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安妮宝贝作品得未曾有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一起看图。第一张是鸟瞰湖洲。

“此次出门,没有春林和汪老五作伴。一人辗转到汉寿,仅徒步十多公里的太阳桥就足够乏味的了,除了拍下这张鸟瞰湖景外别无所获。这本是意料中事。大桥尽头便是南县的地盘了。本想在罐头嘴住上一晚,可小镇的脏乱让我无心停留。打摩的离开。

摩的开得飞快,穿行在村庄田野。风驰间,见到一地名叫十美堂,至今不能忘,不知因何得名。摩的继续往码头方向驶去,万顷油菜,一教堂屹立中央。”

他说自己不会写东西,都是大白话。想到什么写什么。

图片从一个大场景渐渐递进到中场景,小场景。一张滩涂的照片是他捡瓷片的地方,叫鹿角。蓑衣翁是一个气质接近于他父亲形象的模特,写的是父亲。

“父亲在淌下最后一滴粘稠的黄泪后,便离开了我们。他走那年,跟我现在同岁。那时我十八岁,并不太知道失去至亲的悲痛。漂泊至今,时间愈久,愈是思念那片故土,愈是思念早逝的父亲。每每想起他,便会浮现两个画面。

一个是,小学的某个夏天,洪水冲毁了回家的路。他到学校接我,穿着就是如图中的蓑衣背着我趟过湍急的溪流。这一路,我全然忘却了他曾对我棍棒相加,只觉无比温情。还有一次,他为了我陪他掰那些发了霉的棉花果,答应给我讲鬼故事,越是毛骨悚然,越是穷根问底。父亲没念过书,在我心里,此刻,他就是一个天才小说家。

关于父亲,我一直不太敢写,生怕有伤父亲的尊严。”

“这是一个空场景。一个夏天有浓雾的早晨,我独自渡江往南,船上就我一个人,站在船头不禁生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叹。这是当时的一些感受,用自言自语的方式写出来,完全不考虑别人能不能看明白。

这张似水墨的江洲图,当时有一只白鹭单腿立在这儿睡着了,真是美极。我正要靠近,它受惊飞去。其实要是能拍下它白色的身影划过画面会更好,但我失误了。

这张照片里的火,是我们自己点的。通过放野火写开去,带出一些童年往事。一行四人,从鹿角到中洲,冬季的洞庭一片苍茫。但激动过后便是二十多公里的漫长大堤。为缓解疲惫与乏味,我们在大堤上放起野火。这是儿时常玩的游戏,见其发出清脆的声音和一丝暖意,大家欢呼起来。一路上,我们见草便放。燃烧的野草,散发着一种迷人的香味。

大治是北方孩子,少见水牛,捡起石子砸向堤下一头正在啃草的硕大牯牛,谁知牯牛血性大发,直奔堤上,吓得我们魂飞魄散,好在有绳索套着,才免去一场灾难。南方孩子知道,牯牛是不敢惹的。儿时,凡有牯牛聚堆的地方,便会有血腥。我有一次在打稻机里玩耍,就见到两头追逐的牯牛从我头顶跃过的惊险画面。我称其为飞翔的牯牛,说与别人听,大多是不会信的。

傍晚,抵中洲。待住下,我开始清点青花瓷片,将其一一摆在窗台前。此刻,比拍得一张好照片更觉愉快。酒后,我们拍了一张裸体合影自娱。

渔网图让我想到了我的外公外婆,他们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船上度过的。

……”

在照片中写到一些地名:水月林、仙眠洲、牧马洲、水竹居……非常风雅的老地名。这些地名也只有在老城才能见到。“而今新城的地名真叫人心生寒意。都是叫华发、华强、解放、人民什么的。”

一张方脸女戏子的照片。这张是有故事的。

“这位戏班的女孩让我想起少年时的一段恋情。她是我舅舅的干女儿,我叫她梅妹。比我小一岁,貌美如花又白净,又没鼻涕(方言中是押韵的)。这是我少年时给予她的评价。外婆在世的时候,常翻出来当众取笑我。

她家距外婆家不远,她常来我常去。为她缠毛线团偷香瓜。只要跟她在一起,全身便充满愉悦。外婆常责怪我回家太晚,我却满脸得意头一扬:媳妇家去了!在我心里,她就是天仙。初中的一个暑假,再次前往外婆家,她却不在。外婆告诉我,她学戏去了,再也见不到她了。那天,我发了高烧。外婆懂我,说我是心病。后来,听说她嫁给了一个赌徒,待她一点也不好。

廿年后再次见到她,是在我哥的诊所。她正在病床上输液,用轻微的声音试探地喊出我的小名。时隔太久,我们彼此不敢相认。她还是那么美。我至今仍惊叹我少年时的眼光。邻居彭姨说,这丫头,小姐的长相丫鬟的命。自那次见面后,她便孤身一人去了太原。一次,听母亲说,她一直管她叫妈妈。”

