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雾十作品与权臣为邻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上书让长公主改成妾*:这个也是宋朝的真事。

金字牌疾脚递*:皇上的专属快递,全国最快,没有之一,理论上只能用于和皇上通信,文中这种捎带给别人回信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蠢作者终于鼓起勇气,准备再做一套个人志啦。但是在《阁下》和《请开始你的表演》之间有点犹豫,因为个人经历有限,只能二选一,亲们更倾向于哪个?

☆、第十九份产业:

谢介和房朝辞的梁子算是就这样结下了。

谢介秉承着“众人皆醉吾独醒”的精神,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一种孤胆英雄式的戏剧,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悲壮。

可以说是很戏精了。

【什么叫戏精?】谢介不解的问天石。

天石诡异的沉默了。

【要你何用?】谢介别提多嫌弃天石了。

天石却死板的回答:【我治好了您的病。】

是的,谢介被砸之后的昏迷后遗症已经不药而愈了,这自然都是天石的功劳。也就谢介这种不敏感的人才会到如今才发现,早在他拿到天石的当晚就开始不再想要呕吐了。哪有人上午还四肢不协调的平地摔,晚上就精神奕奕、神采飞扬了呢?这肯定是有什么非自然力量介入了。

谢介强词夺理:“胡说,隔天早上我还又一次摔了一次呢!”

天石履行职能,认真分析:【我不可能出错,你的身体在当天晚上就好了,至于第二天的第二次平地摔,那也许还是因为四肢不协调,但四肢不协调的原因绝不是长期昏迷,而是小脑不发达。】

最后一句谢介自以为懂了:【你脑子才不好使呢!】

天石:【我没有脑子,只有运算速度。你摔倒也有可能是你的潜意识作祟。好比,你其实只是傲娇,心口不一,嘴上说着讨厌,实则恨不能和房朝辞融为一体。】

谢介:【我们还是说说小脑不发达的事情吧。】

和天石长期混在一起的结果就是,谢介历史知识没知道多少,倒是学了很多奇奇怪怪、语出惊人的新词汇。

谢介两手修长的五指,很有韵律的互相碰撞着彼此,露出一个邪气的笑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骨碌碌的转动,怎么看怎么像是话本小说里的大反派,而不是忧国忧民、准备惩奸除恶的大英雄:【所以,我们要怎么对付房朝辞呢?】

天石:【…我们?】作死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吗?

***

神宗的皇后苏大丫,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聂太后意外早产的消息,并尽可能快的赶赴了正殿。

比起聂太后,这位闺名叫大丫的皇后,明显才更符合朝臣口中村妇的定义。苏皇后也确实出身吴淞江附近的一个小渔村,说不上来是属于华亭县还是嘉定县(在现代其实都属于上海)。而她能从一个没见过市面的捕鱼娘,一跃飞上枝头变国母,自然是因为一项在民间流传已久的糟粕活动——娃娃亲。

若老闻家还是江左乡下种地的,那这门娃娃亲自然是门当户对,可闻家早已今非昔比,哪怕是盆子那两百斤的尊容,也有大把的高门贵女想嫁,盆子和大丫怎么看怎么不般配。

可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神奇,因为仁帝病重时一句“做人当重诺”的遗愿,在哪怕太宗和慈献皇后都已双双驾鹤西去的情况下,神宗还是娶了苏皇后。两个没文化的凑在一起,偏偏还互相嫌弃,婚后的日子自然是鸡飞狗跳,怨偶到曾一度让后来登基的文帝表示,父皇当年是病糊涂了才会赐婚,若两位长辈过的实在是不开心,他可要做主让他们合离,并承诺一定会继续把苏皇后当长辈敬重、荣养。

结果,这对吵吵闹闹好些年的夫妻反而不干了,双双默契的表示坚决不合离。等文帝哭笑不得的不准备“棒打鸳鸯”了,他们就又回到了初始模式,仿佛连对方呼吸的方式都让他们看不顺眼,能为此最少吵个七八百回。

