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安妮宝贝作品得未曾有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需要用以日常建设和维持的开销。物品不需要,因为我们需要的东西在内地没有。吃的菜都是在当地买的。需要印制经书。现在暖气也还没有,冬天太冷,无法上课。

以后人数还会增加吗?

理想中可能会有五十多人,预期是这样。现在刚开始,我们也担心这件事是不是会比较困难。

这时走到一个湖边,我问他这个湖有没有名字。他说,有名字,叫湖。此刻他的脸上露出偶尔会有的轻松笑容。这个上午,我们说了太多的话。

廿

中午在草原上的一家度假村吃午饭。坐在露天里,晒太阳,享受阳光之下的午餐。然后回去寺院,在久美的住处喝茶。

久美的屋子不属于僧舍区域,独自在一个荒废的佛殿旁边,另一侧空地上就是在排练法舞的僧人。房间面积狭小很多,陈设简单。墙上挂着一张照片,是他以前去学习的一个学院的合影。一群僧人,每人手里举起一个矿泉水瓶子,快乐的面容。贴着NBA明星海报。

我想起桑济曾经说,他和仁波切都喜欢打篮球。看样子这是年轻僧人们的共同爱好。久美坐在火炉边,温柔而羞涩地微笑着,露出他的白牙齿。

我问久美,当时他为什么想要出家做一个僧人。桑济替他翻译,说当时更多是家人的安排。他自己也那样想,家人促成他做这个决定。

他说,这里长大成人后再出家的很少,因为学习会跟不上。僧人们需要系统地学习,光背所有经书就要好几年,还要理解理论,学习其他知识。一个年龄比较大又有很多世俗习性的人过来,很难从头开始学。

这种学习有毕业的时候吗?

没有,除非自己给自己毕业。

系统的知识应该有结束的时候吧?

就是因为是系统的,所以学不完,太多了。但是你可以做一个深入的人,自己学习,获得成就,立书说教,一般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过程。现在很多人自己没有学完就开始说教的也很多。这个时代是这样的,很多人的知识是广的,不是深的。

拉卜楞寺学习的僧人有多少个?

可能有两千个?还有很多外面来学习的,有时候冬天就回去了。这里有很好的老师,比较特殊的教学体系。学者或博学的僧人很受重视,但他们本身是非常谦虚的,一般都不会去向外面做什么。这里有比较现代的教学,也有很古老的方式。上师和老师比较严格,他们身上有一些真正需要学很长时间的东西,也愿意传授给你。弟子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弟子会很尊重、很敬爱老师,老师很关心、很爱弟子。僧人们谈论的也大多是这些,觉得僧人就应该这样。这种风气在很多地方已经消失了。

学习中更注重什么?

更多可能是在鉴别,因为自己始终在怀疑。尤其作为一个应成派的僧人,要经常实践自己的修行和见地是否正确。听闻的要去思考,思考的要实修,更多时间是让自己去验证。

他们想去汉地传教吗?

想,但先要弄清楚自己的知识和动机。汉地有种很奇怪的现象,人们不会注重一个僧人的学问,而更注重他的名气。

现在西藏僧人去汉地传法非常多,影响力在增加,经常有他们的活动和出版的书。

僧人应该有传教的责任。有些人刚开始即便只懂得《皈依经》那些,也可以给别人讲,打开一扇门,或者是让更多的人进门,让更多的人上船,然后自己就不见了。可能这样的他反而是更有名的。

但是这些都是现象上的问题,不能说明一个好的佛法老师就应该有很多弟子。这里一个很好的老师有时只有一个弟子,教学变得非常珍贵。人们也会感知到这种珍贵。如果太频繁的话,人们感知不到珍贵,不会珍惜。

在这边,上师有着很大的责任。尤其是密法的上师,与弟子的关系非常坚定。弟子即便做一些现在世俗的人看起来是很对不起的事情,他的心也会对你很好,没有任何杂的东西在里面。这也跟他的动机有关系。他不会想去变成一个偶像上师。我的意思是说,他会收几个学生,把他们培养得特别好,这个是教学质量的问题。

一个偶像式的老师,有许多弟子,这会有什么问题?

本身没有问题,但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很多人刚开始学习佛法,自己没有找到解除疑惑的方法,又见不到老师,或者老师也没有办法给他讲解。因为老师的智慧也是有限的,虽然看起来懂很多或是有很多弟子。有些人就会因此而反感、痛苦,说佛教有很多漏洞,有一种反叛的心。

所以很多学者说,你要认真去看佛法,去研究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像病人去选择药,药物选错会害死自己。

对于在汉地的想学习藏传佛教的人来说,他们有什么机会?

对于一个真正想学习的人,一定会找到方法。如果有所求,就会追求。现在很多人很被动,没有主见,好像没有选择的余地和机会。只要有什么僧人来了,就都试着去找。

很多人学佛,显得没有什么目的。有一些具有内在智慧的人,被点拨一下,很快就能知道。也有一些人,不具备这样的根基,也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老师,学习就成为困难的事情。事实上想要更舒服的生活不一定需要佛教。只有具备了出离心,你会选择佛教。想获得内心安静或者健康的身体,不需要佛教,去学瑜伽也可以。

你之前去不同城市认识的朋友,他们也是因为对佛法有某种需求才会认识你,你怎么看待他们的动机?

他们对佛法更多的不是需求,是幻觉。认为佛法可以带来快乐或是幸福,或者是一种强大的管理方法,对商界或者说做生意有帮助,事实上根本不是那样。佛陀的教法,远比快乐更重要的是超越痛苦和快乐这些情绪。现在人追求某种安全感,因此接近佛法,有些说法看起来是佛法,实际上不仅仅是这样。但很多人因此而满足,他们追求的就是那种状态。

所以偶像式的师父更适合他们,因为他们没有再高的要求。很多想法都是自己赋予、自己幻想的,把一个老师和上师神化,然后自己的内心出现非常感动的、情绪化的一种感受,以此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用做,可以被非常特殊地照顾着。需要的不是究竟的真理,而是一种现在的、快速的感受。

这样,可能就把信仰变得如同是鸦片或者一种麻醉剂。你是不是觉得真正在学习佛法的人很少,大部分人都在自我麻醉。

佛陀那个时代也是如此,真正学成佛法的人很少。有些佛法如果佛陀给大众所有人讲,有些人会觉得佛陀搞错了。所以佛陀选择给他重要的弟子讲。最后密法只讲给极少的弟子。

廿一

离开久美的房间,准备回去僧舍做晚饭。

在路上突然下起雨来。一开始是粗大的雨点,后来变成滂沱大雨。坚持着走了一段,他们身上的僧衣开始湿透,于是在路边的僧舍屋檐下避雨。这些修行的人,对一切情况都是接受的,没有抱怨,没有遗憾,也不担忧,也不慌张。路上没有见到有人打伞。又是一个无所事事的空白的时刻。

  如果觉得得未曾有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安妮宝贝小说全集得未曾有月童度河安妮宝贝中短篇作品眠空清醒记蔷薇岛屿莲花告别薇安二三事彼岸花八月未央素年锦时春宴,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