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雾满拦江作品权谋高手李鸿章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此事过后,刘铭传心知有异,就歇了心,不再琢磨着起事。一直等到李鸿章组建淮军,他这才率师前来投靠。

除此之外,前来投靠的还有合肥西乡团练吴长庆。这也是一支四六不靠的武装力量,长期以来苦于各团练相互争斗。如今得到机会,立即带领人马前来投靠李鸿章。

这些人来到之后,李鸿章带领他们参见曾国藩。曾国藩面见诸人,说:诸君均人杰也,今日之会,天其有意致中兴乎?已饬麾下列几筵,请与诸君聚饮,尽今日欢。

得到曾国藩的品评,刘铭传、张树声、吴长庆并潘鼎新,身价陡增。

除此四营之外,还有李鸿章原在皖北办理团练时的嫡系部将张遇春。此前他被编入湘军的战斗编制,四处征战,这时候终于归队。

1862年2月22日,李鸿章率五营淮军,移驻安庆北门大营。曾国藩亲往祝贺。李鸿章相迎,趁机说道:老师,现在这支淮军,除张遇春部有过实战经验之外,其余四部,全都是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进攻没有能力,防守没有经验,如果没有精兵宿将,只怕征战沪上,不容乐观啊。

曾国藩问:少荃,你究竟是何意啊?

李鸿章笑道:我请老师拨给我几营能征惯战的老湘军。老师啊,学生带着队伍去沪上,倘有胜绩,这也是老师栽培得力啊。

曾国藩摇头:少荃啊,之所以让你组建淮军,就是因为湘军的数量不够用。可是你这边还没说怎么帮老师的忙,就急着抄老师的窝…咦,有了,少荃,你身边连支像样的卫队都没有,你看我拨你两营亲兵,连我的亲兵统领韩正国一块儿给你,你看如何?

听到韩正国这个名字,李鸿章就闭上了眼睛。

老师重色轻弟子

韩正国这个人,此前只是负责曾国藩的个人安全,悄无声息地站在无人注意之处的无名角色。他被深深地卷入历史之中,是在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

这一年的阴历十月初三,曾国藩突然来到了韩正国的亲兵营,拿起花名册来点名。点名的结果,发现有十七名士兵缺席请假,曾国藩表示了极大的不满,让韩正国的心里顿时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过了一周,也就是十月初十,曾国藩向他的五弟曾国葆表示,他想…他希望…他渴望…总之,虽然世人皆知曾国藩是圣人,道德修为已臻化境,但是他仍然渴望着人世间的情爱与温暖。你听明白了吗?

曾老五曾国葆听明白了,当即表示可以带着大哥去看货。虽然曾国藩已经和湘军水师大将彭玉麟约好了见面,但听说可以去看货,大喜,当即丢下彭玉麟不顾,跟着曾老五去了。到了地方探头一看,曾国藩顿时变了脸,原来曾老五请大哥看的,是个超级肥妹。你说这个曾老五,他到底会不会办事啊?

由于上述资料,均来自曾国藩本人的日记记载,我们无法确定,曾国藩被曾老五忽悠过后,是不是又找了亲兵统领韩正国的麻烦。但这事应该有,因为又过了两个星期,也就是十月二十四,韩正国悄悄溜进来,请曾国藩去看货,并保证这次绝对不是肥妹。

曾国藩半信半疑地去了,到地方仔细一看,果然不是肥妹,而是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曾国藩登时大喜。当天将那个姓陈的美貌女子抬回来,立即拜堂成亲。

然而天可怜见,老天注定了非让曾国藩做圣人不可。陈氏女拜堂入洞房,立即开始大口大口地吐血,此后奄奄一息,卧病在床,让曾国藩目瞪口呆。

这还罢了,却说十月初十那一天,彭玉麟来见曾国藩,可是他在刺骨的寒风中站到快天黑,也没人来接他。于是自己摸进门来,找到曾国藩府上,搞不明白诚信为本的曾老师,何故要放他的鸽子。到了曾国藩与陈氏女的事情发生,彭玉麟才知道自己被忽悠了,老师重色轻弟子,让他登时怒不可遏。

盛怒之下,彭玉麟提剑而起,冲到曾国藩的船上,大呼曰:卑鄙小人韩正国,速速出来受死!

咦,明明是曾老师忽悠了他,这彭玉麟何故要找韩正国的麻烦呢?