这么一对帝国夫妻,朝臣自然是不可能放心把国家的希望寄托在他们的孩子身上的。神宗和皇后也没孩子,不知道是为什么。

苏皇后膀大腰圆,粗声粗气,但心其实是极好的,虽然与神宗之间人头都要打成狗脑子了,也并没有因此迁怒闻家其他的人,很有长辈样子,她本身的年纪也确实比神宗大一些,年少时期的苦难令她显得更加会照顾人,有时候甚至会过于热情。

听到太后恐有不好,苏皇后就带着人一路狂奔的来帮忙了。真的是一路狂奔,满脑门子的汗,她并没有乘轿,因为觉得那玩意还没她跑的快。

进朵殿(偏殿)前,苏太后还不忘埋汰一下神宗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你能干个什么?要我说,你这皇帝趁早别干了,还是回家遛鸟吧,省的丢人。”苏皇后说话是真的不客气,可其实从她的话里也能听出她对神宗的了解,神宗除了吃喝玩乐以外没什么爱好,就只有养鸽子能得他的芳心。

神宗很不服气,在苏皇后面前永远当不了和气的胖子:“你以为这个皇帝我很想当吗?要是为了给我大侄孙先占着坑,我何苦来遭这个罪?”

“你以为皇位是地里的萝卜啊,还占个坑?!”苏皇后话糙理不糙,把群臣想要腹诽的话都说了出来。

“你!”神宗一看就要来劲儿。

依旧是房朝辞,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阻止了这两加起来好歹也有大几十的帝国第一夫妻,恭恭敬敬,和和气气,把一个送进了临时变成产房的朵殿,又把另一个请上了龙椅。

聂太后这一生便是两天一夜,来回声嘶力竭了数次,如今已是进气多出气少,面如纸色,要靠人参吊命了。

难产,自古都是女人生育的最大难关。聂太后这是头胎,本就怀的辛苦,还因为不知道是营养过剩还是怎样,比寻常孕妇同月份的肚子要大了整整一圈,如今生产又遇波折,一如风雨飘摇的大启,诸事不顺。

正殿内的朝臣一个都没敢离开,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被迁怒,只有太后的生父聂大人因为真情实感的担心女儿在来回踱步。

早前和太后起过冲突的吴大人一再的想要减少存在感,恨不能钻到地缝里躲着的那种,不让任何人看见。太后无事便罢,一旦有个好歹,他就是令太后动了胎气,被迫早产,甚至是害死太后和孩子的罪魁祸首。

这一点众人都心知肚明,有同情吴大人的,自然也有觉得他活该的。至少神宗和房朝辞是后者,因为这吴大人便是主张让大长公主称妾里的主力军,如今踢到了铁板。

神宗也没让朝臣们回家稍事休息一下,这倒不是他有意刁难,而是因为他自己就没休息过。他等在外面,老婆陪在里面,夫妻俩就这样事先也没有沟通一下的开始了默契的不眠不休,还都紧张到吃不下饭,却不忘隔空嘲笑彼此胆小。

在漫长拉锯战之后,他俩如今连吵架的力气都没有了。

神宗只剩下了隔一会儿问房朝辞一句“太后和太子会没事的吧?肯定会没事的吧?”的精力。

房朝辞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莫名其妙的就成了神宗的主心骨,但这么露脸的事情他自然义不容辞。一个从四品的太府寺少卿,就这样成了整个场面上真正的话事人。他就像是操作傀儡的大师,不经意的一言,某个托举的触碰,就让整个场面都按照他所希望的走了下去。

“一定会没事的。”房朝辞稳的就像是定海神针,笃定的没有来由,却也安抚了大殿上多颗躁动不安的心。

冷静,稳重,靠得住,这就房朝辞经此一役立起来的人设。

后有友人展豁然,问过房朝辞,你当时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就能那么稳,不怕出事后被清算迁怒吗?

房朝辞只偏头回了句:“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

友人乐了:“妇人产子,你能知道什么?总不能那孩子是你催生的吧?”

