“三郎,你突然不想娶媳妇,又突然提出要出门。难不曾是因为季二娘不肯嫁你?”她看着杨静渊垂在身侧的手握成了拳,忍不住笑了:“那季家不过是开了间小染坊的,仗着有几色染色的秘方勉强立足罢了。能嫁进咱们杨家,是她的福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焉能自专。母亲定会如了你的愿。”

“与她无关!”杨静渊抬起头,终于下定了决心,“我不想这么早成亲。这几天我已经收拾好行李,打算明天就走。”他郑重给父母磕了个头道,“恕儿子不肖了。”

他站起身,朝哥嫂团团一揖:“三郎不在家,爹娘靠哥哥嫂嫂照拂,受三郎一礼!”

“三郎!”杨静山站起来扶住了他,看到他眼里的坚决,禁不住长长叹了口气。

杨静渊没有看柳姨娘,他不敢看她落泪的模样。他大步走出了正堂,秋雨绵绵下了起来。

等候在回廊外的香油从肋下抽出油纸伞撑开,悄悄往里看了一眼:“郎君,老爷太太准了?”

杨静渊嗯了声,被迎面的寒风一吹,他心里生出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怆凉。行到一半,他脚步停了下来:“你先回去吧。”。

“郎君,你要去哪儿?”香油不解地问道。

杨静渊头也没回地走进了雨幕中。

香油愣了愣,举着伞追了过去:“郎君,我与你一起。”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

★、第81章 欲语还休

离西城门不远有一大片野地,零星搭着几间窝棚。借着竹篱缝隙透出几丝烛光,隐隐能看清眼前方圆两丈。

李白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中四面环山。东出行长江,水流滔急,有三峡天堑。北行剑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前朝汉末流寇造反,对益州城百姓来说,坐茶馆听说书先生说说便罢。自大唐朝建立以来,益州城也没有发生过战事。城墙失修已久。

眼前这截城墙因年生日久风吹雨淋坍塌出一个豁口。滚落的土砖石头堆积形成了一个缓坡。入夜以后,城门关闭。杨静渊驱马就来到了这里。他跳下马牵着辔头,就往坡上走。

“郎君,入了夜翻城墙被抓到,舅老爷也不好在太守面前替你说话。”香油东张西望,很是紧张。

“谁叫跟着来的?回去。”杨静渊觉得香油胆小嘴碎,并不想带着他。

  如果觉得蜀锦人家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桩桩小说全集蜀锦人家乞丐丫鬟古代寻情记:不弃牡丹花下死:永夜焚桑记放弃你下辈子吧对风流王爷说不:玉台碧珍珑无双局小女花不弃指间秋阳落雪时节杏花春雨皇后出墙记女人现实,男人疯狂流年明媚·相思谋天上有棵爱情树微雨红尘蔓蔓青萝,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