这是因为,曾国藩是老师,是圣贤,纵然千错万错,彭玉麟也不敢当面指出老师之错。但曾老师弄到美女,是韩正国这厮具体执行的,彭玉麟当然要找韩正国的麻烦了。

韩正国听到彭玉麟叫着他的名字怒骂,气得直翻白眼。可他又不敢惹彭玉麟,只好躲起来不吭声。

可以确信,韩正国积极表现,替老板找来陈氏女,结果却造成了可怕的扫帚星效应。陈氏女入门就吐血,明摆着是找个冤大头替她支付医药费,韩正国既然办这件事,之前就应该把这些细节考虑清楚,可是他没有。他给曾国藩带来了天大的麻烦,而且还成了败坏老师名誉的罪魁祸首。

总之一句话,韩正国在湘军中已经很难再待下去了,这时候包括曾国藩在内,人人看了他都感到极大的不舒服。人不怕没本事,不怕个性强,怕就怕看了你就感到不舒服。再有本事的人,让人看了不舒服,也没人愿意与你合作,人生成功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所以曾国藩趁此机会,把这个扫帚星送给了李鸿章。

此外,曾国藩把韩正国送给李鸿章,或者有心或者无意,客观都造成了这样一个事实,韩正国将成为曾国藩钉在李鸿章身边的一颗钉子,可以防范李鸿章脱离曾国藩。

再说一下那可怜的陈氏女,她嫁到曾国藩身边,始终处于不停吐血的状态之中,接连吐血十八个月,于同治二年(1863年)四月二十九日身亡,时年二十四岁。她的死亡,同时保住了自己和曾夫子的清白,思之令人扼腕叹息。

程学启的心机

除了韩正国的亲兵营之外,曾国藩还送给李鸿章两营人马。这两营人马,说来有趣,就是前江苏巡抚薛焕在湖南征募的四千士兵,结果被曾国藩发现之后,当即派出湘军,发动了湖南事变,将这四千人尽数俘虏,而后遣散了品质不好的三千人,将余下来的一千人编成两营人马,由滕嗣林、滕嗣武统领。

相信曾国藩把这些人马拨给李鸿章,带有极大的恶作剧成分,就是要气一气薛焕:老薛,你征募的人马已经来了。不过呢,他们现在是我的人马,你应该没意见吧?

薛焕真的很有意见,实际上已经做出决定,拒绝淮军入沪。但他的拒绝是不够给力的,此后沪上各色人等纷纷出面,终于以既成事实的方式,强迫薛焕撤销这一命令。

这时候曾国藩不知道上海乱成了一锅粥,兀自在为组建淮军费尽脑筋。他让湘军将领陈士杰率所部编入淮军,陈士杰断然拒绝,不想跟着李鸿章。不想跟着也没关系,陈士杰留下来,其所部陈飞熊的“熊”字营,马先槐的“垣”字营,通通归了淮军。于是李鸿章已经拥有了十一营人马。

但这十一营人马,李鸿章都看不上眼,他真正想要的,只有一个人——程学启。

程学启,安徽桐城人,比李鸿章年龄大六岁,幼年丧母,由族人把他养大。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猛将陈玉成克桐城,程学启被裹胁军中。但程学启不想跟着太平军做贼,遂于夜晚出逃。却不料,陈玉成慧眼如炬,早就发现他是个将才,故意纵其逃脱,随后率亲兵卫队追击,将程学启捉回,委以重任。程学启对陈玉成的知遇之恩,感激不尽,从此死心塌地,成了太平军中出名的悍将。

此后湘军崛起,为孤立南京,曾国藩决意拿下太平军占据的安庆。安庆城的守将是爵号为受天福的叶芸来,其人身材短小,精明过人。一边力战攻城的曾老九曾国荃,一边向南京求救。南京知道安庆之重要,多次发兵来救,甚至连洪秀全的族弟、被封为干王的洪仁玕,也曾统兵来救,但都被湘军击退,隔绝在安庆城外。只有正在淮上募兵的程学启,他募得精卒五百人,率师杀入安庆城,协同叶芸来守护安庆。

这时的程学启,因为能征善战,累功已被太平军封为弼天豫。叶芸来知道程学启是难得的名将,安庆一城,尽系于程学启一身,为了笼络程学启,叶芸来将自己的妻妹嫁给了程学启。

叶芸来的丈人高崇善,家里有三个女儿,皆有倾国倾城之貌,长女嫁给了叶芸来,二女儿嫁给了程学启。只有三女儿闲在家中,到后来,这个三女儿也嫁给了程学启。

三女儿也嫁给了程学启,就表明二女儿出事了。细究起来,生生害死二女儿的,是桐城老儒生孙云锦。由于程学启协助叶芸来守卫安庆,虽然曾国荃想尽了办法,也无法攻破此城,无奈之下,就琢磨其他办法。

于是曾国荃找来了桐城老儒生孙云锦,询问有没有办法让程学启主动投降。孙云锦献计说,程学启幼年丧母,是养母把他抚养大的。此人事母甚孝,要想让程学启投降,非得从他养母身上下手不可。

于是曾国荃将程学启的养母捉来,威胁说:都怪你,怪你这个老太太,你看你养了这么个祸害,给我们添了多少麻烦?实话告诉你,如果程学启不投降的话,老子就杀了你亲生的儿子。你是想要自己的亲生儿子,还是要养子?你自己掂量着办吧!