房朝辞笑了,再没有回复。

他自然是没有催生孩子的能力的,但是他有从大长公主那里得到的药啊。大概所有人都忘记了,正是他,从镇国大长公主那里领命 ,一路护送着聂太后从应天府到的江左。

聂太后也不是个傻子,她敢在朝堂上那么嚣张,自然是有所倚仗。甚至会和吴大人起冲突,都是事先算计好的一言一行,专门针对吴大人设的套。

至于为什么要算计这么一场…

当然是为了让聂太后肚子里的孩子不给人做文章的空间。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自然的意外,聂想容虽不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产子,却也是在大家都知道的情况下生出的孩子。

大长公主站在应天府巍峨的城楼上远眺,前面是蛮人的军队虎视眈眈,后面是她的家国与天下安危。

这回我倒要看看谁还敢再编排什么狸猫换太子的谣言!——闻天如是想。

上辈子让闻天觉得最印象深刻的,就莫过于有些自家事,你们家人自己信是没用的,得让全天下信了,那孩子才能真正是你们家的。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说你不是,你就不是,是也不是。这悠悠众口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与此同时。

哪怕朝臣们有再多对聂太后妄图插手朝政的不满,面对如今还在艰难产子的她,也算是彻底熄了火,无处可发了。古往今来一直如此,你弱你就有理,最重要的是,大家千呼万盼的太子就要出生了!

至于为什么那么肯定是太子,而不是公主,因为根本没人敢设想如果聂太后怀的是个女孩,该如何收场。

金乌西沉,在聂太后生孩子即将迈入第二个夜晚之前,朵殿外百感交集的群臣终于听到了孩子清脆的啼哭。

稳婆两手鲜血踉踉跄跄的跑了出来,六神无主,满面仓惶:“生、生了,是位帝姬。”

这一声如一道惊雷,在所有人头顶上方炸响,群臣如丧考妣,仿佛天都塌了。

作者有话要说:梳理一下目前文中已经透露出来的【上辈子】的故事,这辈子有些已经被改变,大部分都不会发生:

1.柿子因为天石,最初以为房攻是奸臣,和房攻的感情是在曲折中最终走向光明的。

2.雍畿陷落,死伤惨重,神宗带着病中的柿子在南方来回逃窜,几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使得柿子的小病变成了大病。

3.聂太后意外落单,独自产子,回归后孩子的真假遭到了强烈质疑,哪怕皇室承认,也堵不住狸猫换太子的悠悠众口。

4.没有4啦。

5.谢受:为什么我上辈子这么惨?我是刨了作者家祖坟还是怎样?!

个人志的初步意向是按照大部分亲亲的选择做《阁下》,等和工作室把全部事项、流程确认完毕之后,会尽快在微博放出印调。希望确定会买阁下的亲亲,到时候能投一票,方便工作室那边进行统计。爱你萌。印调出来后,我也在文下通知一声的。(づ ̄3 ̄)づ╭?~

霸王票:

☆、第二十份产业:

“别慌!”这种时候还能够用雪山冰泉般的声音,不慌不忙的来把控全场的,自然只有房朝辞同学了,“在应天府时,大长帝姬曾请城中一位有名的郎中给太后娘娘看过,娘娘此胎与寻常妇人有异,恐是双生。”

大启看病救人的职业,在北方叫大夫,南方叫郎中,都是从古代官名的尊称演化而来的称呼,以表劳苦大众对救死扶伤这一神技的朴实敬意。

南北路途遥远,常水路不通,所以,南方很多名医其实并不一定会进翰林医官院做官。

镇国大长公主提前把整个医官院都塞到了江左她儿子的府上还不放心,又在应天府网罗了一批高手在民间的医学人才,正打算着哪天有空也给她儿子疾脚递过来。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怎样,在这么一批高精尖还有名望的人才里,偏就混杂了一位妇科圣手。大长公主这理由找的,房朝辞都不忍心拆穿她。

“双生?”聂大人在关键时刻站了出来,开始和房朝辞一唱一和。他也曾做过当未来皇帝外祖的美梦,可惜如今一通折腾,他心里就只剩下了女儿和孩子平安就好。

房朝辞不容置疑的点头,仿佛他说的就是人间真理。

在房朝辞这样的表现下,其他朝臣也稍稍恢复了一点理智,开始半信半疑的看向朵殿门口的双扇门,翘首以待着里面能传出新的消息。

果不其然,殿里并没有因为小帝姬的出生而就此结束,反倒是依稀还能听到慌乱与惊呼。

只信了五成的朝臣,把信任提到了七成,然后,随着苏皇后一声中气十足的大吼,七成变成了十成。

“容娘,容娘,现在可不是泄力的时候,你肚子里头还有一个呢,我都看见他的脚了。”