他说自己几乎没有选择。每个人都是最好的模特。照片中这些模特大多是邻居,有的是室内摆拍的,在老房子里现搭的影棚里拍下。拍《梦溪Ⅱ》的时候,拍一张彩色,拍一张黑白,然后把它们叠加。像过去老照片压在玻璃板下面,时间久了渐渐呈现斑驳的感觉,这样表达出一种变迁。每个时期心境不一样,写的内容也会不一样。

《梦溪》系列,一共九十八张照片,拍了将近一百个胶卷。《梦溪Ⅰ》的前期浪费还比较多,《梦溪Ⅱ》就极少,算是拍得准确。有腹稿,拍的都是静物,相对可控。按快门的心态越来越理智。

“我对摄影器材上的很多东西是一窍不通的。别人问我买什么相机好,我就傻眼,一问三不知。我只用两部相机,原来都是哈苏,近期计划用林哈夫617。用哈苏相机很耗气血。当你很严肃地拍一个东西的时候,要提起精神来。得运气,精气神都汇集到那儿。

一个成熟的摄影师每按一下快门都会很谨慎。必须像狙击手一样工作,不是吝啬胶卷,而是能力的表现。全神贯注,在那一瞬间,照顾到画面每一个细节的变化是否有利于自己想要说的。使用小相机也应如此。感觉找对了,就会越来越准确。”

因为这样的原因,他虽然作为一个专业摄影师,给孩子拍的照片并不多。即便有也大多是用手机记录。不会用哈苏去拍日常照片,没有给家人拍过正式的照片。

照片的慎重感很重要。现在数码相机普及,人的心被打乱了。我说我以前写文章谈论到对摄影的感受。小时候家人在照相馆拍照,拍出来的照片都很好看,包括家庭照。爷爷奶奶、父母那一辈,那个时代拍出来的照片,人物都姿态端正,很有气质。日常普通的人,也习惯以庄重的样子拍照。

如今一切便利,但一些小相机,把人拍出来都不好看,各种荒废的表情和姿势。那是因为被拍的人没有准备好,拍的人又太粗暴急促。我们对一件事物的珍重感被掠夺了。

他说在照片上写字这种方式,著名的有郎静山,画面很有古意,“但还是中国山水画的惯性延续,没有真正创造出自己独立的语言。我们需要延续,也要直立起来。直立或许更重要。需要延续的不仅是形式语言,更多应是精神层面的东西。”

照片上的繁体字,他从小就写,养成随时查字典的习惯。现在写字很少,但只要写,百分之九十都是用毛笔。毛笔用得不太讲究,习惯的就好。他喜欢破一点的,太好的不想写。

一般用瓶装的墨。其实磨墨的过程极为重要,墨磨好了,写的字不会差。但现在即使想自己磨墨,也没有好的墨条。老墨条很难买得起。写毛笔字是生活的一部分,别人觉得很麻烦,他不觉得,除了出门时不太方便。写字并非为了当书法家,也不是秀给别人看,通过它可以修心,打开另一扇门。

“我很愿意与朋友书信往来。如果用毛笔写信寄过去,别人也许会觉得做作。其实大家都不用装,无所谓郑重,哪怕用钢笔、铅笔写都行。通过信件可以看到二十年前的友谊,短信电邮,无法触摸。

文字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往后的孩子繁体字都不识,距典籍就更疏远。古人的东西不能不读,几千年传下来的东西都是精华。我们不识古,谈何创新?小时候学校每周还有两节习字课,现在谁还当回事。现在都用电脑了,连钢笔都不用,何况是毛笔啊。我们算是最后一代使毛笔的人了。”

我说,时代淘汰了很多东西,人有时候抵挡不了,也没有办法抵挡。

他说,淘汰什么不必去管。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

最后一张照片,编号048,风雪码头。

澧水河边有个地名叫停弦渡,相传司马相如曾来此,在等候船夫之际,拨弄起琴弦来。船来,弦断,渡去,故得此名。照片中一片风雪苍茫,渡口边两个撑伞的身影,顶着风艰难前行。

看得出来,他很钟爱这张照片。这张照片的意境,完全符合他在系列中写的一段文字。“湖南的冬天,雾总是如复一日。雾,抹去了俗世的具体,呈现出诗意。好照片,是要与神相会。那一刻,你已不在。”

  如果觉得得未曾有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安妮宝贝小说全集得未曾有月童度河安妮宝贝中短篇作品眠空清醒记蔷薇岛屿莲花告别薇安二三事彼岸花八月未央素年锦时春宴,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