可怜的老太太吓坏了,就化装成乞讨的老太婆,潜入程学启的大营,哭求程学启投降。不承想,那叶芸来知道安庆城之安危尽系于程学启,始终派人盯着他。发现这边有情况,就立即派了壮士八人,拿着令箭,招程学启进城。程学启大惊,知道一旦进城,必然会被叶芸来杀掉。索性招来以桐城人丁汝昌为首的八十二名手下,就用这支令箭骗开营门,向安庆北门外三里处的曾国藩五弟曾国葆大营狂奔。安庆守军随即派人追杀。

这个曾老五曾国葆,就是给大哥曾国藩介绍肥妹的那一个。程学启逃到他的营前,却无门而入,后面追兵越来越近,情急之下,程学启大喊:我是程学启,是来投降的。追兵就在身后,所以不能放下兵器。如果你信我,就让我进去;如果你们不相信我,就干脆开炮打死我好了,也免得让我死于贼手。

当时曾国葆正在洗脚,听到喊声,光着脚板就跑出来,急忙命人开营门,让程学启进来。后面的追兵无功而退。而程学启,从此就被迫改变了政治阵营。他逃入曾国葆大营的准确时间,是在咸丰十一年(1861年)二月十九日夜间。

程学启降是降了,但他降得非常艰难痛苦,并非自动自发,自主自愿。所以,曾老九曾国荃根本就不信任他。

曾老九做事一向狠辣。当时他围安庆城,挖了两条壕沟,将安庆城团团圈起来,里边的壕沟用来困死城内守军,外边的壕沟用来阻击太平军的援兵。曾老九的大营,就在两条壕沟之间。程学启投降之后,他命令程学启驻营于里边那条壕沟之内,充当抵御城内太平军的先锋。同时,湘军大营的火炮,全都对准了程学启部,稍有异动,就先把程学启炸个稀烂。他还担心这些防护措施不够,每天只发给程学启部一日的水米,让程学启困窘不堪。

沦落到这个地步,程学启尴尬不已,天天晚上蹲在营帐痛哭,好多次想拔刀自杀,都被亲兵统领丁汝昌把刀抢了过去。

为了表白诚意,程学启再三请战,终于打动了曾老九。不想这时候曾国藩和胡林翼这两个圣人双双来信,叮嘱曾老九绝对不要轻信程学启。而且,湘军营中诸将几乎都吃过程学启的亏,被程学启打得没个人样,此时想杀程学启报仇,就力劝曾老九冲程学启开炮,闲着也是闲着,先打死他再说。

而城中的太平军守将叶芸来,也玩了一招狠辣的。他把程学启的妻子——也就是叶芸来自己的小姨子——拖到城头上,当场宰杀。同时杀掉的还有程学启的孩子,然后将头颅悬挂在城头上,让程学启看着痛苦。

事情弄到这个地步,最早献计摆平程学启的桐城老儒生孙云锦,心里受不了了,情愿以全家老小性命为担保,保程学启不反。而程学启也断了骨肉之情,立誓灭贼报国,想出来一招北门穴地攻城之计,并亲自带着丁汝昌等步卒,攻陷安庆北门,断了太平军的粮道,此后又是他第一个杀入安庆城中。

战事结束后,舒城的高崇善找来了,说:贤婿啊,我有三个女儿,二女儿是你妻子,让大女婿叶芸来杀了,现在你又把你连襟叶芸来给杀了,你看这事闹的…要不然这样吧,我再把小女儿嫁给你,干脆我们一家全死在你手里算了,你看好不好?

于是程学启又娶了小姨子,此后他必须要吸取教训,不能连累这个小姨子兼妻子再被人杀掉了。不然的话,他程学启的人生,未免太失败了。

安庆之战,程学启总算是赢得了曾国藩的认可。但是,由于双方最初的龃龉,关系始终处理得不好,程学启时不时和曾家人闹点儿矛盾。总之是曾家人看到他程学启就不舒服,他程学启待在湘军里,也是如坐针毡。可天下之大,又实在没他落脚的地方,也只能硬着头皮撑着。

李鸿章却是观察双方好久了,趁此淮军成立之际,他向曾国藩提出,让程学启转隶淮军。曾国藩想了想,知道程学启留在自己这边也是双方都不舒服,就答应了下来。

李鸿章大喜,立即派人去通知程学启。

却不想,程学启一口回绝了李鸿章。

官场上的两种类型

程学启拒绝归附李鸿章,让李鸿章始料未及,为之错愕。但他终究是个聪明人,略一想就明白了。

恐怕程学启的心里,做梦都想跳槽到淮军这边来。他本是淮上人氏,待在湘军那里,又处处不如意。李鸿章这边却全都是淮上子弟,是程学启最渴望的地方。但问题是,曾氏兄弟本来就疑忌他程学启,如果这时候他急切要走,恐怕激怒曾氏兄弟,偏偏不放他走,谅他程学启也无计可施。