双胞胎在孕妇肚子里的时候,一般都是一个头朝上,一个头朝下的体位,姐姐是顺产而生,那另外一个不知男女的小不点就有很大的可能是脚先出来的逆产。稍微懂点女人生育方面常识的朝臣,就再一次跟着揪起了心。

希望老天爷这个闻家的亲戚能给点力,再保佑皇室一次吧。

又过了好一会儿,神宗早早就派进去看情况的大宫女终于走了出来,禀告了确实是双生的情况,并又要了一次催生汤。神宗终于缓神过来,悄悄和房朝辞道:“又要?这都喝了两天的汤汤水水了,再喝下去,容娘怕不是要变成催生汤了。真的没有问题吗?”

房朝辞不着痕迹的打量了一下神宗都快皱成笼饼的脸,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男方家的长辈关心的肯定是孩子的安危,但神宗不是一般人。

房朝辞决定赌一把:“太后娘娘一定会否极泰来,安然无恙的诞下皇子殿下的。”

“是极,是极,容娘一定会没事的。”神宗点头如捣蒜。

聂大人也在不远处竖着耳朵旁听,听的内心是老泪纵横。他以前怎么那么混蛋,还觉得官家窝囊怕事,不够霸气,如今看来,心善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美德啊!

在金乌与银蟾罕见的同时并天的特殊时刻,朵殿里的孩提哭声变成了二重奏。

“!!!”

很显然的,小帝姬一人是不可能哭出两个孩子的效果的。最主要的是,她明明已经洗香香,被裹到襁褓里,放在最温暖的地方昏昏欲睡了,突然如此精神,不是被她娘最后那一声“檀郎”吓的,就是被她一母同胞的手足给带起了哭欲。

大宫女再一次跑出,脸上挂着都快要溢出来的喜气,匆忙行礼,嘴上讨赏:“恭喜官家,贺喜官家,太后娘娘怀的是双生,龙凤呈祥,一个好,小皇子结实又健康。”

一种劫后余生,瞬间席卷了在场的每一位大人的心头。

就好像老天爷这个不靠谱的亲戚和所有人开了一场天大的玩笑,虽恶劣,却也让人觉得如果玩笑都是这种好结果,开几百次都没关系,我们总会像爸爸一样把他原谅。

神宗很给面子,不等房朝辞提醒,就高声说了句:“赏,翻倍的赏!”

神宗之所以这次能反应过来,自然是因为他其实没有群臣那么提心吊胆。就像谢介对他的了解那样,他一直没敢对外说过,连他的皇后也不知道,他已悄悄打定了主意,不管他侄媳生男生女,他都会传位。所以,虽然一开始听稳婆说,太后生了个帝姬时,神宗有点困扰,但他困扰的也是如何力排众议推侄孙女上位。

换言之,神宗当时并没有那种世界末日的惶恐,后来在小皇子出生时,他也就无从体会仿佛在死亡边缘又走了一圈的大悲大喜。

高兴还是有一点的,皇子登基,名正言顺,会省他不少力气和脑子。

神宗开开心心的关心道:“那太后如何了?”

两个孩子一听那比着嗓子嚎啕的声音就知道,肯定很健康,不用担心。反倒是太后,更让神宗心神不宁。神宗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觉得,但他就是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直觉,聂想容看似平静,实则心如大海,指不定在平静的海面下藏了多少暗涌。她必须得发泄出来,才能算是真正的好了。

但很显然今天的太后并没有打算爆发一下,在生完两个孩子之后,她就彻底昏了,近乎于死去,吓的苏皇后差点也跟着过去了。

又一阵鸡飞狗跳,神宗终于抱上了他心心念念的小帝姬,反倒是陪在一旁的房朝辞手脚僵硬的抱住了未来储君。

储君还不会睁眼,手脚却十分有力,很是不满被襁褓束缚住,一个劲儿想要蹬掉身上那块红色的布,但是却无法得到满足,只能气的哼哼唧唧。

小帝姬的眼睛也只有一条缝,红彤彤的脸蛋皱皱巴巴,实在是看不到半点的美人影子。

按理来说,刚出生的小孩子都应该长的差不多,但小帝姬和储君一看就是一对不安生的,硬是能从千篇一律的婴儿长相中,长出最南辕北辙的反差。

房朝辞看着这么一对孩子,彻底明白了镇国大长公主为什么要小心谨慎的设计这么一出。

正殿东西两侧设的朵殿,是为了供皇上休息所用的地方,由于江左行宫的地方有限,还没有正式修葺成雍畿大内那样独立的偏殿,只是面阔九间的正殿左右分出来的小隔间。也就是说,要想去朵殿,就必须经过正殿,只这么一个大门,再无其他渠道。一整个生产过程进出的人,都在群臣眼中,他们带进去了什么,绝不会有任何疑问。

若没有一出,从不忌惮怀用最大的恶意把所有事情都往坏了想的朝臣,未必不会问,在大家迫切需要储君的时候,怎么太后就那么正正好,生了一男一女?还是长相并不那么像的一对孩子。

可别是只生了一个帝姬,又不知道从哪里抱来了一个男孩充数吧。

若仅仅是茶余饭后的闲谈也就算了,怕的就是被心怀叵测的人利用,再一次降低皇室的公信度,令储君名不正言不顺,无法坐稳皇位,不能指挥天下之师。大启已经经不得再来一次冲击了。

而如今这样的安排就不用有这样的后顾之忧啦。

神宗抱着小帝姬,是怎么看怎么顺眼,怎么看怎么好看,哪怕在别人看来他明明抱了个猴儿,他也坚持他抱着这个世界最美丽的仙娥。闻家血脉淡薄,几乎快约等于一脉单传了,所以小子在神宗看来并不值钱,闺女才稀罕:“对吧,囡囡,我们囡囡怎么这么可爱啊。”

“啊,说起小可爱,还没有告诉豚儿,他当叔叔了呢。来人啊,快去公主府告诉世子这个好消息,过几日我就带孩子,咳,我是说,等他好了,朕就宣他入宫看孩子。”神宗抱着小帝姬,眼睛左右转动,明显在打偷跑的主意。

房朝辞抱着储君,小心翼翼的对神宗行礼,再次提醒,在谢介的认知里,他娘可是去接太后的,如今太后突然自己回来了,还生了孩子。那该怎么解释大长公主的去向?

神宗有点为难:“对吼,这可如何是好。”

“不如就由臣来代劳吧。”房朝辞难得提快了之前那四平八稳的语速,仿佛这才是他所真正期盼的。

“你和豚儿认识?”神宗的诧异不似作伪。

“承蒙大长帝姬厚爱,臣现下就住在谢世子的隔壁。”

神宗恍然大悟,他家外甥最近在做租赁生意,正好房朝辞所管的职务里正有店宅务这一块,是该亲近亲近:“行,那就你了,和豚儿好好说说。等女兄回来,再让他来看孩子,反正现在也没什么看头,丑的要死。”

神宗这话是直晃晃的看着储君说的,简直不能更嫌弃,怎么就能这么丑呢?

小帝姬扭了扭身子,啊了一嗓子。

神宗赶忙笨拙的拍抚,就像是小时候他女兄对他做的那样,声音里充满了讨好与宠溺:“当然,当然,我们囡囡可漂亮了,一点都不像你那个丑弟弟。”

房朝辞在心里又加了一句,神宗这样明显的偏爱,也很容易引起旁人没必要的误会。

作者有话要说:房攻:又能找机会去和豚儿说话了呢,开心~(≧▽≦)/~

谢受: 你几把别过来!