所以,程学启不想转隶淮军是假的,真实的目的,是希望李鸿章替他把事办利落了。

想明白了这一切之后,李鸿章又苦思冥想,给曾国荃写了封信,尽量淡化程学启转隶的意义与价值,并再次表态,自己永远是曾老九的先锋官。

曾老九见信,被李鸿章的文笔打动,遂答应放程学启走。程学启欢天喜地,拉着队伍来到安庆,从此投奔了李鸿章。

1862年3月4日,曾国藩在李鸿章陪同之下,检阅了淮军。这一天,标志着淮军正式成立。

检阅过后,曾夫子发布了一道诡异的命令:命李鸿章所部淮军,开赴镇江,与冯子材会合。

为什么要开赴镇江呢?

摆到桌面上的理由,是从安庆到上海,距离遥远,而且中间还隔着太平军控制的大片区域,所以淮军只能绕路而行。另外,太平军为了解南京之围,一边攻打上海,一边不时敲打守在镇江的冯子材。小老弟冯子材一夜数惊,招架不住,频频向安庆求救。所以曾国藩考虑:要不上海再说吧,还是先援救镇江吧。

介于摆到桌面上与没摆到桌面上之间的理由,是往援镇江比往援上海更有利于整体战局,可以锁死南京城的外围,更易于攻下南京城。毕竟,只要攻下南京城,太平军失其首脑,基本上来说就没咒念了。

没有摆到桌面上的理由,是为了等曾国荃醒过神来,放弃屯兵南京城下的短视做法,赶紧回来接收这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在曾国藩的心中,排第一位的永远是他亲爱的弟弟,李鸿章排得也不靠后,但肯定是排在曾国荃的后面。所以曾国藩心目中淮军的建制,是以曾国荃为帅,以李鸿章为副手。

曾老师的命令,李鸿章能够拒绝吗?

他能。

这时候的李鸿章才把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告诉曾国藩:上海那边,急切等待着淮军的到达,为此,沪上乡绅父老准备凑足十八万两银子的巨款,雇用火轮船来接淮军,穿越由太平军控制的长江水域,将淮军运往上海。

直到李鸿章说出这件事,曾国藩才知道,他心爱的弟子都瞒着他干了些什么!

李鸿章有可能是已经收服了上海来使钱鼎铭,也可能没有。但无论有没有,钱鼎铭都在做着一件有利于李鸿章的事情。唯恐这支刚刚建立起来的军队不能如愿抵达上海,钱鼎铭不知何时已经悄然溜回了上海,开始谋划这件事。

当钱鼎铭回到沪上之时,苏松太道吴煦收到曾国藩的书信,信上称:若尊处能办火轮夹板等船前来迎接,则水路行走较速;若无船来接,则须由陆路穿过贼中,循和州、天(长)、六(合)而达于扬、镇。

要知道,此时淮军总计是六千五百人,以当时的航运能力,这么多人走水路,根本是不现实的。就算是能够找到数目足够的船只,也凑不足数目如此庞大的运费。所以曾国藩虽然要求对方最好能走水路,但实际上淮军最终的目的地,只能是扬州和镇江,终究是不会脱离他老人家的手掌心。

事实上,曾国藩所料丝毫也没错。苏松太道吴煦,最初是考虑雇用洋人的火轮船,将淮军接到上海。但是通商大臣薛焕否决了这个议案,理由是这个议案太花钱了,弄不来那么多钱,还是算了吧。

薛焕虽然是通商大臣,但此时新任巡抚未到,他仍然兼着江苏巡抚的职务。听了他的话,吴煦也动摇了。

这时候,却跳出个顾文彬。细说这个顾文彬,也不是横空跳出来的,最早把林则徐的弟子冯桂芬推出来策划乞兵的,就是这个顾文彬。此人是当时有名的诗人、画家,也曾在朝廷刑部任职。推究起来他是上海城中最有眼光的人,知道必须要快一点儿把淮军接过来。所以他再三游说吴煦,最终逼得吴煦不得不去找薛焕,当面摊牌。

薛焕道:已经说过不行,你怎么又提这事?

吴煦道:老薛啊,你就别固执了,就算你替我想想好了。你现在没有了守土的职责,当然是一身轻松。我老吴可惨了,倘若太平军攻入上海,第一个死的,可就是我啊。所以一定要快点儿把淮军接过来。

薛焕道:甭想了,不可能的事儿。

  如果觉得权谋高手李鸿章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雾满拦江小说全集权谋高手李鸿章别笑这是大清正史人心至上:杜月笙汉武帝:皇权的逻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