*笼饼:小笼包,我国知名猫奴诗人陆游,曾专门写诗赞美过的一道中华传统美食【喂】,咳,严肃,陆大诗人真的写过《笼饼》,好奇的亲可以百度一下。

霸王票:

☆、第二十一份产业:

隔日清晨,不上早朝。

猜也能猜到的,群臣和帝后一起神情紧绷的在正殿耗了两日一夜,无限接近于两日两夜,中间又经历了情绪上的大起大落,他们之间除非出现一个变态,否则没有谁是有可能会在第二天早上继续生龙活虎的上朝的。

而大启的朝廷一直都是以人为本,极重休养生息的弹性机构。

当晚神宗就大方的给群臣放了假,两天,四舍五入就是一个小黄金周了,更不用说神宗还特意强调了可以休务一天。

什么是休务呢?

就是纯放假,不用值班的意思。

是的,在大启已经有了假期轮休的制度。一般七天的黄金周,基本都是休务一到两天,其他时间每个部门不同品级的官员,总要留一个来轮流值班,维持朝廷的基本运转。

这回只放假两天,就能休务一天,不可谓不慷慨。

就在这个本应该所有人都能享受一个难得不用早起的假日时,谢介却罕见的从雕花的大床上直直的坐了起来,听到了他几乎从未听到过的行者报晓,铁牌铮铮,佛理昭昭。据说今日天气忽然转凉,需要多加一件衣裳。

谢介睁着布满血丝的眼睛,一心只想报复社会。

事实上,他也确实报了,不过这个可以放在后面再说。

先解释一下为什么谢世子要起床。因为他不得不正式了一个问题——一个“他从不早起的生活习惯”和“天石自带的健康功能”之间日益升级的矛盾问题。

天石自称叫【银河系生存指南】,听听,哪怕不用可达鸭眉头一皱,也已经足够从“生存”这两个字里体会到事情并不简单。

谢介:可达鸭?

天石:一种经常头痛的类鸭型生物,滑稽角色,深受小孩子喜欢。

谢介:…不是很懂你们神仙。

天石不只是一个历史导游,它还强硬的装载了一系列很不人道的、好似流氓软件的辅助功能,好比坚持要帮助主人增强体质、早睡早起的健康功能,连关掉它的按钮都没有。

谢介从天宁万寿把天石接回来的第一个早上,天石的神经病还没有发作,因为这是针对大病初愈的病人才会有的贴心服务。等第二天,一切就都变了,反客为主的魔鬼终于露出了它张牙舞爪的真实面目,卑鄙可耻的压迫着比小白菜都可怜的谢世子,硬生生改变了自己的生物钟。

最可怕的是,第三天、第四天,天天如此。不论谢介怎么和天石商量,好言相劝或试图威胁,都是毫无卵用的。

只要寅时平旦(凌晨04:48)一到,嘹亮的起床号就会在谢世子的脑海里准时奏响。那富有穿透力的声音,该怎么形容呢?死人都能给吹的坐起来。

谢世子再一次猛然从美梦中惊醒,顶着呆毛,左右四顾,不知所措的还以为世界末日了。

世界自然不会末日,这已经是谢世子连续第三个早起的清晨了。他经历了暴怒—烦躁—抑郁—麻木,最后再次回归暴怒的一整个过程。如今已经顾不上什么找隔壁房朝辞的麻烦了,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弄死这块天石。但是不管他用何种手段,对方都□□的就像是朝中最顽固不化的老不死。

一旦谢介想要重新睡下,那没完没了号角声就会再一次此起彼伏的响起,直至谢介再也没有办法合眼。

谢介做了几次深呼吸,终于压下了咬牙切齿的恨不能杀石的冲动,这才接受了一天之计在于晨的现实。

大女使莺娘不知道自家郎君最近又抽的什么疯,却也是倾力配合,醒的总比谢介早,在他需要的时候,她一定会第一时间带着伺候谢介的洗漱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带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开始令谢介满意的高端服务。

因着谢介最近醒的早,莺娘特意每晚都会让厨房在炉子上煨一碗粥,炖的稻米软糯可口,香气扑鼻,再配上每日不同的佐料,总能让谢介胃口大开,舒缓心情。

今天莺娘端来的是河祗粥,说白了就是鱼肉煲仔粥,取的是台州一带的鱼脍,全国有名,酱料、胡椒甚至是豆腐都会一应熬入粥中,既有南方鱼类的鲜美,又有偏似北方的重口,还能增补虚劳,有益脾胃。

莺娘心满意足的看着谢介端着紫色的琉璃盏,喝下整整一碗河祗粥,好像比她自己喝了还要开心。

“这就对啦,张右史在《宛丘集》不就说过嘛,‘每晨起,食粥一大碗,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脏腑相得,最为饮食之良’。郎君若能保持,定会身康体健,长命百岁。”

大启人不仅讲究吃喝,还讲究如何养生的吃喝。

每天早上一碗粥,就是当年修南湖的苏大才子门下四学士之一的张右史提出的,此言一经面市,便广受文人推崇,并很快传到了民间,还专门有了个固有名词来形容这种养生之法——宛丘平易法,但其实说白了就是喝粥的正确时间。

就谢介个人的观点来看,能研究出这么一套,不是脑子有病,就是闲的蛋疼。整个大启文人圈都有这样的毛病。国家想要高薪养廉、互相牵制,却事与愿违的变成了人浮于事的怪圈。

包括谢介他老子谢鹤,过去当官的日常无非是吟诗作画,吃茶喝酒,外带探讨宠物心得和养生之道。反正是什么都干,就是不干正事,也没有正事可干。

喝了这碗热乎乎的粥,洗漱完毕的谢介也就彻底睡不着了。

按照过去的经验,早醒的谢介往往会在吃饱喝足之后玩一会,再睡个回笼觉,快乐似神仙。但有了天石之后,这些就只能存在于记忆里了。谢介在被临了一幅他爹生前的字后,就被派去了园中打一套再慢悠悠不过的拳法,由天石全程细心口头指导,动作简单,包教包会,还自带激昂的背影音乐。

【我学会这个是不是就能飞天遁地,万般变化?】谢介也曾满怀梦想。

天石冷酷无情:【不能。】

【那飞檐走壁,所向睥睨?】

天石:【做梦。】

谢介不干了:【那我打拳做什么?】

天石:【这不是打拳,是第二套和第三套中小学生广播体操,充满了教育性、健身性和一定的儿童舞蹈。来,跟着我一起念,每天锻炼一小时,增强体魄,充满朝气,为我中华更强盛,大家齐努力!】

谢介:…神经病啊你!

虽然这么说着,但今天的谢世子,也还是把“雏鹰起飞”、“七彩阳光”等体操套路,都打的虎虎生威呢。每一个伸展,每一次踢腿,都包含着他没办法把其发泄在天石身上的怨气与力度。远远看去,假山流水,美人如画,还颇得一些意趣。

奉命来谢世子家禀告“他升辈当表叔”这一好消息的房朝辞,被宅老请入园子时,最先引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幕。

每一次见面,谢介总有办法让他目定魂摄,不能遽语。

谢介一甩被束起的长发,晶莹的薄汗在细腻如瓷的白肤上闪闪发亮,连怒目而视都变成了活力四射:“你!”

你怎么有脸又来我家!

“世子。”不等谢介发作,房朝辞先把礼仪用到了位,行云流水,流畅自然,甚至每一次的笑容都仿佛拿尺子比过,再没有比他更适合“光风霁月”这一名词的人。

谢介也只能僵硬的回礼,然后猛然抬头,翻脸道:“我要涨租——”

意图逼退房朝辞。这个招数有点老,但是没关系,管用就行。

“——翻倍!”

“可以呀。”房朝辞回答的果断又干脆,甚至还带着点诡异的喜悦。

“…我说翻倍了吗?”谢介继续耍赖,“我说错了,是十倍!”

房朝辞还是那副不喜不悲的大人物模样,没有因为数字的骤然变动而有任何的迟疑犹豫:“没问题。”

谢介:特么的,你果然是个大奸臣吧,不贪污,你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小爷我今天就要为民除害!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谢受:你怎么有脸又来我家!

房攻:没脸我不是怕吓着你吗?

***

  如果觉得与权臣为邻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雾十小说全集与权臣为邻我的世界果然有问题完美主义症候群躺赢死不原谅请开始你的表演今天也要亲一下再死阁下大限将至与BOSS同窗如何淡定的面对过去白菜的一千种做法,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